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法國國家科研署(ANR)在材料與工程和信息與通信領域(含納米科技)共同資助合作研究項目。經公開征集,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有關規定并與法方核對申請項目清單,共有如下58項申請通過初審:
編號 | 申請項目名稱 | 申請人/依托單位 | 法方合作者/依托單位 |
1 | 熱成形超高強度鋼板強韌化與成形工藝優化 | 胡平大連理工大學 | Yingqiao GuoUniversity of Reims Champagne-Ardenne |
2 | 金納米顆粒的反應力場研究 | 顏曉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Wei DongLaboratoire de Chimie,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de Lyon |
3 | 電化學原子層沉積Mg2Si膜:相形成過程及熱電特性的原位研究 | 王立世湖北工業大學 | Marie-Christine RecordInstitute of Materials, Microelectronic and Nanosciences of Provence |
4 | 中高頻彈性波健康監測技術在輸電線結構中的應用 | 夏品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Mohamed ICHCHOUEcole Centrale de Lyon,France |
5 | 電激勵納米光源研究 | 董振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Gerald DujardinInstitut des Sciences Moléculaires d’Orsay (ISMO), Université Paris-Sud |
6 | 多尺度智能材料電-磁-力耦合計算模擬及系統設計研究 | 楊斌堂上海交通大學 | Zhiqiang FENGLab. de Mécanique et d'Energétique,EA 3332,Univ.d'Evry Vald'Essonne, |
7 | 超導電路中的量子實驗 | 鄭東寧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Olivier BuissonInstitut Néel-Grenoble CNRS |
8 | 用于研究分子和納米體系的時間相關的動力學 | 張豐收北京師范大學 | Florent CALVAYRACLPEC Universit du Maine |
9 | 微納顆粒組裝體的自組裝 | 江龍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R. Henry ClaudeInterdisciplinary Nanoscience Centre of Marseille |
10 | 鈣鈦礦復合氧化物晶粒尺度的合成控制及其典型環境催化反應性能的研究 | 張潤鐸北京化工大學 | Sébastien ROYERLaboratory of Catalysis in Organic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Poitiers |
11 | 基于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與衍射的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研究 | 王兆翔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Qingyu KongSociété civile Synchrotron SOLEIL |
12 | 生物質或煤基合成氣轉化制烯烴新催化材料和強化過程 | 王野廈門大學 | Andrei KhodakovUnité de catalyse et de chimie du solide, University of Lille 1(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Lille), France |
13 | 規模化聚合物反應擠出過程中界面反應與微相形態的演變與調控 | 馮連芳浙江大學 | Guo-Hua HULaboratoire Réactions et Génie des Procédés(LRGP), CNRS-Nancy Université–INPL–ENSIC |
14 | 用能與用水同時優化的工業水網絡系統集成 | 陽永榮浙江大學 | Ludovic MontastrucDepartment of Process Systems Engineer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Lab., UMR CNRS |
15 | 新型生物醫用環糊精納米載體的研究 | 蔡文生南開大學 | Christophe ChipotNancy university of France |
16 | 靶向傳遞抗癌藥物的兩親星形聚酯-磷脂膽堿納米粒子研究 | 羅祥林四川大學 | Suming Li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of France(Max Mousseron Institute on Biomolecules ) |
17 | 永磁無刷風力發電系統魯棒控制與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 劉衛國西北工業大學 | Abdellatif Miraoui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Belfort-Monbeliard |
18 | 水產循環養殖系統生物凈化:微生物種群與處理效能 | 劉鷹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Blancheton Jean-PaulInstitut fran?ais de Recherche pour l'Exploitation de la Mer (IFREMER) |
19 | 應用于提高硅太陽電池效率的激活離子摻雜薄膜 | 樊先平浙江大學 | Jean-Luc AdamUniversity of Rennes 1 |
20 | 在金屬納米構型上沉積碳基薄膜實現局域表面等離子體共振(LSPR)短/長程傳感技術 | 李木森山東大學 | Rabah Boukherroub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IRI),France |
21 | 反復擠鍛和異步軋制大塑性變形制備超細晶高性能鎂合金 | 王渠東上海交通大學 | Jean-Jacques BLANDINGrenobl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22 | 基于風險分析的土體本構模型選擇 | 黃宏偉同濟大學 | Pierre-Yves HicherECOLE Centrale de NANTES |
23 | 一種能源自主型高級氧化技術的設計和開發:微生物燃料電池驅動的生物電芬頓工藝處理醫院廢水研究 | 周明華南開大學 | Mehmet A. OturanLaboratory of Geo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Université Paris-Est Marne la Vallée |
24 | 一維超結構磁性納米材料設計及生物傳感特性研究 | 李麗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Eliane SOUTEYRANDInstitute of Nanotechnology at Lyon |
25 | 新型玻璃的結構分析和力學行為 | 顧輝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 Tanguy RouxelLaboratory of Applied Mechanics, University of Rennes 1 |
26 | 有害重金屬在燃燒過程中的遷移轉化與控制機理 | 劉晶華中科技大學 | Daniel GAUTHIER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tific Research(CNRS) |
