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12-18 10:20 原文鏈接: 土壤修復產業仍處起步階段萬億市場空間日漸明朗

      作為“土十條”的落地之年,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都在加速推進防治土壤污染的相關工作。伴隨土壤修復行業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土壤治理需求有望加速釋放,但目前土壤修復產業處在起步階段,各項治理模式仍待探索。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土壤修復產業仍處起步階段 萬億市場空間日漸明朗

      作為“土十條”的落地之年,今年以來,從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等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都在加速推進防治土壤污染的相關工作。2017即將收官,全國土壤污染狀況的詳查開始密集進行,多個省份圍繞耕地保護的農用地修復工作成效顯著。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我國的土壤修復產業仍在起步階段,市場規模逐年增長,未來有望達到萬億規模。

      今年8月份,環保部會同財政部、國土部、農業部、衛計委聯合編制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總體方案》,并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各地實施,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在地方上陸續啟動。

      據了解,組織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的詳查,是“土十條”的一項重點任務。其主要任務是:要在2018年底前,摸清農用地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掌握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中的污染地塊分布及其環境風險情況。此外,按照“土十條”的要求,到2020年完成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以后,最終結果將按照程序向社會公開。

      今年6月份,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司長邱啟文介紹說,“由于土壤具有較大的空間特異性,這個比例并不代表污染面積的比例,僅能從宏觀上來反映我國土壤污染的總體情況。目前,我們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的詳查,進一步摸清土壤污染的面積和分布,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堅強的基礎支撐。”

      環保部介紹,本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主要圍繞有色金屬礦采選、冶煉、石油開采、石油加工、化工、農藥、焦化、電鍍、制革等土壤污染重點行業展開。同時,環保部會結合土壤詳查結果,邊查邊用,針對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高的地區,督促地方政府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及時采取風險管控措施,確保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土壤環境安全。針對土壤污染風險高的企業地塊,將結合地塊詳細調查,提出有針對性的污染防治、風險防控等措施。

      11月13日,全國耕地保護工作會議在江蘇南京召開。針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耕地保護工作,國土部副部長曹衛星表示,各地要進一步創新思路和舉措,構建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新格局,完善管控、建設、激勵多措并舉的耕地保護新機制。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教授楊林章稱:“2014年開始,圍繞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目標,把耕地保護、生態修復、農田建設相結合,通過合作社的方式引入社會資金,前后投入3500萬元,最終完成這個高標準農田項目。”

      “我們在稻田里集中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水溝里養殖魚蝦,壟上種植桑樹、黃花菜等,實現循環利用和生態修復。既提高了農作物產量,也可以降低病蟲災害,并進一步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楊林章介紹說,“不僅如此,建設完成后的農田通過流轉以后,當地農民還可以獲得700元/畝的收入。最終實現耕地增加、農民增益、產業發展、生態修復的‘1+N’綜合效益。”

      在推進耕地保護工作過程中,得以直接提升的不僅僅是耕地的數量和質量。在堅持“有保有壓”的政策基調下,各地對國家鐵路、公路、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行先行用地、補充耕地承諾等支持政策,完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用地政策,實行用地審批綠色通道。

      分析人士認為,伴隨土壤修復行業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土壤治理需求有望加速釋放,土壤修復市場在“十三五”將迎來發展高峰期。不過,目前國內土壤修復行業還剛剛起步,仍需要從環境調查、風險管控、治理與修復等環節構建和完善整個產業鏈條。其中,技術支撐和資金支持尤為關鍵。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65億元,主要用于31個省(區、市)土壤(含重金屬)污染防治,新啟動一批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加快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十三五”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專項資金150億元。

      環境商會土壤修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高能環境修復公司總經理魏麗表示,“受到‘土十條’等政策影響,土壤修復的產業規模正在逐年增加。2015年產業規模只有30億,2016年增長至90億,預計2017年產業規模有望達到240億。”

      業內人士分析,2017年,“十三五”階段整個土壤修復市場空間有望突破1000億元。從長期來看,整個產業可達萬億規模。鑒于行業剛剛起步,未來仍需要若干綜合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一批有活力的中小企業來整體推動。

    相關文章

    生態環境部:關于促進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綠色低碳修復的指導意見

    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的決策部署,積極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系統治理,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

    華測檢測:深耕土壤檢測多年具有完備的土壤污染檢測能力

    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請問貴公司能否進行土壤有毒物質檢測?華測檢測11月13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土壤檢測領域深耕多年,具有完備的土壤污染檢測能力。同時,自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開展以......

    聚焦耕地保護,加強土壤污染防治

    保護好耕地,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央財經委員會近日召開第二次會議,研究加強耕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等問題,提出要全力提升耕地質量,真正把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適宜......

    生物技術助力協同種子保護和土壤修復

    由病原細菌和真菌所導致的植物病害會造成農作物嚴重減產甚至絕產。為保障棉花作物的健康安全,研發土壤環境污染修復技術,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病害防控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開展了種衣劑對棉花種子及根際土壤......

    預算報告:中央財政2023年污染防治資金這樣安排!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涉土壤/水/大氣污染防治這5項含質譜等檢測標準6月實施

    近日,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部:推薦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

    關于推薦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生態環境部有關單位,各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全國性行業組織及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黨的......

    朱利中:如何打贏凈土保衛戰

    朱利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長期從事土壤污染物相關研究,帶領團隊解決了土壤修復的關鍵技術難題,構建了復雜有機污染場地土壤協同修復的技術體系,提升了我國污染土壤修復的技術水平,先后獲得國家科技......

    最高罰200萬!北京出臺土壤污染防治條例,明年1月施行

    近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通過《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為加強北京市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守住土壤環境安全底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條例》共六章五十七條,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

    珠海: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杜絕非法傾倒固體廢物

    各區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自2020年底以來,珠海市發生多起非法傾倒填埋固體廢物事件,傾倒填埋的固體廢物數量巨大,因清理處置難度非常大,已造成巨額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生態環境損害。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