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國家癌癥中心目前發布最新一期中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據估計, 2014年全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約380.4萬例,死亡病例229.6萬例。
報告顯示,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女性乳腺癌、食管癌、甲狀腺癌、子宮頸癌、腦瘤和胰腺癌是我國主要的常見的惡性腫瘤,約占全部新發病例的77%。
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腦瘤、白血病和淋巴瘤是主要的腫瘤死因,約占全部腫瘤死亡病例的83%。
國家癌癥中心癌癥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 陳萬青:研究結果顯示,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死亡率和癌譜的構成與2013年水平基本持平,但發病人數有所增加,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目前正面臨老年人群惡性腫瘤負擔較重的現狀,而惡性腫瘤的發病隨年齡的增加而上升。
惡性腫瘤發病率40歲后快速升高
報告顯示,惡性腫瘤發病率在0~39歲組處于較低水平,40歲以后開始快速升高,80歲年齡組時達到高峰。總體而言,城鄉年齡發病率變化趨勢相似,但農村地區男性發病率水平于75歲年齡組達到最高,80歲以后有所下降,而城市地區男女性均于80歲年齡組達到最高水平。
國家癌癥中心癌癥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 陳萬青:腫瘤登記作為腫瘤防治工作的基礎,為制定中長期腫瘤防治策略提供可靠依據。我國目前腫瘤負擔依然很嚴重,且城鄉、性別間腫瘤負擔差異明顯,今后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腫瘤防控策略。
城鄉癌癥發病率逐年接近
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城鄉地區癌癥發病率正逐年接近,但是腫瘤負擔差異仍然較為明顯,表現在發病率城市高于農村,而死亡率則是農村高于城市。一方面與農村地區老齡化程度相對較低有關;另一方面農村地區主要癌種,如上消化系統腫瘤、肝癌預后較差,且由于農村地區醫療資源分配不足,診治水平相對較差,居民健康意識不足所造成的患者就診時間相對偏晚期,所以生存率相對偏低。
肺癌居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
國家癌癥中心的統計報告顯示,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第1位的是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78.1萬。
報告顯示,全國惡性腫瘤按發病例數順位,第1位的是肺癌,其次為胃癌、結直腸癌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
男性發病第1位為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52.1萬,其次為胃癌、肝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
女性發病第1位的為乳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27.9萬,其次為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和胃癌。
惡性腫瘤年齡別死亡率在45歲以前處于較低水平,45歲年齡組開始快速升高,80歲年齡組左右達到高峰。總體而言,年齡別死亡率在多數年齡組上城市地區低于農村地區。其中,男性除0-4歲及80歲年齡組外,城市地區均小于農村地區,女性年齡別死亡率城市地區與農村地區比較接近,隨年齡呈交替上升趨勢,到75歲年齡組之后,城市地區高于農村地區。
我國惡性腫瘤新發病例占全球兩成
國家癌癥中心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分別約占全球惡性腫瘤新發病例與死亡病例的21.8%和27%,在184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居中等偏上水平。
報告顯示,從總體趨勢上看,近10年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惡性腫瘤死亡率呈緩慢下降趨勢。美國近年來癌癥死亡率下降趨勢明顯,每年平均下降約1.5%,且男性下降幅度遠大于女性,這主要歸功于構成其死因譜的主要癌種逐步得到了控制。
國家癌癥中心癌癥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 陳萬青:幾十年來,美國控煙行動以及早診早治工作的開展有效地控制了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的死亡率,從而促使其總體死亡率持續下降。而我國死亡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種以及癌癥高發地區多年來癌癥綜合防治工作的有效開展,使得肝癌,尤其是上消化道癌死亡率顯著下降。但由于我國成人吸煙率居高不下,肺癌死亡率位居惡性腫瘤死亡首位,導致我國惡性腫瘤總體死亡率下降趨勢緩慢。
報告顯示,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統腫瘤及結直腸癌依然是我國主要的惡性腫瘤死因。
男性和女性相比,癌癥發病相對較高,且發病譜構成差異較大。肺癌、乳腺癌仍然位居男性、女性惡性腫瘤發病首位。
在女性惡性腫瘤發病譜中,甲狀腺癌近年來增幅較大,目前已位居女性發病順位第四位;
而在男性發病譜中,前列腺癌及膀胱癌近年來上升趨勢較為明顯,分別位居男性發病順位第六位和第七位,在未來的腫瘤防控中應當格外關注。
近幾十年,包括篩查、診斷性檢查、手術、放療和化療等肺癌診治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手術仍是目前非小細胞肺癌(NSCLC)首選的治療方法,只有接受根治性手術的患者才有治愈的希望。目前,對于NSCLC......
目前惡性腫瘤的治療已經進入個體化治療時代,精準識別腫瘤患者基因變化特征對于患者的精準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盡管在腫瘤的臨床診斷中組織活檢是金標準,但是在標準病理學評估后可用于分子診斷的病灶組織通常非常有限......
肺癌是全球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盡管篩查和治療技術都有了改進,但肺癌通常在腫瘤擴散的晚期才被診斷出來。西北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證明并描述了一種負責激活一種侵襲性小細胞肺癌亞型的......
國家衛生健康委8月25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建東在發布會上介紹:惡性腫瘤牽扯到千家萬戶,是大家非常恐懼的疾病。在過去十幾年,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對惡性腫瘤研究......
近日,云南省腫瘤醫院及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在美國《干細胞與發育》期刊發表致編輯的信中,報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因為應用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而發生未成熟畸胎瘤(一種罕見的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的病例。治療糖尿......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張毅講話(宣武醫院供圖)7月23日,記者從2022北京國際胸外科論壇暨第六屆中意胸外科微創論壇獲悉,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張毅教授團隊聯合其他團隊的科研成果——肺癌臨床......
非小細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5%,是最常見的肺癌亞型。具有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亞洲人群中可達50%以上。如何延緩和破解相關患者耐藥問題,是當下肺癌患者和學術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記......
諾華(Novartis)近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批準靶向抗癌藥Tabrecta(capmatinib,卡馬替尼):該藥是一種口服、強效、選擇性MET激酶抑制劑,作為單藥療法,用于治療接受免疫治療......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低水平氡暴露與肺癌之間存在密切關系,空氣中的氡氣會衰變成微小的放射性粒子,從而損傷肺細胞并導致癌癥,這表明需要加強保護措施。研究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環境健康展望......
莫斯科電子技術學院開發出一種抗肺癌新藥。與同類產品不同,這種基于有機復合物的藥物使用程序簡單,不會對健康細胞產生毒性。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雜志》上。目前,以順鉑為基礎的藥物被廣泛用于治療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