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獲悉,中國環境修復產業聯盟將于4月1日~2日在京舉辦第七期污染場地調查與修復技術培訓班。本期培訓旨在強化土壤地下水修復產業能力建設,將著重于土壤調查評估實踐中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土壤修復目標值的確定、土壤修復技術和工程實踐、地下水調查修復技術,以滿足實際調查評估修復項目的需要。
2014年2月,環境保護部發布污染場地系列環境保護技術導則以來,全國各地場地調查評估項目持續顯著增多,同時在調查評估實踐中也出現了不規范和大量技術問題。土壤地下水不分家,但相比土壤修復,市場規模更大、必須盡快啟動的針對地下水污染的修復產業支撐能力仍很薄弱。當前,特別要在觀念和技術上建立起有別于地質調查系統、解決環保問題的地下水技術體系。
1、采樣準備①樣品瓶及每個樣品采集數量使用有質量保證的有機物分析專用樣品瓶用于。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選用內有聚四氟乙烯膜的螺旋蓋的40ml棕色VOA小瓶,該瓶直接與檢測配套使用。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分析選用......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范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現批準《土壤石油類的測定紅外分光光度法》等標準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并予發布。標準......
緩解全球氣候變化,需要清潔能源和有效清除大氣中的碳。近日,由自然保護協會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首次將土壤在全球森林、濕地、農業和草原上的碳減排潛力匯總在一起,計算出全球土壤在......
土壤水分和養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實現農林復合系統健康發展的基礎。然而,關于間作植物對土壤水分、養分影響的報道往往莫衷一是、評價毀譽參半。這使得復合系統內間作植物的選擇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難以對農林復......
日前,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玲莉研究組在內蒙古開展了一系列實驗,揭示冬季積雪對草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起到重要調控作用。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全球變化生物學》《功能生態學》《土壤生物學和生物化學》......
土壤中的各種胞外酶能夠催化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對生態系統碳、氮、磷等養分循環過程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其活性特征是評價土壤健康狀況和微生物群落功能的有效指標。受環境異質性及其對外界環境敏感性的影響,土壤酶......
有機氯農藥(Organochlorinepesticides,OCPs)是主要以苯和環戊二烯為原料經人工合成的用于防止植物病、蟲害的含氯農藥,曾因其高效、殺蟲譜廣、成本低等特點而被廣泛使用。但由于其難......
為探究含硅含硫材料對極重度(礦區)鎘砷復合污染土壤鎘、砷形態動態變化的影響,以及輕、重度鎘砷復合污染耕地土壤與淹水條件下含硅含硫材料對土壤鎘、砷形態變化的影響,本試驗采集三種不同污染程度土壤(極重度礦......
這段時間,水土君一直在思考土壤環評和地下水環評如何銜接,怎么銜接的問題。那么既然要銜接,自然得有個可銜接的點,這個點貌似就是“包氣帶”。如何認識、對待和處理它,將是能否建立暢通橋梁的重要紐帶。孤立無援......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用地規劃的調整,很多城市近郊工業企業停產或搬遷,遺留了大量受到污染、亟待調查評估和修復開發的工業場地。由此,我國頒布了一系列污染場地管理辦法和技術導則,對工業場地的調查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