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兩個月與法國和英國在核能等能源領域合作有了新進展之后,中國最近也與沙特阿拉伯在這方面鞏固了戰略合作。
本報記者從國家能源局官網在12月16日發布的消息獲知,11月29日至12月1日,該局局長吳新雄率團訪問沙特阿拉伯,會見了沙特石油礦產部部長納伊米、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城主席雅瑪尼等,就中沙雙方進一步鞏固和深化能源戰略合作,推進油氣、核能、光伏領域合作達成多項重要共識。
上述消息說,訪沙期間,吳新雄與雅瑪尼共同簽署了《關于加強和平利用核能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一致同意建立合作機制,在聯合研究、核電項目、裝備制造、人員培訓等12個方面開展合作。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核”)總經理錢智民也參加了有關活動。
本報從中核官網發布的消息了解到,12月1日,由中核承辦的“中國能源日”活動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消息稱,該活動旨在推介中國核電產品,開發沙特核電市場。
前中國核工程公司副總經理葉奇蓁曾在電話中對本報表示,中國核電企業對現有的核電技術做了改進之后,已經達到了先進水平。他認為,中國核電行業不僅應該,而且有能力“走出去”。
公開報道顯示,沙特電廠目前全部依靠石油和天然氣發電,沙特政府計劃從2014年起發放核電訂單,推進核能建設。目前,中國、日本、法國以及韓國等國家正在激烈競爭沙特核電項目。
而早在2011年底,韓國就與沙特簽署了《核能合作協定》并加快了競標步伐。“中國核電與韓國同時起步,但在國際市場上,中國遠遠跟不上韓國的步伐。”中國某核電集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對本報說,“中國在這方面正在奮起直追。”
中國核電最近在國際上頗受歡迎。11月25日,中廣核在羅馬尼亞與該國國家核電公司分別在關于建設羅馬尼亞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的合作意向書上簽字。這也是中廣核繼10月17日與法國電力公司就合作投資建設英國核電項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后,簽署的第二份關于在歐洲國家開發建設核電項目的協議。
本報對中廣核已公布的資料梳理發現,該公司目前已與南非、白俄羅斯、泰國、越南、烏克蘭等國簽署相關核電合作諒解備忘錄,并為泰國培養了第一批核電中高級管理人員,與土耳其、馬來西亞、波蘭、保加利亞等國建立多方合作、溝通、交流的渠道,也在探索與國際主要核電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一同開發國際核電市場。
但中國核電在“走出去”的征途上,所獲甚少。今年4月份,日本政府確定了與土耳其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簽訂將日本核電技術出口變為可能的核能協定。而在此次土耳其第二核電站項目上,中國核電企業也曾參與競標,但該項目最終采用了由法國阿海琺和日本三菱重工聯合設計的Atmea1型反應堆。10月 29日,日本與法國聯盟和土耳其經過商業談判后,最終達成一致。
接受本報采訪的多名核電業內人士認為,韓國與日本之所以在國際市場上屢屢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們采取了與中國截然相反的做法——舉全國之力。
曾任國務院核電領導小組辦公室副總工程師湯紫德把目前中國三大核電企業之間的關系稱為“各干各的,諸侯割據”,以至于難以形成合力。
不過,上個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南非能源分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家能源局要求,中廣核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要組成聯隊,向南非推介中國核電技術。
此外,中國各核電站技術路線的不統一也帶來問題。曾在核電設備監管領域工作多年的一位核電公司的副總經理對本報舉例,從原材料到加工,再到設計本身,不同核電集團的設計院均各有一套系統,這給設計和制造單位帶來了很多麻煩,他們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了解不同的標準體系。他舉例,一樣的配件,不同的設計標準會出現一兩毫米的差別。“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中國核電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近日,中國計量大學人武部收到了一封來自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軍隊功勛榮譽表彰通知書,授予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學生李一凡個人三等功一次。此時,李一凡的“英雄往事”才浮出水面。李一凡中國計量大學供圖2022年......
2023年3月28日,2022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年度榜單”發布。2022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上榜共計5216人,來自504所高校、企業及科研機構,覆蓋了10個教育部學科領域中的84門一級學......
中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28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2013年至2022年,中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數下降了92%。十年間,中國實現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空氣質......
援引觀察者網消息,據俄媒發布的報道稱,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一份名為《中國不是發展中國家》法案。據悉,該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需要“爭取”讓中美同在的國際組織,不再承認中......
3月22日,恰逢第31屆“世界水日”。由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主辦的水資源高效利用與智慧水利高峰論壇在京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10位院士齊聚中國農......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所)所長王凡率團出訪泰國,訪問了聯合國海洋委員會西太分會、泰國東方大學、泰國農業與合作部漁業司、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海洋與海岸帶司和中國科學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等......
3月17日,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牽頭完成的“實現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成果入選。利用高度可控的超冷分子來模擬復雜的難于......
2023年3月18日至21日,由廣西大學牽頭承辦的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暨第二屆世界大跨拱橋建造技術大會在南寧舉行。大會以“大跨拱橋建造技術:創新與實踐”為主題,設置主旨報告、特邀報告和分會場報告,以線上和......
今天(19日)上午,代表著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的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在北京揭曉。有哪些項目獲獎,又有哪些突破創新?本次工業大獎共授予19家企業以及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工程、橡膠輪胎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等......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領銜的中國海洋大學科研團隊在大洋東邊界流與氣候變化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團隊首次利用高分辨率地球系統模式揭示了世界大洋主要東邊界上升流系統對全球變暖的響應與控制機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