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6-06 11:27 原文鏈接: 土壤污染危及耕地紅線0.5億畝耕地已不適于耕種

      今年,從北京的霧霾天,到蘭州的自來水苯超標,引起了公眾對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關切和國家有關方面的重視。而一種“看不見的污染”——土壤污染,卻容易被公眾尤其是城市居民忽視。民以食為生,土壤污染對國家生態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影響,值得全社會高度重視。

      我國當前的土壤污染有多嚴重?由環境保護局和國土資源局主導,耗時八年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在對全國6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進行的調查中,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約合100.8萬平方公里。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污染類型以無機型為主,有機型次之,復合型污染比重較小。

      在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中,耕地是與人們日常生活最息息相關的。2011年10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作報告說,中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占18億畝耕地的8.3%。而《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我國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高達19.4%。其中輕微、輕、中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為鎘、鎳、銅、砷、汞、鉛、滴滴涕和多環芳烴。

      另外,礦區土壤污染及城市棕色地塊(工業搬遷后留下的未經修復的土地——編者注)污染也都不容忽視。《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對70個礦區1672個土壤點位進行了調查,發現超標點位達33.4%。世界銀行2010年發布的《中國污染場地的修復與再開發的現狀分析》稱,有專家在北京、深圳、重慶等城市的調查顯示,最近幾年工業企業搬遷遺留的場地中有將近1/5存在較嚴重污染。

      土壤污染因何形成?

      首先是工礦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工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是造成周邊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根據統計局2012年環境統計年報,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達32.9億噸。在中國重污染企業或工業密集區、工礦開采區及周邊地區、城市和城郊地區,都出現了土壤重污染區和高風險區。

      其次是農業生產活動。污水灌溉,化肥、農藥、農膜等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養殖等,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中國科學院院士武維華指出,中國不足世界10%的耕地卻耗掉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化肥。據報道,官方調研結果顯示,我國化肥的有效使用率僅為35%左右,農藥的有效利用率是30%左右,農膜殘留率高達40%。環保部生態司司長莊國泰指出,65%的化肥都變成了污染物,留在了環境當中。

      土壤污染已經對糧食產量、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日益嚴重的土壤污染正在威脅著18億畝耕地紅線。2013年全國兩會一項提案提到,全國耕地重金屬污染面積在16%以上。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全國耕地面積20億畝,這意味著超過3億畝土地受到了污染。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也于2013年透露,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有0.5億畝耕地受到中度或重度中毒污染,已經不再適于農業耕種。

      南京農業大學潘根興教授調查發現,我國市場上約有10%的大米存在重金屬鎘超標。食用鎘大米可能引起骨痛病,鎘在腎臟中的累積可能導致腎衰竭。更可怕的是,即使停止食用高鎘大米,腎衰癥狀依然會持續。

      日益嚴重的土壤污染問題已經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但要解決土壤污染問題,資金是個大難題。據莊國泰推測,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的資金量非常大,需要上萬億、幾十萬億的投入才行。但是,根據2011年12月15日公布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的規定,“十二五”期間用于污染土壤修復的中央財政資金僅為300億元。土壤修復的資金缺口巨大,使得我國土壤污染治理,特別是重金屬污染治理及修復工作,面臨巨大壓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實施“土壤修復工程”。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出現關于土壤修復的說法。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也在今年“兩會”上承諾,今年將出臺并實施《土地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該計劃提出,到2020年,農用地土壤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土壤污染惡化趨勢得到遏制,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穩中向好。

      “土壤污染治理要在公眾信任和實際治理成效間形成有效對接。”廣東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總工程師劉文華建議,一方面,污染嚴重的土壤要嚴格禁止農業生產并接受社會監督;另一方面,對于污染影響程度不確定或較輕的土壤,各地政府要在土壤污染狀況清晰公布的基礎上,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嚴格控制污染區農作物的流向。要建立、完善覆蓋國土、農業、環境等各領域的土壤污染監測體系和管理體制,實施土壤污染的行政問責制度,謀求在全國范圍治理土壤污染的治本之策。

    相關文章

    強化“科技引擎”,讓中國式現代化動能更強勁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魏源送記得,1992年,他在大連讀研究生時,1平方米進口水處理中空纖維超濾膜的價格是400美元(約2800元),當時“頂多用一兩根膜絲就了不起了”。2000年......

    長期施肥驅動黑土微生物介導土壤磷循環方面取得進展

    在集約化耕作的農田生態系統中,施肥是快速補充土壤養分的重要途徑。不同培肥管理形成各自土壤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種群。在推行農業綠色生產方式,繼續推進化肥減量化、化肥利用率進一步提升,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構建......

    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培養結構體系培厚拔尖人才生長土壤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加強基礎研究,......

    華中武漢城市圈夏季臭氧污染成因、來源及管控的新見解

    大氣近地面臭氧(O3)對人類健康、植被生態系統等構成較大威脅。自2013年我國全面加強大氣污染治理以來,以PM2.5為主的空氣污染問題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然而,高濃度的近地面O3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呈......

    城市環境所在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對跳蟲群落影響獲進展

    城市土壤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而重金屬元素可伴隨食物和可吸入顆粒等方式進入人類和動物體內,對生命構成危害。跳蟲是普遍存在的城市土壤動物,其群落對環境污染反應靈敏,常被用作研究重金屬污染對土壤......

    廣西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全面鋪開

    2月17日,廣西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全面鋪開工作啟動儀式在容縣舉行。按照國家2023—2024年全面鋪開、2025年完成成果上報的總體要求,預計全區要完成10萬個土壤表層樣點調查采樣,今年要完成70%以......

    未來五天華北中部個別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污染

    據生態環境部發布,未來五天(2月16—20日),受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空氣質量優良,局地可能出現輕度污染,華北中南部、黑龍江南部、遼寧西部、陜西關中地區、成都平原和川南局地可能出現中度污染,華北中......

    美國列車脫軌事故持續發酵民眾擔憂污染危害

    2月初,一列載有有毒化學品的火車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發生脫軌事故,造成不明數量的有毒物質和氣體泄漏。該事件引發了對該地區空氣、土壤和水污染的擔憂。脫軌列車被曝載有更多種有毒化學品美國媒體13日報道......

    煙臺海岸帶所在濱海濕地土壤碳庫對氣候變化研究獲進展

    濱海濕地的藍碳功能和增碳潛力已成為緩解全球氣候變化的長期解決方案之一,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基于自然的重要解決方案。濱海濕地也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區,氣溫升高、降水變異、大氣氮沉降等環境變化決定濱......

    稻田土壤碳鐵復合物對有機碳保護效應與機制研究獲進展

    南方稻田土壤富含鐵礦物。有研究強調碳鐵耦合對土壤有機碳長期儲存和穩定的重要性,而由于碳鐵復合物難以從土壤中分離,其對土壤有機碳的保護機制認識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吳金水研究團隊以2線......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