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污染及其特性
土壤污染物包括:○1無機物(重金屬、酸、鹽、堿等);○2有機農藥(殺蟲劑、除莠劑等);○3有機廢棄物(生物可以降解和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機廢物);○4化學肥料;○5污泥、礦渣和粉煤灰;○6放射性物質;○7寄生蟲、病原菌和病毒。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國農業生產中使用的農藥、化肥,城市周邊、工礦區、交通線附近的As、Cd、Pb、Hg等重金屬污染,已使土地不堪重負。
土壤污染的特點是:隱蔽性和滯后性,土壤污染比空氣污染、水體污染更加隱蔽;區域性,比較集中在某一范圍;不可逆性、累積性和難恢復性,通常情況下,不具備和水體相同的自凈能力,某些污染在不斷積累,重金屬、POPs等一旦進入土壤,會長期存在,不斷積累。如六六六和滴滴涕在我國已經禁用20多年,至今在土壤和農作物中仍有很高的檢出率和檢出濃度。
二、土壤污染的危害
(1)加劇土地資源的短缺。中國人均耕地面積0.10hm2,僅相當于世界水平的1/4,一些地區甚至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人均0.05hm2的最低保證線。據推測,中國國土面積的一半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耕地重金屬污染程度為12%,國土酸雨污染程度為29%。有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受Cd、As、Cr、Pb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近2000萬hm2,占耕地總面積的1/6。20世紀90年代,據農業部門調查,在中國人均耕地面積日趨減少的同時,全國受污染農田面積已達0.1億hm2。
(2)導致農作物減產或污染。僅以土壤重金屬污染為例,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導致糧食減產1000多萬t,被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萬t,合計經濟損失至少200億元。江西省某縣44%的耕地受到重金屬污染,并形成670hm2的“鎘米”區。
(3)導致農產品出口受阻。在東部經濟快速發展地區的土壤中已檢出60余種有機污染物,其中近1/3屬于生物難降解的持久性微量有毒有害有機物。土壤污染對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已造成嚴重影響。2003年前5個月,遼寧省玉米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56.5%,蔬菜出口下降9.6%,其原因均為污染物超標。
(4)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體健康。研究表明,土壤和糧食污染與一些地區某些疾病發病率之間有明顯的關系。由糧食含鎘量超標導致的“痛痛病”癥狀已開始出現,一些污灌區居民肝脾腫大,癌癥發病率比對照區高十幾倍。
三、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
以基本說清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實現土壤環境質量科學監管、保障農產品安全為目標,我們要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方法、完善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體系,為土壤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1.監測點位
按照《國家環境監測“十二五”規劃》中“在全國開展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項目和特征污染物的監測,有條件的逐步開展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和污染場地監測”的要求,在土壤污染調查的基礎上,堅持科學性、代表性、可比性、連續性的布點原則,重點選擇基本農田、蔬菜和果樹基地、飲用水源地、重污染企業周邊以及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周邊等區域確定國家監測點位,5年為一個周期,以地市行政區域為基本采樣單元,設定約2.5萬個監測點位。另對重要敏感區和土壤污染高風險區進行加密跟蹤監測,對土壤污染進行環境風險評價。
2.采樣和制樣方法
采樣:樣品采集前首先記錄點位坐標,拍攝數碼照片,然后在采樣點采集0~20cm表層土壤。根據污染物遷移情況也可以采集剖面樣品。采樣過程中,注意認真填寫采樣記錄并存檔。
風干:在風干室將土樣放置于風干盤中,除去土壤中混雜的磚瓦石塊、石灰結核,根莖動植物殘體等,攤成2~3cm的薄層,經常翻動,置陰涼處自然風干。
粗磨并分樣:粗磨后過2.0mm篩的樣品用四分法棄取、稱重,保留3份樣品,其中1份為國家樣品庫樣品(2mm);另1份為省級樣品庫樣品(2mm);剩余樣品稱重,繼續研磨過1.0mm尼龍篩后分成兩份。
細磨并分樣:用瑪瑙球磨機或手工研磨到土樣全部通過孔徑0.25mm的尼龍篩,四分法棄取,保留足夠量的土樣、稱重、裝瓶備分析用(0.25mm);剩余樣品繼續研磨至全部通過孔徑0.15mm的尼龍篩,裝瓶備用(0.15mm)。
新鮮樣品的制備:為分析測定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項目,應采集新鮮土樣,土樣采集后應始終在低于4℃暗處冷藏,并在7天之內進行前處理,40天之內完成分析。
3.監測項目、頻次與方法(見表1)。監測項目方法依據
4.建立土壤監測數據庫
過去,在長期的科學研究實踐中,通過觀測、考察、試驗、計算等多種途徑產生和積累了大量具有重要科學價值和實用意義的科學數據和資料,但由于管理手段落后,無法充分發揮這些寶貴信息資源的作用。上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數據庫技術,為有效管理和開發應用科學數據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成為科研工作的基礎設施之一,并將成為未來科學研究必不可缺少的資源。
高考在即,不僅考生壓力大,一些家長也患上了焦慮癥。為了讓自家孩子“多考一分、斬落千人”,家長們想盡辦法提升孩子的考前狀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長們的焦慮心態,推銷所謂的“聰明藥”。不法分子們宣揚,吃了“......
2024年6月4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對全國應急監測設備信息填報服務項目進行專家評審,結果如下:項目名稱第一成交候選單位成交金額(萬元)全國應急監測設備信息填報服務北京金水永利科技有限公司9.90公......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要求,將溫室氣體管控納入環評管理,規范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
6月6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昂在《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未來三年,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將深入落實《行動計劃》,從進......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三通報,墨西哥一名有慢性病患者在感染禽流感病毒H5N2后死亡,這種毒株此前未在人類身上確診過。據悉,這名59歲的男子在墨西哥城住院期間被檢測出感染了這種病毒。該患者出現發燒、......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社會工作部,有關單位: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推動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
2024年5月30日湖南省率先啟動中國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慢阻肺”)監測現場調查工作,標志著2024年全國慢阻肺監測現場調查工作正式拉開序幕。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王麗敏副主任、呼吸病防控室......
2024年5月28日至29日,中國疾控中心應急中心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辦了鼠疫監測及系統使用培訓班,25個承擔鼠疫監測任務省份的業務人員、中心應急中心和鼠布基地相關人員參加了培訓。 ......
2024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國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高碳監測評估技術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