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暨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評審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侯增謙院士,管理科學部主任丁烈云院士出席會議,管理科學部副主任劉作儀研究員主持開幕式。
侯增謙副主任在致辭中指出,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國內優勢科研資源,瞄準國際科學前沿,超前部署,通過匯聚不同領域、不同學科方向的優秀科技人才,推動他們共同圍繞重大科學問題開展交叉融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學術高地和人才高地。他希望評審專家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學術判斷力和鑒賞力,代表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管理科學部公平公正地評選出最好的項目。
丁烈云主任在致辭中指出,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需要通過多個優秀科技人才相互合作,開展一種有組織、跨學科的科技創新活動,這類項目備受科技界的關注。他希望各位參會專家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代表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管理科學部選拔出優秀的戰略科技隊伍。隨后,管理科學部綜合與戰略規劃處向參會專家介紹了2022年度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和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申請情況及上會推薦項目的產生過程,并對會議評審要求作出了說明。
評審專家分別聽取了基礎科學中心和創新研究群體兩類項目的申請人的匯報,經過討論投票,遴選出了1項基礎科學中心擬資助項目和2項創新研究群體擬資助項目,順利完成了項目的評審任務。
青塔2022年度中國高校創新研究50強,重磅出爐!時代的浪潮浩浩蕩蕩、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只有做好科技創新,才能穩穩屹立于世界東方。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結合點,是國家創新......
“化學,英文chemistry,有個try(嘗試),可以說化學離不開‘嘗試’,屬于實驗性很強的學科。”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朱為宏新近在受訪時說。朱為宏近日獲評“上海市科技精英”。他說,化學是一門“中心”......
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定位最高、資助力度最大的科學基金項目,2016年開始試點建設,每年資助項目數不超過15項,項目執行期為五年(可滾動五年)。截至2021年,僅批準立項17項,資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44.shtm直播時間:2022年8月20日(周六)14:00直播地址: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掃碼進......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公布2022年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專業評審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如下:陳學思,杜修力,韓旭,韓端鋒,何雅玲,胡文彬,霍明昕,鞠楊,李紅霞,李......
2022年7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暨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評審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侯增謙院士,管理科......
2022年7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暨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評審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侯增謙院士,管理科......
直播時間:2022年7月8日14:30-23:35(北京時間)直播地址: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掃碼進入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科學網微信視頻號將同步直播科學網B站將同步直播科學網抖音將同步直播從20......
505公里外的太空,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正在以每11天掃描地球一遍的能力,精細刻畫著人類活動的痕跡。珠峰7000米高處,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帶領的第二次青藏......
90年前,當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通過實驗發現一種新粒子時,他一定想不到,90年后的人們,會受益于他的發現,用上核能發電。2022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基礎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年”,相關活動將由聯合國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