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5-29 12:52 原文鏈接: 地下也能儲存天然氣?看楊春和如何向地下要空間

    今天來認識一位向地下要空間的“能源衛士”。他主持建造了亞洲首座地下鹽穴儲氣庫,解決了層狀鹽礦大型儲氣庫建造這一世界難題,書寫了讓采空區地質隱患向寶貴地下儲庫資源轉變的傳奇,他就是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楊春和。

    在湖北潛江江漢鹽穴儲氣庫現場,楊春和院士和科研團隊正在進行儲氣庫運行參數的監測與分析,這里是中國最深的鹽穴儲氣庫,建成后,對確保我國中東部乃至全國天然氣用氣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楊春和院士從事鹽巖地下油氣儲備的研究已有20多年,是我國層狀鹽巖儲氣庫的開拓者之一。

    鹽穴儲氣就是利用鹽礦開采后留下的空腔,或者在地下鹽巖中溶出一口巨大的“天然溶洞”,將天然氣儲存其中,具有儲量大、成本低、密封好、使用壽命長等優點,還能節省地面土地資源,它的運營費用僅相當于地上庫的1/3左右。

    1999年,獲得美國內華達大學地質工程博士學位后,楊春和回到祖國,“向地下要空間,儲存天然氣。”楊春和第一次提出這個想法時,卻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春和:國外早就有了,我們國家從2001年才開始做研究,國外做的鹽巖厚的有將近2000米厚,就是純白的,但是我們國家是湖相沉積層狀結構,有很多夾層、品位又低,所以當時我們開始做這個工作,反對聲實際上還是挺大的,大家擔心會泄漏,還有會垮塌。

    我國鹽層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超乎想象,在國外遇到這種地質條件,都直接放棄建庫,但楊春和想法非常堅定。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春和:當年就想能做成,鹽穴儲氣庫關鍵技術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技術方面不要被別人卡到脖子,完成我們特有地層的鹽穴一些認識,建設我們國家自己的儲氣庫。

    面對巨大阻力,楊春和迎難而上。我國地層復雜,那就逐個反復試驗比對,江蘇金壇、湖北潛江、河南平頂山……幅員遼闊的中國版圖上,幾乎所有能用于儲備油氣的鹽巖地下空間,都留下了楊春和的足跡。在楊春和的實驗室里,有從全國各地采集回來的鹽巖樣本,對這些,他視若珍寶。

    最終,科研團隊用科學數據證明了中國層狀鹽巖的強度對于地下油氣儲備來說完全可靠,回應了外界對其安全性和適用性的質疑,中國鹽穴儲氣庫開始了自己的特色建設之路。2007年,楊春和的構想終于變成現實——江蘇金壇儲氣庫正式投產注氣,成為亞洲首座地下鹽穴儲氣庫,這座埋在地下1000多米的儲氣庫,每個溶腔可儲存幾千萬立方米的天然氣,利用金壇鹽礦開采后留下的溶腔建庫,節約建設成本達1.25億元。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春和:增加我們國家在天然氣供應下的應急保障安全能力,像突發天氣下的調峰;第二,如果上游供應中斷,可以用儲氣庫保障安全。

    2014年,楊春和不幸身患重癥,但手術后不久,他就回到科研一線。2015年,金壇儲氣庫發現微滲層,出現氣體漏失問題,楊春和得知后,不顧疾病纏身,臨危受命。他提出一種全新技術——利用鹽巖重結晶對儲氣庫進行封堵,并迅速開展金壇儲氣庫關鍵微滲層的重結晶課題研究,微滲層封堵難題被成功解決。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春和:我個人認為科學家的一個使命,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種擔當,做科研和做人有相似之處,要執著。

    國之所需,心之所向,不僅要讓鹽穴儲氣庫在中國“落地生根” ,還要“開花結果”。抱著這樣的信念,楊春和團隊陸續開發了近10座鹽穴儲氣庫,為中國的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以及川氣東送工程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春和:儲氣庫從0到1已經完成了,我們現在要對下面的地層進行分類,哪些適合做哪些儲備?我們這個地層未來可以儲油、儲氫、儲氦,可以叫作多場景、多元素的綜合應用,這是我們一個攻關重點,是我們國家能源供應安全的一個重要保障。

    相關文章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在逆布雷頓天然氣再液化裝置研制方面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工程與系統應用中心研發團隊自2024年初研制出透平布雷頓循環再液化系統的核心裝備——壓縮膨脹一體機以來,針對國產化船用液化天然氣-蒸發氣體再液化裝置的應用需求,依托團隊在超......

    理化所在逆布雷頓天然氣再液化裝置研制方面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工程與系統應用中心研發團隊自2024年初研制出透平布雷頓循環再液化系統的核心裝備——壓縮膨脹一體機以來,針對國產化船用液化天然氣-蒸發氣體再液化裝置的應用需求,依托團隊在超......

    8月,這些新規事關你我

    助力營造良好網絡生態,治理網絡暴力信息有新規;自香港澳門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免稅額度提高;《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更好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8月,這些新規事關你我,一起來看。治理網絡暴力信息營造......

    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氣源成因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科研人員在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氣源成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發現深部熱成因烴源能為天然氣水合物成藏提供氣體。相關成果發表于《海洋和石油地質》(MarineandPetrole......

    海關總署:2024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5.7%

    據海關統計,2024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下同)進出口總值13.8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5.7%。其中,出口7.81萬億元,增長4.9%;進口6萬億元,增長6.8%;貿易順差1.81萬億......

    中國石化川西氣田建成投產天然氣年產能20億立方米

    3月12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的第三個千億方海相大氣田——川西氣田全面建成投產,年產能20億立方米天然氣、13萬噸硫黃,為我國西南地區及川氣東送沿線提供更多清潔能源。四川盆地......

    理化所等在低溫壓縮膨脹一體機樣機研制方面取得進展

    天然氣在世界能源結構中占據重要份額。通過船運輸液化天然氣(LNG),是天然氣在全球流動分配的主要形式。LNG在運輸和輸送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蒸發氣(BOG),造成經濟損失和安全隱患。當前,亟需開展國產化船......

    探明儲量1330億立方米!“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氣基地”再獲突破

    1月17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氣基地”再獲突破,由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提交的位于四川盆地的合興場氣田1330.12億立方米探明地質儲量通過自然資源部專家組審定,標志著......

    全球規模最大|我國成功建設年產量60萬噸的乙醇生產裝置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基于我國自主技術建設的年產量達60萬噸的乙醇生產裝置12月28日啟動試生產,該裝置以焦爐煤氣為原料,成功產出合格無水乙醇。這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乙醇工業生產裝置。該裝置依托中國科......

    首套國產氣質分析儀投入運行,中國計量院提供測評驗證服務

    近日,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集團”)自主研制的國產化氣質分析關鍵設備系列儀器,首次在國家管網集團黑河首站、深圳某液化天然氣(LNG)公司投入使用并平穩運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