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放射性樣品進行預處理的目的是將樣品的欲測核素轉變成適于測量的形態并進行濃集,以及去除干擾核素。預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衰變法采樣后,將其放置一段時間,讓樣品中一些壽命短的非待測核素衰變除去,然后再進行放射性測量。
(2)共沉淀法用一般化學沉淀法分離環境樣品中的放射性核素,因核素含量很低,達不到溶度積,故不能達到分離目的,但如果加入毫克數量級與欲分離放射性核素性質相近的非放射性元素載體,則由于二者之間同晶共沉淀或吸附共沉淀作用,載體將放射性核素載帶下來,達到分離和富集的目的。例如,用電59Co作載體,則與60Co發生同晶共沉淀。這種富集分離方法具有簡便,實驗條件易滿足等優點。
(3)灰化法對蒸干的水樣或固體樣品,可在瓷坩堝內于5000C馬福爐中灰化,冷卻后稱重,再轉入測量盤中鋪成薄層檢測其放射性。
(4)電化學法該方法是通過電解將放射性核素沉積在陰極上(如Ag+ 、Bi2+ 、pb2+ 等),或以氧化物形式沉積在陽極上(如Pb2+ 、Co2+等)。其優點是分離核素的純度高.如果將放射性核素沉積在惰性金屬片電極上,可直接進行放射性測量;如將其沉積在惰性金屬絲電極上,可先將沉積物溶出,再制備成樣品源。
(5)其他預處理方法如蒸餾法、有機溶劑溶解法、溶劑萃取法、離子交換法等,其原理和操作與非放射性物質無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