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澳大利亞研究團隊報告了一種采用基因標記準確估算不同脊椎動物物種壽命的模型。這個“壽命時鐘”篩選了CpG(核苷酸對)位點的42個特定基因,以預測某脊椎動物物種成員可能擁有多長的壽命。CpG位點是DNA上的短片段,其密度與壽命相關。相關論文刊登于《科學報告》。
一個物種的最大壽命難以定義,而且物種之間存在巨大差異。過去的研究認為最大壽命由基因控制,但是到目前為止,仍沒有發現造成這種差異的基因變種。
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Benjamin Mayne等人在構建模型時,采用了252種壽命已知的脊椎動物的參考基因組,鑒定出了42個可以預測壽命的基因。結果發現,這些基因中的CpG密度對脊椎動物(包括已滅絕物種)的壽命具有較高的預測性。
研究人員以非洲象的基因組及其平均壽命(65年)為參照,利用模型估算出真猛犸象和古棱齒象的壽命為60年。以現代及早期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組為參照,估算得出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壽命約為38年。
研究人員指出,該模型能夠估算長壽物種的壽命,如平塔島象龜和弓頭鯨,由于這類物種的壽命通常超過人類,因此預測其壽命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事。
專家認為以上發現可能有助于深入研究現存物種及已滅絕物種的生態學和演化、受威脅物種的保護以及可持續捕撈。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吃著甜甜的甘薯時,突然就咬到發苦的地方,特別令人惱火。“發苦是因為甘薯被甘薯小象甲咬過。”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侯興亮介紹,“一方面是因為甘薯小象甲在甘薯里鉆來鉆去,留下......
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牽頭發現一個新的健康衰老調控基因ATF7,該基因可通過延緩細胞衰老和降低老年個體的炎癥水平,從而促進健康長壽。據介紹,慢性低度炎癥是衰老的主要特征之......
玉米實驗田。受訪者供圖經典的遺傳學手段克隆并解析了一批重要的功能基因。然而,在功能基因組提出二十幾年之后的今天,水稻和玉米中克隆的功能基因仍不足其所有基因的10%,已克隆基因的新功能還不斷......
據報道,來自希臘亞歷山大弗萊明生物醫學科學研究中心(BSRCFleming)和愛爾蘭都柏林圣三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細胞報告》雜志上的最新研究聲稱,他們在人類的基因組中鑒定出了155個來自DNA非編......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三亞南繁研究院大數據智能設計育種創新團隊聯合多家單位提出利用植物海量多組學數據進行全基因組預測的深度學習方法,可以實現育種大數據的高效整合與利用,將助力深度學習在全......
“人類又偷偷進化不帶上我?”雖然是個段子,不過新研究發現,人類的基因整體確實發生了進化——來自歐洲的一群科學家對新發布的人類基因數據集進行了研究,發現了155個“獨特”的基因。要知道,雖然新基因也可以......
從近700萬年前的黑猩猩祖先進化而來的現代人類仍在繼續進化。據20日發表在《細胞報告》雜志上的新研究介紹,科學家已經在人類譜系中發現了155個新基因,這些基因是從人類DNA的微小片段自發產生的。這些新......
在廣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科學城園區“雙創”示范基地有一家企業——云舟生物科技(廣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舟生物),致力于系統性攻克基因遞送行業的關鍵技術瓶頸,獨創高度個性化的智慧基因載體設計交易平臺,......
病理科“同源重組修復基因突變聯合檢測和缺陷基因檢測”等及2022年“肺癌治療靶點檢測”等二代測序合作檢測項目(二次)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四川省政府采購一體化平臺項目電子化交易系統(以下簡稱“項目電子化交易......
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林強研究員團隊取得了“基因單個位點敲除導致整個動物器官丟失”的創新性研究進展,揭示了海馬基因tlx1的特異性位點突變(tlx1A208T)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