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2-05 10:48 原文鏈接: 坎昆氣候大會各方圍繞《京都議定書》角力升溫

      坎昆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行將過半,幾天來各方圍繞《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存留的角力逐漸升溫,這一問題已成為影響會議進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坎昆會議伊始,日本就強硬宣稱“永遠”不會對《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作出減排承諾。這一表態是日本在原有立場上的嚴重倒退,受到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強烈譴責。

      巴西氣候變化特使塞爾吉奧?塞拉認為,日本企圖終結《議定書》的立場是本次坎昆大會的“絆腳石”。

      “77國集團和中國”發言人、也門代表阿卜杜拉?阿薩德說,延續《京都議定書》是以往談判的“既有決議”,在《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后的任何空白都將產生“嚴重后果”,不但損害談判進程,還將危及“地球母親”。如果日本不放棄這一立場,坎昆大會就不會成功。

      中國首席談判代表蘇偉說:“日本代表團在會議上態度強硬,堅決反對《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這對坎昆大會取得階段性成果造成非常大影響,因此各國代表團對這個問題反響強烈。”

      美洲玻利瓦爾聯盟成員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和尼加拉瓜的代表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警告發達國家不要重復它們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會上所犯的錯誤。該組織指出,某些發達國家企圖拋棄《京都議定書》另起爐灶,美洲玻利瓦爾聯盟決不答應,也不會做任何讓步。

      委內瑞拉談判代表克勞迪亞?薩雷諾說,如果沒有《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坎昆大會將很難達成一攬子平衡協議,美洲玻利瓦爾聯盟成員將很有可能不再參加其他議題的討論,該組織信任多邊體系,堅信通過多邊談判可使各方通過協商解決各種問題。

      玻利維亞代表巴勃羅?索隆指出:“我們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雙軌制談判,不允許任何方面忽視或否認《公約》和《議定書》,不允許任何一項文案代替《議定書》。”美洲玻利瓦爾聯盟反對拋棄《議定書》的主張,得到了非洲和亞洲發展中國家的支持。

      歐盟首席談判代表阿圖爾?倫格-梅茨格則認為,如果一些國家堅持極端立場,那么坎昆大會達成一致意見是不可能的。但他又表示,《議定書》減排安排所覆蓋的國家有限,這不足以應對氣候變化。此間輿論認為,歐盟這一立場的潛臺詞仍是重彈“主要發展中國家也要承擔強制性減排義務”的老調,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不符。

      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3日對媒體說,在坎昆大會上應達成涵蓋所有核心問題的一攬子協議,包括減緩、透明、資金、技術、適應和森林問題,否則美國就不會接受。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的立場為坎昆大會設置了很高的障礙――要求所有參會方在短暫會期內就氣候談判涉及的所有核心問題達成協議,這一主張很不現實。

      據3日坎昆公布的一份會場問卷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目前氣候變化給全球帶來的影響極度嚴重。此項調查是墨西哥政府和一家全球氣候研究中心共同進行的,受訪者是從世界各地前來參加坎昆氣候大會的代表,總人數超過500人。

      83%的受訪者認為,只有真正受到自然災害的危害,各國才會更加積極地應對氣候問題;88%的人表示,如果現在不采取措施應對氣候問題,那么這將成為全球沖突的引爆點,甚至會導致戰爭。關于公眾對氣候問題的認知度,58%的人認為公眾對氣候變化了解有限或不充分;只有5%的人相信人們對這方面的了解非常充分。對于全球經濟衰退是否影響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超過90%的受訪者給出肯定的答案,認為經濟不景氣導致各國政府減少了相關投入。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6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方會議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東部城市坎昆舉行,這是繼哥本哈根大會后,全球為應對氣候變化進行的又一次重量級會議,來自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2萬多名各界代表與會。

    相關文章

    突破危險的界限——氣候臨界點究竟是什么?

    氣候臨界點是氣候變化研究的熱門領域,也是全球面臨的最大氣候風險。關于氣候臨界點,201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諾德豪斯曾有這樣的一個比喻:一葉在水面上漂浮的獨木舟開始傾斜進水的時候,尚能保持平衡......

    施一公校長,獲聯合國重要獎項

    2月2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官網公布了2023年(第七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的4位獲獎者。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因在剪接體相......

    “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揭牌

    2月15日上午,由自然資源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青島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我國首個“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在青島正式揭牌,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同時啟用,標志著聯合國“海洋十年”協作中心在中......

    氣候變化擴大蚊子活動范圍,致瘧疾傳播范圍擴張

    2月14日,一項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快報》(BiologyLetters)上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擴大了蚊子活動范圍,從而擴大了瘧疾的傳播范圍。根據這項研究,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每項最多300萬元,基金委國際合作項目指南發布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達成的共識,將共同資助中外科學家開展合作研究,并特別關注與非洲和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一、項目說明(一)資助領域及申請代碼1.&......

    聯合國高官:中國為世界帶來好消息

    在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年會期間,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蕾韋卡·格林斯潘表示,中國的發展與開放為世界帶來了好消息。格林斯潘強調,貿易脫鉤不利于全球發展,世界需要中美兩國作為全球經濟體系的共同組成部分,這......

    氣候變化與華麗細尾鷯鶯之死

    全球氣候變化對野生動物生存的影響,一直是生物多樣性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以鳥類為例,對于生活在溫帶季節性氣候環境下的鳥類,冬天的死亡率往往是一年中最高的,寒冷、食物短缺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然而隨著全球變......

    氣候變化對鳥類存活影響的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中山大學生態學院教授劉陽團隊在氣候變化對鳥類存活影響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其研究成果為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野生動物種群下降機制提供了新的解釋。研究結果發表于ScienceAdvances。據悉,這......

    氣候變化對鳥類存活影響的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中山大學生態學院教授劉陽團隊在氣候變化對鳥類存活影響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其研究成果為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野生動物種群下降機制提供了新的解釋。研究結果發表于ScienceAdvances。據悉,這......

    聯合國:臭氧層恢復已步入正軌

    當地時間1月9日,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指出,臭氧層有望在40年內恢復,全球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化學品的行動已惠及旨在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這是由聯合國支持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