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1-10 14:18 原文鏈接: 土壤養分速測儀跟蹤茶園土壤養分變化情況

      茶葉需要氮、磷、鉀含量豐富且三者比例適當,才能獲得較高的品質,某種元素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茶葉的品質。十堰市茶葉施肥普遍存在重氮肥輕磷、鉀肥現象,導致土壤氮素多、磷和鉀缺乏,不利于茶葉產量的提高和品質的提升。一是運用配方施肥技術,有機肥、氮、磷和中微量元素配合,進行平衡施肥;二是調整氮、磷、鉀肥、有機和無機、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比例,重建茶園優質高效的土壤養分庫,以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近年的試驗示范顯示,進行測土配方施肥的茶葉平均每公頃增產10%,增收1500元以上,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提高茶產量和品質的有效途徑。
      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是茶葉產量不高,茶園的長勢不平衡,限制了茶葉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高。以期為提高產量和品質提供科學依據。參照茶園測土配方施肥土壤取樣技術,根據茶園實際分布情況和面積大小,確定在龍王埡、梅子貢、圣水、八仙觀、阿里山5個龍頭企業的茶園取土樣55個,采用GPS對中心采樣點定位,每樣點沿茶樹樹縫滴水線,采用“S”布點采樣方式,用不銹鋼鏟取15~20個點的等量土樣混合。混合土樣經風干、去渣、碾碎、過篩,用對角取樣法留500g混合土樣供分析。速效養分和pH分析的樣品過20目尼龍篩。
      利用
    土壤養分速測儀對茶園中氮磷鉀含量進行測量,茶園土壤堿解氮含量較高,氮素供應能力較強。土壤堿解氮含量在29.0~341.0mg/kg,平均含量121.15mg/kg,變異系數為60.1%,不同茶園差異較大。52.7%的茶園土壤堿解氮含量豐富,達到I級茶園標準,42.0%的茶園土壤堿解氮含量尚可,符合Ⅱ級茶園標準,只有5.3%的茶園土壤堿解氮低于臨界值。堿解氮平均含量低于湖北省平均值。從海拔上看,土壤堿解氮分布表現為海拔800m以上﹥500~800m﹥500m以下。土壤有效磷是衡量土壤供磷水平的重要指標。茶園土壤有效磷含量中等偏低,磷素供應能力較差。土壤有效磷含量在0.9~57.6mg/kg,平均含量11.41mg/kg,變異系數為92.6%,不同茶園之間差異大,平均數的代表性較差。有效磷平均含量遠低于全省平均值。38.2%的茶園土壤有效磷含量豐富,達到I級茶園標準,41.8%的茶園土壤有效磷含量尚可,符合Ⅱ級茶園標準,20.0%的茶園土壤有效磷低于臨界值,需增施磷肥。從海拔上看,海拔800m以下土壤有效磷較豐富,800m以上缺乏,土壤有效磷分布隨海拔升高而降低。茶園土壤速效鉀偏低,平均值為94.87mg/kg,變異系數為46.3%。含量達到I級茶園標準的占27.3%,含量在Ⅱ級的茶園占34.6%,土壤速效鉀含量低于臨界值的茶園較多,占總量的38.1%。從海拔上看,土壤速效鉀分布隨海拔升高而升高。茶園土壤速效鉀虧缺面積大,應大量補充鉀。土壤有機質含量是茶園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土壤有機質含量與土壤肥力水平密切相關,土壤有機質具有提供植物營養,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進土體團粒結構形成和土壤潛在養分轉化,減少淋失和土壤侵蝕以及消除農藥殘毒和重金屬污染等作用。
      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對提高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意義。應充分發揮山區有機肥資源豐富的優勢,廣辟肥料來源,采取堆(漚)肥、秸稈覆蓋、套種綠肥、增施有機肥、施用商品有機肥等多種措施增施有機肥料,年有機肥施用量不低于30t/hm2,使有機氮的投入達到總氮的30%以上。

    相關文章

    西南喀斯特土壤和表層巖溶帶如何影響植物蒸騰?

    巖石水在地球關鍵帶發揮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不同生境土壤和表層巖溶帶是如何影響植物蒸騰的,目前尚不清楚,沒有研究從植物水分獲取和耗散連續體的角度定量分析植物對不同生境及干旱的響應。基于根系和葉片的生......

    火星“蜘蛛”是怎么生成的

    2003年,科學家在火星軌道飛行器拍攝的圖像中發現了許多形似蜘蛛的結構,遍布火星南半球,令人驚訝不已。至于這些地質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一直難以確定。這些巨型結構形態鮮明且獨特。它們通常以一個中心為起始點......

    土壤碳分解酶對氮添加響應的菌根調控機制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鄧琦團隊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驥合作,研究揭示了土壤碳分解酶對氮添加響應的菌根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oftheTotal......

    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多項重要方案與標準獲審議通過

    8月2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山東海陽一體化小型堆示范......

    土壤微生物碳利用與溫度變化的響應關系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區域發展與循環農業團隊在土壤碳循環領域取得新進展,首次在大尺度上證明土壤微生物CUE(碳利用效率)對溫度變化的線性響應,該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上。CUE是土壤微生物......

    研究解析我國南方和北方農田土壤有機碳保護機制

    我國糧食主產區主要分布于東部中溫帶至熱帶區域。我國東部從北到南氣候條件和土壤物理化學差異極大,其團聚體保護、礦物吸附和微生物合成代謝途徑對土壤有機碳積累的貢獻和機制有何差異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

    浙江高校團隊創新炭基沼肥用“中藥良方”改良酸化土壤

    近日,浙江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團隊推出創新項目“炭土智耕——酸性土壤調理的中藥良方”,通過創新方法解決酸化土壤改良修復問題,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助力鄉村振興。酸性土是pH值小于7的土壤總稱。土壤......

    成都山地所在地表土壤水分遙感產品空缺信息填補方面獲進展

    地表土壤水分監測對氣象預報、水文研究和氣候變化分析等至關重要。然而,由于現有的微波傳感器觀測能力以及衛星軌道覆蓋和植被覆蓋等因素的影響,微波遙感土壤水分產品存在大面積的空值區域,限制了此類產品的應用。......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開展土壤中鎘實驗室能力考核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關于開展土壤中鎘實驗室能力考核的通知(2024年第二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及各有關實驗室:為掌握國家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

    生態環境部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24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國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