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國家能源局依托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設立了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該中心主要承擔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國家示范項目的實施管理、產業體系建設、國際合作項目管理等任務。
2012年2月,國家能源局舉行了“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成立儀式。中心成立以來,在戰略政策研究、產業體系建設、示范項目管理以及推進國際合作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加強可再生能源政策和戰略規劃研究
圍繞政策研究、規劃制定和戰略研究,中心積極開展了大量基礎性研究工作。一是協助國家能源主管部門開展新能源綜合性政策研究,積極落實國務院在《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有關促進新能源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的工作要求,完成了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的研究、方案設計,提出了配額制管理辦法及實施方案;研究提出了“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的國家行動方案的建議,為201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里約峰會上介紹我國可持續能源發展成就做了準備;通過調研和廣泛吸收行業意見,研究提出了“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新能源產業”的相關政策建議。二是開展各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行業調查及政策研究,積極參與有關部門組織的全國風電建設和并網消納調研活動,開展風電供熱示范項目的實施效果評價;針對太陽能資源分散、分布較廣、適宜于分散開發、就地利用的特點,研究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的促進政策和管理辦法;研究地熱能發展政策思路,提出了促進地熱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及適宜推廣的技術指導目錄。三是開展可再生能源的中長期戰略及規劃類研究,在協助開展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研究的基礎上,啟動了“中國2050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景暨途徑研究”,通過構建能源系統模型等相關分析工具,開展相關能源技術經濟性分析,對我國清潔能源中遠期戰略地位、發展目標和發展情景進行系統分析。
二、積極開展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建設
圍繞產業發展需要,中心積極協助開展了相關體系建設。一是加強可再生能源信息統計和指標評價體系建設,通過建立可再生能源產業監測和評價體系,將對風電等各個產業的設備利用率、能源生產量等反映行業發展形勢的信息進行統計、監測及評價;二是促進可再生能源資源評估工作,通過設計太陽能資源評價、生物質能資源統計工作方案,加快推進新能源的資源評價工作;三是加強與各個可再生能源協會的工作協調,共同推進新能源重點領域產品目錄制定等產業體系建設,以及應對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國際貿易摩擦等。
三、協助開展國家綜合示范項目管理
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市場應用和推廣,中心協助加強對國家綜合示范項目的管理。一是加快建設可再生能源綜合示范項目的管理系統,編制綠色能源示范縣的技術指導目錄,完善新能源示范城市的評價指標體系,推進各類綜合示范項目的在線申報、評審和跟蹤系統建設;二是積極參與綜合示范項目設計方案的編制和實施效果評價,協助實施內蒙古、寧夏等國家可再生能源綜合示范項目的方案設計,對國家推進的吉林省風電供熱示范項目進行實施效果評價;三是系統組織示范項目的培訓,對正在實施的綠色能源示范縣項目進行培訓,指導地方開展相關規劃和實施方案的設計。
四、協調推進國際和區域交流合作
在國際及區域合作方面,積極推進相關交流合作。一是協助實施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雙邊合作項目,負責執行中國-丹麥可再生能源發展項目,組織開展年度中美可再生能源產業論壇,落實中國-西班牙可再生能源合作、中英海上風電合作等;二是實施多邊合作項目,協助管理與世界銀行合作開展的“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項目(CRESP)”,設計CRESP二期項目,協助實施中國歐盟清潔能源發展項目(EC2);三是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的合作,加強與國際能源署(IEA)的研究合作,保持與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溝通聯系,擴大中心在主要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
五、加強中心能力建設和成果宣傳推廣
圍繞以上工作需要,中心積極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和中心研究成果的宣傳推廣。一是完成數據庫及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將建立起涵蓋可再生能源資源、投資、項目建設、裝備、產業、市場等方面的基礎數據,已完成了數據庫框架設計及生物質發電等項目數據匯總工作。二是加強能源模型等研究工具的構建,通過與國際能源署及丹麥、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的合作,加強對各類能源系統模型和各種分析工具的掌握,建設可再生能源決策支持系統,為國家能源發展的科學決策提供強有力支撐。三是定期出版中心刊物,按年度出版《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報告》及《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按季度出版《中國可再生能源》刊物,每周向國家相關部門報送《可再生能源信息擇要》,及時提供非化石能源目標實現程度的進展情況,目前中心已發送周報73期,出版《中國可再生能源》刊物一期,并發布了一系列的國內產業發展年度報告。
適應當前產業規模化發展需要,中心已積聚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和管理隊伍。目前中心人員共40人,高級專家4人,博士5人。為更好地發展發揮中心作為國家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戰略制定、產業協調、國際合作等領域的技術支撐力量作用,中心成立了由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財政部經建司、科技部高技術司、商務部國際司等相關司局參加的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會負責審議、決定中心業務發展方向,指導、協調中心業務開拓。2012年6月4日召開了第一次指導委員會會議,各部門對中心已開展的工作予以充分認可,同時對中心的發展提出了很好的指導意見,并表示將從自身部門的工作要求出發,對中心的業務發展給予大力的支持。
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今后將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發展目標,按照指導委員會提出的工作要求,深入開展戰略性、前瞻性的政策研究,聚焦當前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化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國際合作,同時繼續加強研究隊伍的建設,注重自身研究能力的提高,爭取早日將中心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和咨詢機構。
根據密歇根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在使世界成為一個對人類和環境都更好的地方方面,陸地上的進展比海洋上的進展更成功。這種差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因為它強調了較富裕國家所享有的優勢可能正在破壞一種平衡。在聯合國......
截至目前,A股多數上市公司已經披露了去年及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報告。新能源行業,前兩年的蓄力到如今開始到了業績兌現階段,是A股目前業績確定性和整體增速最高的板塊。在一季度的淡季,部分環節甚至保持連續兩個季......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新發布的報告稱,烏克蘭危機引發的能源危機刺激了全球能源轉型投資,但投資額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存在顯著差距,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缺少可用于投資的資源。專家指出,當前,國際社會亟需......
2022年,我國汽車產業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答卷,全年汽車銷量為2686.4萬輛,同比增長2.1%,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成績背后,也是我國自主品牌乘勢而上的歷程,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
德國大眾集團18號宣布,計劃投資約10億歐元在中國安徽省合肥市建立純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創新和部件采購中心。該中心預計將在2024年建成。大眾集團稱,該中心將致力于整合車輛和零部件研發與采購環節,把......
采訪中有消息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五糧液的新能源投資公司應該與光伏儲能有關,但集團沒有具體做披露。”上市公司紛紛跨界投新能源的背景下,五糧液也坐不住了。近日,天眼查顯示,四川五糧液新能源投資有......
新能源汽車發展至今已有10年時間了,在這十年時間里,新能源汽車從里到外都得到了全面升級,新能源汽車在發展初期備受質疑,很多人覺得新能源汽車沒有未來,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確實很吃香,202......
記者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獲悉,3月29日上午,首批兩只新能源基礎設施公募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在上交所上市,標志著基礎設施REITs市場大類基礎設施資產類型取得新突破,試點范圍進一步覆蓋到新能源......
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納米能源中心李炫華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室溫自交聯的氟硅聚合物凝膠,實現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室溫快速無損封裝。此外,團隊提出的封裝策略有效地促進了傳熱并減輕了熱量積累對封裝器件的潛在影......
3月19日,“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數據2023年產業大會”在沈陽市舉辦。大會由沈陽市人民政府和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共同主辦。遼寧省副省長姜有為、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等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