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漳河水庫的采樣,惡劣的天氣再加上與第三方機構工作人員首次同步采樣磨合,我們在船上干了七八個小時才完成工作。”湖北省荊門市環境監測站副站長楊瑩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是一個縮影。從2017年10月份開始,全國各地環境監測部門都在積極推進著地表水采測分離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條件差,但各地環境監測部門依然干勁十足,有序推進采測分離工作。
科學計劃 縝密部署
事實上,從2017年9月份環境保護部印發《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采測分離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起,這項工作就在全國各省市迅速開展起來。
按照《方案》設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與地方各監測站承擔著不同的任務。監測總站的任務在于承擔技術管理工作,組織開展采測分離業務化運行,同時對采測分離全流程質量控制。
而省級環境監測中心則負責配合監測總站,協調分析測站做好采測分離工作,協助監測總站審核監測數據、開展質控檢查和異地質控,對省(區、市)內環境監測人員進行培訓、核發上崗證,根據需要對省(區、市)內環境監測人員和設備進行臨時調配。
作為采樣、現場監測和樣品運輸的第一責任人,第三方采樣公司負責根據監測總站下達的采測分離計劃編制采樣方案,承擔樣品采集、保存、交接、運輸及部分項目的現場監測工作,進行內部質量控制,對現場監測數據進行三級審核,將監測結果直傳監測總站。
承擔實驗分析任務的地方監測站在整個流程中是樣品分析數據的第一責任人,主要負責根據監測總站下達的采測分離計劃編制分析方案,檢查采樣公司送測樣品是否合格,進行樣品分析和內部質量控制,對分析數據進行三級審核,將分析結果直傳監測總站,同時接受監測總站組織的外部質控檢查和考核。
各屬地測站則負責在同步運行期間進行同步監測,對采樣公司采樣人員現場采樣操作進行監督和指導,保障其采樣的規范性,使其后期能獨立到達采樣斷面。同步采樣結束后,在采樣公司提出需求時,協助其在獨立采樣過程中順利抵達采樣位置。
在流程的最后,還有質控公司來協助監測總站對采樣公司和分析測站進行抽測比對和質量檢查,同時接受環境保護部的監督管理和監測總站的質控檢查和考核。
積極響應 迅速落實
“2017年10月開始對地表水實施采測分離后,直到現在,監測站負責化驗分析的工作人員加班成了常態。”江蘇省連云港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督監測室副主任任妍冰說。
按照計劃,從2017年10月到12月為采測分離同步運行期,原本承擔例行監測任務的地方監測站同時也要進行同步監測工作。
據了解,江蘇省13個轄市分析測站在承擔142個采測分離斷面4308個水樣分析任務的同時,還需完成150個國考斷面同步監測任務。2017年10月份受“雙節”假期影響,工作量比平時翻了4倍多,但各地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加班加點,仍然保質保量完成了第一次采測分離任務。
除了江蘇,北京、天津、上海、吉林、四川、重慶、甘肅等地也都積極準備,克服困難,全面部署,確保第一次采測分離工作按期完成。
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組織人員分赴采測分離工作一線,跟蹤監督采測分離全流程情況,協調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問題,確保采測分離參與方各環節都能無縫對接,穩步有序推進采測分離各項工作。同時,為做好樣品交接和實驗室分析工作,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及時召開了相關科室的協調會,對相關準備工作進行了部署,包括明確樣品交接流程和交接人員、確認樣品交接區域和存放區、確保交接區域的網絡全覆蓋等。
有了去年10月份的經驗,各地對采測分離的工作流程、各環節要點把握更加清楚,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從去年11月1日到10日,當月所有樣品采集、現場監測工作全部完成;分析測試工作本著即到即測的原則,11月18日前全部完成;所有監測數據全部匯總至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由監測總站組織各省級監測站集中審核。
與此同時,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每月底還會組織8家第三方采樣公司和地表水采測分離軟件公司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召開工作總結會,全面梳理、分析各公司反饋的問題和建議,提出應對辦法。
滿足新需求 解決老問題
地表水采測分離工作,是分階段、分步驟推進地表水水質“國家監測、國家考核”工作的重要一步,對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具有里程碑式意義。通過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水質采樣監測和水質自動監測站運維工作,既可以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節約政府管理成本,又可最大程度上保證監測數據的客觀公正性。
“實施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是適應環境保護形勢發展、深化監測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在此前召開的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視頻會議上,環境保護部相關負責人指出,包括采測分離在內的環境監測事權上收,是適應環境保護形勢發展、深化監測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
而厘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化解不當行政干預也成為了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的目的之一。過去“考核誰、誰監測”的方式,早已難以滿足環境保護形勢發展的需要。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進一步完善環境監測體制機制,實行“國家考核、國家監測”,從體制機制上規避利益沖突,確保環境質量管理與監督考核的客觀公正。
隨著《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深入實施,抓緊完成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變得日益迫切。與空氣質量監測相比,地表水監測具有指標多、自動化水平低、流程復雜等特點。這決定了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工作的難度更大、要求更高。
必須看到的是,近年來我國地表水監測工作依舊以屬地手工監測為主,很多基層監測人員常年在監測一線奔波,自動化監測能力和自動預警水平都有待進一步提高,而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工作則正是一劑既治標又治本的“良藥”。
監測事權上收以后,特別是水環境自動監測站建設完成后,將為形成全國水環境監測數據共享平臺奠定重要基礎。這些數據將全面、及時向社會公開,充分保障群眾對環境質量改善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也將為各地水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基礎支撐。同時,通過數據共享服務,有利于促使大量數據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更好地服務于環境保護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
遼寧省大氣現場快速監測能力提升項目(一期)中標(成交)結果公告一、項目編號:JH24-210000-34580二、項目名稱:遼寧省大氣現場快速監測能力提升項目(一期)三、中標(成交)信息包組編號:00......
遼寧省大氣現場快速監測能力提升項目(一期)中標(成交)結果公告一、項目編號:JH24-210000-34580二、項目名稱:遼寧省大氣現場快速監測能力提升項目(一期)三、中標(成交)信息包組編號:00......
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公告【項目概況】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湖北省政府采購電子交易數據匯聚平臺(網址:https://czt.hub......
近日,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監測能力建設(一期)項目”實驗室儀器設備更新采購項目公布,共分3個采購項目公開招標,總采購預算1755萬元。項目概況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監測能力建設(一期)項目”實驗......
7月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科研團隊與中科捷云(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長沙舉行游離氨基酸檢測技術專利獨占實施許可簽約儀式。雙方將全力推......
近日,針對華南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多地遭遇暴雨洪澇災害,一些地方遭遇斷路斷網斷電極端情況,應急管理部持續加強大數據監測預警,統籌開展應急通信裝備預置備勤,深化演練拉動,強化科技賦能,著力提升汛期應急指揮通......
為進一步加強肉類產品監管,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督促肉類生產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保證肉類產品提質增效,深入推動肉類產品行業高質量發展,近日,青海省市場監管局開展全省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各部直屬單位:為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監測培訓質量和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培訓教師的授課水平,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發展中心、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
記者近日從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獲悉,西藏正在開展2024年典型冰川野外考察和末端自動監測設備的現場安裝,考察結果將為西藏典型冰川監測評估提供數據基礎,以期為準確評估高原氣候與冰川變化、冰川水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