近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聯合中國林學會、海南省林業局、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在京召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及長臂猿棲息地生態修復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充分交流了海南長臂猿棲息地監測及生態修復研究進展,分享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科研經驗與成效,探討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科學問題。
近年來,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海南省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中國林科院圍繞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的重大科技需求, 整合全院的科技力量,開展了海南熱帶雨林保護修復、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監測體系建設,特別是海南長臂猿的監測、棲息地修復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取得了支撐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的階段性科技成果。
該院自主研發的海南長臂猿聲音傳感器陣列設備,實現了海南長臂猿鳴聲的自動采集、遠程定位,研發的聲音傳感器陣列設備突破了聲音采集、信息傳輸等技術難題,建立了海南長臂猿5個家族聲音特征樣本庫,聲音識別精度達90%以上,為今后開展野外條件下海南長臂猿個體識別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
他們研究發現了海南長臂猿存在下地活動,推翻了前人認為海南長臂猿不下地的結論,為強化海南長臂猿棲息地地面管理提供了理論依據;揭示了海南長臂猿具有靈活的繁衍方式,雌猿繁殖周期有可能2年2胎,而非前人認為的2年1胎,也非前人認為的一夫二妻制,拓展了海南長臂猿種群繁衍認知。
此外,他們還理清了海南長臂生境修復中的猿食植物和生態功能關鍵種。建立的熱帶次生林和人工林修復示范基地為海南長臂猿棲息地生態修復、改善生境質量提供了科學建設方案。
9月16日中午,搭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和60名科考人員,“探索二號”科考船從三亞解纜啟航,再次前往南海執行科考任務;在距離三亞250多公里的文昌國際航天城,商業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廠房和衛星總裝測......
選派12名精通業務的優秀黨員干部,下沉到重點園區、高新技術企業開展幫扶工作;發揮金融支撐科技作用,“瓊科貸”共計支持65家高新技術企業融資3.5億元……近一段時間來,海南省科技廳認真謀劃落實系列助企紓......
9月21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長馮飛前往文昌實地調度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建設工作,并主持召開海南省商業航天領導小組工作調度會,聽取項目建設情況匯報,部署下一步工作。馮飛指出,近期,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項目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116.shtm(二十大時光)探訪在種業科研和創業熱土中成長的三亞“南繁硅谷&rdqu......
10月11日,海南省發布《海南省加快推進數字療法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下文簡稱《措施》),提出了海南省發展數字療法產業的若干政策細節,計劃通過2-3年的努力將海南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療法創新島、創新資源集......
“以脫細胞基質(ECM)為基礎的新型復合生物材料支架可以有效誘導軟骨再生,在動物體內該支架表現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有效性,已進入臨床試驗籌備階段。未來在人體使用將有著巨大的價值潛力與市場空間。”這是在......
中國西南(云南元謀)新發現的小型猿類化石提供了已知最早長臂猿的證據。長臂猿科現存20種,主要生活在中南半島的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包括我國華南和東南亞。在我國境內現存僅4-6種。然而,此類化石稀少,多......
中國西南(云南元謀)新發現的小型猿類化石提供了已知最早長臂猿的證據。現今,長臂猿科現存20種,主要生活在中南半島的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包括我國華南和東南亞。在我國境內現存僅4-6種。然而,此類化石非......
9月6日,在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成立40周年暨2021年度工作會議上,《中國靈長類動物瀕危狀況評估報告2022》發布。報告顯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分布的白掌長臂猿、北白頰長臂猿在野外均沒有被監測......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海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22%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0%以上,公共服務領域和社會運營領域新增和更換車輛使用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