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國資委、全國總工會、中科院、工程院、國家開發銀行等八部門共同實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在各地積極推進的基礎上,科技部等共同推進部門選擇部分省市開展試點,探索推進技術創新的體制機制和有效途徑,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上海市作為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緊抓世博會及“后世博”發展戰略機遇,大力推動技術創新工程實施,7月30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國家技術創新工程上海市試點工作推進大會。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主要負責同志共同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作動員講話,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代表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共同推進部門講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主持會議,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李學勇宣讀《關于對國家技術創新工程上海市試點方案的復函》,科技部副部長杜占元,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干勇,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李吉平,財政部、教育部、全國總工會有關負責同志出席,上海市各部門、各區(縣)主要負責同志,重點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代表參加了會議。
上海市提出,通過實施技術創新工程,到2012年,基本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社會創新意識顯著提升,R&D經費投入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3.0%,其中企業研發投入比例保持在70%左右;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百萬人年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245件,高技術產業自主知識產權擁有率達到32%左右;高新技術產業化不斷加速,重點領域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1000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增至30%左右。
為實現上述目標,上海市聚焦國家戰略任務需求和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九大重點領域,著力在以下六個方面加大工作推進力度:一是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到2012年,國家和上海市創新型企業總數達到500家。二是構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到2012年,在大飛機、半導體照明、激光顯示、電子標簽、下一代廣電網、新能源、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抗體藥物、醫療器械等領域構建60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三是建設和完善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到2012年,建設15個國家和上海市級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大幅度提高技術創新效率。四是建設企業技術創新人才隊伍。五是構建科技金融體系,充分發揮金融資源對科技創新創業的支持支撐作用。六是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創新型城區。加快推進張江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推進楊浦創新型城區建設試點和示范。
汕尾創新島(深圳)吸引不少參觀者駐足。韓昕攝工作人員向外國友人介紹汕尾創新島(深圳)情況。韓昕攝11月15日,以“科技改革驅動創新,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
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公布2022年度擬建設省技術創新中心名單,根據《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管理辦法》(魯科字〔2017〕167號)和《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方案》(魯科字〔2019〕93號)等規定,擬批......
安徽省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云飛路筆直朝著大蜀山延伸,初冬的陽光灑下一片金色。云飛路兩側分布著數十家量子科技產業鏈企業,一批量子領域尖端科技產業成果在這里問世,因此這條路也被人們稱為“量子大街”。......
同往常一樣,這個中秋節潘從明依然在車間度過。“工作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在車間,潘從明心里有一種踏實感,工作20多年來,車間已然成為他的第二個家。潘從明是位于甘肅省金昌市的金川集團銅業有限公......
科技項目“揭榜掛帥”機制實施一周年我市發布2022年第三批“揭榜掛帥”科技需求榜單38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擬投入2.52億元時間向前,科技向新。9月14日,科技項目“揭榜掛帥”機制實施一周年之際,我市發......
我國物聯網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的最新進展如何,又將帶給我們哪些期待?8月28日,中國通信學會、中國電子學會在南京主辦的“2022年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給出答案。現場,隨著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尹......
北京市豐臺區近日推出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新政(簡稱“高新八條”),從培育“筑基擴容”、助力“升規升強”、支持科技創新、引導社會培育、強化人才服務保障、深化評審認定服務、搭建綜合服務平臺、加強信息監督管......
近日,光馳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馳半導體”)成功摘得寶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BSPO-1801單元07-17標準地33357.6平方米(合計50畝)工業用地,并與上海市寶山區規劃和自然......
6月21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了《關于實施“三大工程”進一步支持和服務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的編制情況和主要內容等。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副主......
一是培育創新主體。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高新技術企業”梯度培育機制,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2022年1—5月,全市入庫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392家,進入省高新技術培育企業庫企業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