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6日公布,針對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數據造假問題,生態環境部聯合山西省政府對臨汾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了約談。
約談認為,臨汾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造假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蓄意犯罪行為。臨汾6個國控空氣自動監測站一年內被干擾近百次,成為犯罪分子自由出入的場所,特別是曾出現報案并對有關人員實施過拘留情況下,仍未引起重視、仍未落實職責、仍未建立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工作責任嚴重缺失,履行職責不力。
環境部表示,環境監測是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實施環境管理與決策的基本依據,必須做到依法、科學和誠信監測,切實保障環境監測數據質量。
約談要求,臨汾市要從根本上解決全市大氣環境嚴重污染問題,依紀嚴肅問責,并以案為鑒,確保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準確。環境部再次強調,對干預環境監測數據的行為,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除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外,構成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監測技術體系,生態環境部近日組織編制了《水質總磷自動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等4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范核技術利用建設項目和退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我部組織編制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核技術利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核技術......
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印發《知識產權數據使用手冊及開放目錄》的通知國知辦函服字〔2025〕15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知識產權局,各地方有關中心:為促進知識產權數據開發利用,提高知......
2月23日,記者從海南醫科大學獲悉,該校熱帶醫學院楊國靜教授團隊近日在國際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志》在線發表論文《中國被忽視熱帶病負擔估計的差異:真實世界數據與GBD2021的比較研究(2004—202......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水生生物水質基準推導基本數據集第1部分:總綱》(HJ1410.1—2025)等16項生態環境標準(以下簡稱“16項標準”)。這是依據《生態環境信息化標準體系指南》(HJ511—......
人工智能(AI)初創公司xAI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近日表示:“在AI訓練中,我們現在基本上耗盡了人類知識的累積總和。”之前研究也表明,人類生成的真實數據將在2到8年內消耗殆盡。鑒于真實數據日益稀缺,為滿......
12月28日,由人民數據開發的“數融平臺”正式上線試運營。平臺整體依托區塊鏈、人工智能和企業經營相關數據要素,實現鏈上信息全透明、全上鏈,實現數據資產情況全穿透,實時追蹤一手風控數據,對潛......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日益凸顯。五部門:制定數據產業發展促進政策近日,國家數據局聯合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務院國資委印發了《關于促進企業數據資......
為充分發揮先進技術在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中的重要作用,我部組織編制了2024年《國家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鼓勵類)》(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可登錄生態環境部......
全國生態環境監管專用計量測試技術委員會關于征集2025年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的通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計量檢定(測試)研究院、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