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能源署(IEA)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個別國家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將為世界爭取更多一點時間——大約8個月,然后,目前的全球變暖進程將繼續下去。
即便有了這些新承諾,全世界仍在所謂的“碳收支”道路上步履蹣跚。IEA的計算顯示,如果到2030年仍沒有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到2100年,全球氣溫將增加2.6攝氏度。
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國際關系學家David Victor表示,IEA的報告將為巴黎會談“引入某些冷卻劑”。他認為,長期保持2攝氏度的目標是政治上和科學上的“執迷不悟”。
不過,相比較IEA的“殘酷”預估,法國巴黎氣候大會相關機構則表達了一些希望:進一步關注能源效率將讓世界走上在2020年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道路。該報告也援引了2014年的3個好消息。至少40年來首次,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持平,甚至沒有出現經濟危機。每單位GDP的能源消耗下降到2.3%,是過去10年平均率的兩倍多。最后,2014年,可再生能源占到所有新能源的一半。
“IEA強調了可持續能源的途徑是可行的,我們行動太過緩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可再生和適當能源實驗室主任Daniel Kammen說。
IEA官方還在一份預先安排的聲明中表示,氣候變化行動必須首先來自于能源領域。該報告還敦促各國減少低效的煤炭發電廠,并禁止它們開工建造;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全球投入從2014年的2700億美元提高到4000億美元;逐步終止政府對化石燃料的補貼等。IEA預計,能源議題將是在巴黎召開的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核心議題,能源生產與消費導致了全球約2/3的溫室氣體排放。
日前,2015年第二輪聯合國氣候談判在德國波恩落幕。來自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談判代表主要就精簡今年2月在瑞士日內瓦達成的90頁新協議談判案文展開磋商。至談判結束,案文還剩85頁。不過,談判代表和現場觀察人士表示,本輪圍繞氣候變化新協議的談判取得積極進展,為推動年底在巴黎氣候大會達成新協議奠定了良好基礎。
6月16日,知名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舉行在線研討會,發布了其科學信息研究所(ISI)關于氣候變化合作研究的一份觀點報告。該《報告》認為,盡管國際合作有所增加,但關于氣候變化的研究,總體上仍是以某個國......
6月1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在現有7個國家大氣本底站和即將建成的廣東新豐國家大氣本底站基礎上,在環渤海、膠東半島、四川盆地、南海等區域......
JournalofEnergyChemistry(JEC)由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現為月刊。主要報道化石能源、電化學能、氫能、生物質能和太陽能轉化等與化學......
根據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志6日發表的一項模型研究,即使排放立即停止,世界依然有42%的概率走上比工業革命前升溫1.5℃的道路。然而如果排放至2029年前都未削減,這一可能性將上升至66%,這凸顯出......
我國當前已進入主汛期,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主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為一般到偏差。6月至8月,我國總體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季節內氣候變率大,主要多雨區在我國北方。在降水方面......
日前,國務院印發《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要求加快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更......
自今年3月初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區一直處在極端高溫天氣下。世界天氣歸因組織(WWA)在北京時間24號早上4點發布對這場熱浪的歸因分析,指出氣候變化讓本次熱浪發生的可能性增加了30倍。今年3月是......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春在團隊,研究揭示2011-2020年西北太平洋全年臺風頻率增多現象及其原因。相關研究發表于《氣候動力學》。王海麗博士為該論文第一作者、......
雖然選票仍在統計之中,但由新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內塞領導的工黨已經贏得了5月21日舉行的澳大利亞2022年聯邦議會選舉。十多年來,澳大利亞大選首次沒有就氣候變化政策展開激烈辯論。但對選民而言,應對全球變......
美國內華達州雷諾市,2022年5月17日報道。布魯克的全新系統安裝支持可持續能源界的領導者——美國蜻蜓能源公司,通過一個與眾不同的高性能室內研究設施加速其開創性的電池技術研究。該機構致力于鋰離子和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