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2-05 01:37 原文鏈接: 地質災害預警隊場館安全守護神

    編者按:奮進的中國再度點燃激情與夢想的圣火,世界翹首以待的北京冬奧會將于2022年2月4日開幕。

    “水立方”變身“冰立方”、“百米級、分鐘級”精準氣象預報、國家速滑館世界跨度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5G信號覆蓋所有場館、8K比賽畫面實時傳輸……科技冬奧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主要特色,是體現我國綜合國力的舞臺,更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舞臺。

    中國科協網開設專題,挖掘冬奧高科技的幕后故事、幕后英雄,展現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及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冬奧”中的拼搏、奉獻、創新、超越,記錄科技工作者助力北京冬奧冰雪史詩的感人故事。

     

    早在一年前,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理事單位——北京天下圖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中關村智連安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聯合團隊,就整體進入了“冬奧時間”。

    北京市延慶區松閆路佛峪口水庫大壩段,是通往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核心區的一條重要通道。這段17.7公里的公路,是除京禮高速外唯一進出延慶賽區的地方道路。

    延慶區地質條件整體穩定,但松閆路依山體而建、蜿蜒曲折,道路兩側緊挨山體,如果有山石滾落或土壤松動,就會對車輛通行造成安全隱患。

    現在,這種隱患正被消除在萌芽狀態。由天下圖公司和智連安全科學研究院聯合開展的北京市“科技冬奧”專項——“冬奧場館(地)巖土構筑物災害早期識別及自動預警應用示范”,為解除這些隱患提供了技術方案。

    在松閆路佛峪口水庫大壩段,大大小小的圓圈與鋼絞線組成的簾式網,猶如巨型幕布結實地扎在邊坡上。邊坡中上部,一個個半圓柱體的“小蘑菇”外面罩著透明有機玻璃罩,被“種”在路邊山體坡邊上。

    “這些‘小蘑菇’3個一組,作為監測傳感器,實時監測佛峪口水庫大壩上方邊坡的安全穩定性。”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面巖石工程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關村智連安全科學研究院院長謝謨文介紹。

    事實上,這些“小蘑菇”叫微芯樁。微芯樁和一桿式采集測站、數據服務平臺及手機客戶端組成自動化邊坡安全監測預警系統,對邊坡危險巖石的振動、傾向、傾角、形變等多個安全指標進行實時監測。

    微芯樁智能傳感終端基于失穩動力學理論設計,采集靜態形變和振動特征等30多種參數,通過數據采集傳輸終端將數據實時傳輸至物聯網平臺,基于安全失穩模型綜合分析,實現對邊坡等巖土體的安全監測及早期失穩預警。

    “冬奧場館的安全保障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接到冬奧服務保障工作任務時,就立即籌備,針對延慶賽區的場館構筑物,應用了我們最新的裝備、技術以及一系列的衍生產品,對賽區進行全天候的安全運行監測服務。” 中國測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常務理事、中關村智連安全科學研究院董事長關鴻亮表示。

    智連安全研究院辦公區的2樓,是微芯樁的“出生地”——研發生產中心。在研發中心內,科研人員正在進行采集模式、安全預警模型、數據傳輸等的研究和測試工作。據介紹,賦予微芯樁的每一個新功能,都要在這里進行長達3個月以上的反復測試以及6個月以上的戶外試點測試,才能投入批量生產。在生產中心,這些小家伙整齊排列等待組裝,焊接、灌封、測試……工作人員精益求精,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確保每個微芯樁能夠更好地守護一方安全。

    北京中關村智連安全科學研究院項目經理馬馳介紹,為開展自動化邊坡安全監測預警,天下圖公司和智連安全院的項目團隊,已在冬奧會有關場館的區域部署了微芯樁。

    “先期,我們基于INSAR雷達數據,做了面狀的大范圍監測,判定哪些地區屬于風險區。如果是風險區,我們就去現場部署傳感器,做具體的點位實時監測。”北京天下圖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發展中心副總經理史雪靜介紹。

    而部署微芯樁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項目團隊在邊坡等危險地帶穿行,往往一走就是一天。

    “就是要瞄準冬奧賽區的災害識別和監測。”馬馳介紹,“我們通過‘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天’是雷達衛星,‘空’是無人機,‘地’是一些自主研發的核心產品傳感器——微芯樁,以及相關響應平臺,最終形成一個天空地感知網,可以做到災害提前感知和預警。”


    相關文章

    中國標準地層剖面實物地質資料中心項目長沙奠基

    中新網長沙9月28日電(向一鵬唐小磊)中國標準地層剖面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及湖南省實物地質資料庫建設項目,28日在長沙雨花經開區環保科技園奠基。地質資料被稱為揭開地球奧秘的“金鑰匙”,是國民經濟建設、國土......

    奧鹿已在越南沿海登陸海南臺風預警降為四級

    中新網海口9月28日電(張月和)據海南省氣象局消息,今年第16號臺風“奧鹿”于28日4時30分前后在越南峴港附近沿海登陸。海南省氣象局28日6時許將臺風三級預警降為臺風四級預警。據悉,28日5時,“奧......

    自然資源部啟動地質災害防御Ⅳ級響應

    據自然資源部微信公眾號消息,據氣象部門預測,8月17-18日,內蒙古中南部、山西和陜西北部、北京和天津大部、河北東部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根據《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防御響應工......

    陳亮:對祖國許下了“萬年”承諾

    “快,趕緊把地質圖收起來,我們回車里去。”陳亮催促。此時外面,正下著鵝毛大雪,片刻之前還是艷陽高照,這對于4月的甘肅北山來說并不奇怪。干旱、烈日、狂風……北山時常以各種組合方式考驗著他們。此次任務,是......

    加量不加價,今年三伏長達40天!

    預計7月15日白天,陜西南部、華北東部、黃淮西部、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淮、江南、華南大部等地有35℃以上高溫天氣,其中,陜西南部、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湖北大部、湖南中北部、江西、浙......

    深海稀土研究領域獲突破性進展

    近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深海礦產資源科技創新團隊在深海稀土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以《深海沉積物早期成巖作用過程稀土元素的富集和分異》為題發表于《科學進展》(ScienceAdvances)。......

    還不快點入“坑”?一起探秘廣西樂業新天坑

    樂業天坑群,是1998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發現的一種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喀斯特漏斗群。2002年,來自9個國家的數十名隊員曾經組成聯合科考探險隊,對樂業天坑群開展大規模科考,至今已經發現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質聯合基金項目指南發布

    關于發布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質聯合基金項目指南的通知國科金發計〔2022〕22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質聯合基金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中所......

    新一輪強降雨來襲!氣象局啟動暴雨四級應急響應

    預報顯示,南方新一輪強降雨過程已從貴州、湖南等地開啟序幕。預計,3日至6日,貴州及江南大部、華南等地部分地區先后有大到暴雨,其中,貴州東南部、湖南南部、江西北部和東部、廣西中北部、廣東北部、福建北部、......

    氣象局|警惕預防干熱風來襲

    5月25日,中國氣象局和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冬小麥干熱風災害風險預警,這是兩部門首次聯合發布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在氣象學領域上,干熱風一般是指在小麥揚花灌漿期間出現的一種高溫、低濕并伴有一定風力的災害......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