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應堆乏燃料場外運輸安全是確保核燃料后端循環與核能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開展乏燃料運輸風險評估研究,能夠及時發現系統潛在薄弱環節從而采取防范措施降低風險,對提高運輸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具有意義。充分辨識、表征并量化復雜運輸系統中的多元異質動態風險因素,進而定量評估運輸風險,是當下乏燃料運輸研究面臨的主要難題。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戈道川課題組在乏燃料運輸風險評估方法與應用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進展,針對乏燃料道路與海上運輸的特性和不足,提出體系化的風險評估與路徑優化方法,可有效降低乏燃料運輸的放射性風險、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針對目前乏燃料運輸路徑優化研究存在優化指標單一且風險指標表征和量化不充分的問題,該研究提出一種基于放射性風險指引的道路運輸綜合路徑規劃RICPP方法。該方法綜合考慮運輸風險成本、時間成本及經濟成本進行多目標和權重約束下的路徑優化,可為乏燃料運輸選出一條更安全、更經濟的路線。
針對乏燃料海上運輸風險評估研究中缺乏對人員失誤、船舶故障、航行環境等內外部風險因素綜合表征及量化分析的問題,該研究提出一種耦合確定論和概率論的乏燃料海上運輸一體化概率風險評估IPRA方法,并構建綜合風險指標體系,建立核素擴散水動力模型,實現近岸海水中核素濃度的動態精細模擬及公眾放射性風險量化 。
研究對核電站乏燃料公-海-鐵多式聯運保障體系的構建具有意義,可為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SMR、移動式核電源、微小型移動空間堆等放射性物質運輸系統的安全設計優化及運行風險管理提供理論指導。
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系統安全可靠性領域期刊《可靠性工程與系統安全》(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第219、227期上。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核反應堆乏燃料場外運輸安全是確保核燃料后端循環與核能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開展乏燃料運輸風險評估研究,能夠及時發現系統潛在薄弱環節從而采取防范措施降低風險,對提高運輸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具有意義。充分辨識、表......
核反應堆乏燃料場外運輸安全是確保核燃料后端循環與核能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開展乏燃料運輸風險評估研究,能夠及時發現系統潛在薄弱環節從而采取防范措施降低風險,對提高運輸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具有意義。充分辨識、表......
海水中的鈾是一種重要的非常規鈾資源,其儲量約為45億噸,相當于陸地鈾礦儲量的一千倍,倘若能經濟有效地提取,將是我國核電事業與核力量穩定發展的重要補充和保障。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員在......
日前,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嬗變化學研究室(以下簡稱研究室)與瑞士保羅謝勒研究所合作,提出了一種無冷卻即時混合與微波輔助加熱相結合的快速溶膠凝膠方法,可用于在手套箱內制備包含有次錒系核素的新型核燃料小球......
記者從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獲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及中核集團科技專項“龍舟-CNSC乏燃料運輸容器研制”項目中原型樣機日前通過驗收。作為乏燃料運輸容器關鍵材料國產化的重要環節,金屬所研制的碳化硼增強鋁(B4......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該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創提出的全新加速器驅動先進核能系統,可將鈾資源利用率由目前技術的“不到1%”提高到“超過95%”,處理后核廢料量不到乏燃料的4%,放射......
由于建成后事故頻發,長期無法正常運轉,日本政府12月21日決定報廢“文殊”快中子增殖反應堆,但還將堅持核燃料循環利用政策,繼續研發替代型快中子增殖反應堆。當天召開的核能相關內閣成員會議正式作出了這一決......
近日,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燃料后處理放化實驗設施順利完成首次熱試驗。這是我國首次實驗室規模、全流程動力堆乏燃料后處理熱試驗。這次試驗成功標志著我國核科技領域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取......
近日,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燃料后處理放化實驗設施順利完成首次熱試驗。這是我國首次實驗室規模、全流程動力堆乏燃料后處理熱試驗。這次試驗成功標志著我國核科技領域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取得了重要突破,我國建設核......
《經濟參考報》記者15日獲悉,中國廣核集團(“中廣核”)與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工業公司簽署關于擴大和深化核能領域互利合作的協議,雙方將在鈾資源開發、核燃料生產、和平利用原子能及通過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