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研究小組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成功修復了鐮狀細胞病患者造血干細胞中的致病突變基因,向治療該病邁出關鍵一步,同時也為治療β-地中海貧血癥、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甚至艾滋病等多種疾病指明了新方向。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10月12日的《科學·轉化醫學》雜志在線版上。
鐮狀細胞病是一種隱性遺傳疾病,由血液細胞中的基因突變引起,導致血紅蛋白分子黏在一起,使紅細胞變成鐮刀狀。這些畸形細胞會阻塞血管,造成貧血、疼痛、器官衰竭。目前,治療鐮狀細胞病多是針對不同癥狀采取服用抗生素、輸血或骨髓移植等方法。隨著基因工程學的快速發展,基因療法逐漸被認為是治愈這一疾病最有希望的手段。
此次,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猶他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希望開發出一種新的基因療法,通過修復患者自身干細胞中的突變基因,來確保新生紅細胞的健康。他們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成功修復了造血干細胞中的基因突變,使其可生產健康的血紅蛋白。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給鐮狀細胞病患者移植編輯過的干細胞來緩解癥狀。小鼠實驗表明,編輯過的干細胞在移植后可存活至少4個月。這是一個重要指標,表明該治療手段具有可行性。
研究人員表示,在將這一手段用于臨床治療前,還需要進行大量研究和嚴格的安全性分析。他們希望,在未來5年內能夠進行早期臨床測試。
研究人員還指出,他們的研究為未來治療多種疾病提供了一條新途徑。鐮狀細胞病只是單個基因突變引起的眾多血液疾病中的一種,未來科學家們可以利用類似手段開發出更多的治療方法,來治療β-地中海貧血癥、重癥聯合免疫缺陷、慢性肉芽腫病以及一些罕見病,如威斯科特—奧爾德里奇綜合征、范可尼貧血,甚至艾滋病。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極大地加速了遺傳疾病治療方法的開發。然而,臨床的進一步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開發多樣化工具以應對基因組編輯的挑戰。其中,最關鍵的一個方面是遞送,因為Cas核酸酶及其衍生的融合產......
在探索CRISPR基因編輯系統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從溫泉、泥炭沼澤、糞便甚至酸奶中搜尋各種微生物。現在,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進步,他們可能只需按一下按鈕就能設計出這些系統。據《自然》報道,日前,研究人員......
患者正在接受手術。圖片來源:美國麻省眼耳醫院美國麻省眼耳醫院和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聯合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接受CRISPR基因編輯實驗性治療后,大約79%的遺傳性視網膜變性臨床試驗參與者癥狀得到改善......
OpenCRISPR-1的物理結構,這是一種由Profluent的AI技術創建的基因編輯器。圖片來源:singularityhub.com制圖、寫歌、作詩、編程、生成視頻……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術......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西瓜遺傳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使用了一種被稱為“發根農桿菌”的微生物,幫助西瓜快速生出許多小小的毛狀根,通過這些毛狀根快速穩定地提升西瓜的基因編輯效率。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主任醫師黃錦海、周行濤團隊,與暨南大學附屬深圳眼科醫院教授雷和田團隊、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教授王勤美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針對VEGFA基因的CRISPR/Cas9......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麻省總院于3月16日實施一例臨床異種腎移植,這位男性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已于美國當地時間4月3日下午出院回家。“這是全球第一例接受基因編輯豬的器官移植走出醫院的病人。”華中科技大學同......
目前大多數獲批的基因療法,包括涉及CRISPR-Cas9的基因療法,都是對體內取出的細胞在體外進行基因編輯,然后將這些經過編輯的細胞輸注回到患者體內。這種技術非常適合靶向血細胞,目前新批準的治療鐮狀細......
“今年兩會,我的一個提案是建議盡早正式發布基因編輯動物安全評價指南,并制定和發布農業用基因編輯動物的評審細則,讓基因編輯動物的研發單位對產業化路徑能有清晰的預期。”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2月24日報道,國際育種公司Genus借助CRISPR技術,對豬進行了基因編輯,使其能避免患上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PRRS)。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CRISPR》雜志。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