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批轉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堅持鐵腕治污、鐵規治污。
《意見》強調,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基本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為此,要加大主體功能區制度實施力度,研究制定國家主體功能區制度的綜合政策體系。嚴格生態空間保護制度,建立陸海統籌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加大對自然價值較高的國土空間的保護力度,改變自然資源的粗放利用狀態。推動建立跨區域、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促進形成綜合補償與分類補償相結合,轉移支付、橫向補償和市場交易互為補充的生態補償制度。完善資源有償使用、環境損害賠償、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制度,制定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系,健全評價考核、行為獎懲、責任追究等機制。
《意見》要求,堅持鐵腕治污、鐵規治污,要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大環境信息公開力度,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以細顆粒物和可吸入顆粒物治理為突破口,抓住產業結構、能源效率、尾氣排放和揚塵管控等關鍵環節,健全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的治污新機制。
9月20日至22日,第六屆青年生命科學論壇在長沙舉辦。論壇由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生命科學分會發起。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此次論壇設置了開幕式、大會報告、邀請報告、口頭報告等環節,來自中國科學院亞熱......
9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主持召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項目(C類)《規模豬場種養循環農業創新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建議研討會。會議現場。......
9月11日,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與咨詢項目“湖北省農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程研究”在湖北武漢召開院士建議書專家咨詢會。該項目在中國工程院和湖北省科協的大力支持下進展順利,已進入成果總結階段。項目研究助理、......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當日,南岳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教育館開館。 揭牌開館。周翔宇攝該館分為“五岳獨秀”“萬物共生”“走進自然”三個版塊,充分結合南岳衡山的自然資源和人......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2024年8月20日至21日,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向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云南等7省(市)反饋督察情況。反饋會由相關省(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持,督察......
8月2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山東海陽一體化小型堆示范......
8月18日上午,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簡稱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發布會在西藏拉薩舉行。第二次青藏科考是新時代的一項重大標志性科學工程。國家第二次青藏科考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關領導、第二次青藏科考......
7月26日,中國科學院若爾蓋濕地生態研究站(以下簡稱若爾蓋站)在紅色草原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全面投入使用。若爾蓋濕地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是我國高寒濕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區,也是我國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的重......
7月23日,“共啟AI豫見未來”2024光合組織領導人大會在鄭州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光合組織伙伴齊聚一堂探討計算產業發展未來,并深入了解河南相關產業基礎、營商環境及政策扶持。會上,光合組織公布多項生態......
近日,財政部集中下達2024年多項生態環保相關資金預算,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農村環境整治等,預算分別為109億、87億、41.065億、20億。2024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