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和該校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共同承擔建設的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項目基建工程啟動,并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據悉,這是繼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設施在上海落戶后的又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它基于瑞金醫院和上海地區各相關資源、優勢力量,將積極探索轉化醫學中心的體制機制創新和實踐,打造開放、共享的大科學設施平臺,推動系統生物醫學協同創新,使其成為覆蓋上海、輻射長三角、服務全國、與國際相接軌的轉化醫學研究標桿。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表示,要將轉化醫學大設施真正打造成引領性、開放性、示范性、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項目,并以開放、高效和高質量的服務引領國內外轉化醫學研究,為實現預測、預防、個體化和參與性的4P醫學,推動人類醫學發展作出貢獻。
中科院院士、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陳竺在題為《精準醫學:轉化醫學時代的新動能》的主旨報告中指出,精準醫學已成為轉化醫學發展的前沿。近年來,在癌癥、心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領域,組學和系統生物學、環境基因組學以及大樣本隊列研究已經產生了一批可供疾病預防、診治使用的生物標志物和治療靶點;另一方面,全球范圍內對組合化學、抗體生物學、免疫學、基因組修飾、干細胞等領域的投資和研發,已催生了一大批靶向藥物、新型疫苗、免疫生物制劑、干細胞制劑等,使得針對個體水平特定靶點的靶向治療成為可能,極大地改變了某些類型癌癥患者的臨床預后和生存質量。
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表示,上海將以此為契機,打造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集中布局和規劃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成為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
6月2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9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1例(廣東4例,上海3例,四川3例,甘肅1例),本土病例8例(北京7例,上海1例);無新增死......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018-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常規抽查情況通報,在檢查中也發現了9個項目資金使用和管理中的一些不規范的問題,并對問題較嚴重的2家依托單位給予警告,......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19日上午舉行,授予田禾、陳亞珠上海市科技功臣獎,授予許琛琦等10人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43個項目獲上海市自然科學獎,31個項目獲上海市技術發明獎,205個項......
3月23日,科技部正式印發《關于推進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方案(暫行)》(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身份定位、建設理念。不過,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一詞并不是首次出現在文件上。早在......
分類覆蓋質量穩步提升“整區域”推進模式全面實施。在去年長寧等6個區實現“整區域覆蓋”的基礎上,今年全面推動“全市整區域覆蓋”。首批18個“示范街鎮”創建成功,2019年度創建工作全面啟動。分類實效快速......
2月25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第7期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本次監督抽檢信息涉及4大類食品,包括: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糧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等。抽檢樣品共計247批次,其中合格2......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療廢物、廢水從產生、收集、轉運,直至末端處理,都有傳播病毒的風險,容不得任何紕漏。日前,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執法總隊編制出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現場處置工作知識手冊》,指導......
2月5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第4期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本次監督抽檢信息涉及6大類食品,包括:罐頭,食用農產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速凍食品,飲料,其他食品等。抽檢樣品共計779批次,......
“TOP大學來了”小編按,2月4日起,常州、上海、蘇州等地教育局發布最新通知:2月底前不開學。1、上海“TOP大學來了”小編按,2月5日舉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透露:根據疫情發展情況,為......
據上海市衛健委官方微博發布,1月22日0時—24時,上海市新增7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均已在定點醫院接受隔離治療。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均有武漢流行病學關聯。其中,1例88歲男性患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