27 | 等離子噴涂物理復相沉積YSZ陶瓷涂層結構調控的研究 | 李長久西安交通大學 | Hanlin Liao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of Belfort-Montbeliard |
28 | 體力作業的動態仿真評價 | 張偉清華大學 | Damien Chablat(France) The Institut de Recherche en Communications et Cybernétique de Nantes (IRCCyN) |
29 | 界面處理抑制高壓直流絕緣中空間電荷注入的研究 | 李盛濤西安交通大學 | Gilbert TeyssèdreThe French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NRS),LAPLACE |
30 | 葉輪機械內復雜流動的先進實驗與數值模擬研究 | 馬宏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Xavier OttavyFluid Mechanics and Acoustics Laboratory (LMFA) |
31 | 新型生物醫用非晶合金植入材料的應用基礎研究 | 張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lain R. YAVARIInstitut National Polytechnique de Grenoble (INPG) |
32 | 在超快強激光中原子電離二次碰撞的非線性動力學 | 蘭岳恒清華大學 | Cristel Chandre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NRS) |
33 | 一種多技術融合的大型煉油過程短期生產計劃優化新方法 | 伍乃騏廣東工業大學 | Feng ChuUniversity of Evry-VAL d’Essonne |
34 | 鉺摻雜聚合物-SOI慢光光放大器研究 | 張大明吉林大學 | Eric CassanUniversité de Paris-sud 11 |
35 | 下一代測序技術的可擴展并行算法研究 | 江先陽武漢大學 | Dominique LavenierInstitut national de recherche en informatique et en automatique |
36 | 用于強化學習的自適應約束求解研究 | 劉全蘇州大學 | Christian BessiereLIRMM, Second 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 France |
37 | 通訊網絡中的若干圖論問題 | 王維凡浙江師范大學 | Hao LiCNRS-Université de Paris-sud 11 |
38 | 面向物聯網技術的互操作性測試新方法研究 | 黃小紅北京郵電大學 | Cesar VihoUniversity of Rennes 1 |
39 | 友好環境下的協作網絡關鍵技術研究 | 鄭侃北京郵電大學 | Laura CottatellucciEurecom |
40 | 基于認知無線電的綠色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 張宏綱浙江大學 | Jacques PalicotSupelec (école Supérieure d'électricité) |
41 | 基于數據融合的肺癌放療監控系統的研究 | 王洪玉大連理工大學 | Su RuanUniversity of Rouen |
42 | 通過自旋轉移力矩效應實現無磁場全電控自旋注入半導體發光二極管 | 王占國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Yuan LUInstitute of Jean Lamour, group of nanomagnetisme and spin electronics |
43 | 基于制造網格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產品RoHS符合性優化設計與仿真研究 | 周傳宏 上海大學 | Beno?t EYNARDUniversité de Technologie de Compiègne |
44 | 經濟云桌面網格緩存技術與方法研究 | 石宣化華中科技大學 | Gilles FedakInstitut National De Recherche En Informatique Et En Automatique (INRIA Sophia Antipolis, France) |
45 | 多用戶社會化業務的協同生成研究 | 田輝北京郵電大學 | Noel CrespiInstitut TELECOM, TELECOM SudParis |
46 | 在動態交互環境中的體域網研究 | 伍民友上海交通大學 | Stephane FrenotINSA Lyon |
47 | 嵌入式系統建模與可認證仿真基礎理論研究 | 谷德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Vania JoloboffFrance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n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INRIA) |
48 | 基于多模態信息融合的智能車感知技術的跨國界研究 | 趙卉菁北京大學 | Franck DavoineLaboratory HEUDIASYC, CNRS / UTC, France |
49 | 基于大規模視頻處理的城市交通網絡分析與研究 | 陳峰清華大學 | Marius PREDATELECOM SUDPARIS, ARTEMIS |
50 | 一種魯棒的非打擾式身份識別方法——基于視頻的全景人臉人耳多模態生物特征識別及其高速電子實現 | 穆志純北京科技大學 | Fan YangLE2I Laboratory (UMR CNRS 5158), University of Burgundy |
51 | 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進化計算在無線傳感器網絡覆蓋和傳輸問題上應用的研究 | 張軍中山大學 | Jin-kao HaoUniversity of Angers |
52 | 神經膠質瘤新生微血管的元素分布及結構形態的多模態納米成像研究 | 肖體喬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 Cyril PetiboisUniversité Victor Segalen Bordeaux 2 |
53 | 基于社交網絡的分布式計算和存儲關鍵技術研究 | 杜旭華中科技大學 | Patrick BolletTELECOM ParisTech |
54 | 體域網的綠色協作通信 | 陳文上海交通大學 | Benoit GellerParisTech |
55 | 外場誘導下光器件用硅基玻璃中納米粒子變化的原初動力研究及有效調控非線性光學性能 | 劉啟明武漢理工大學 | Matthieu LancryUniversité de Paris-Sud,Laboratoire de Physico-Chimie de l'Etat Solide |
56 | 基于邏輯的新型計算模型 | 蔣穎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 Gilles DowekInstitut National de Recheche en Informatique et en Automatique |
57 | SynConcert:并發系統的形式化可證明同步模型研究 | 胡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Jean-Pierre TalpinInstitut National De Recherche En Informatique Et En Automatique (INRIA Sophia Antipolis, France) |
58 | 基于SOA的電子健康系統的數據質量管理研究 | 辛春林北京化工大學 | Omar BoucelmaAix-Marseille University |
聯系人:國際合作局西歐處 李文聰 范英杰
電話:010 6232 7014,010 6232 5309
傳真:010 6232 7004
Email:liwc@nsfc.gov.cn,fanyj@nsfc.gov.cn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埃及科學研究技術院(ASRT)簽署的合作協議及后續達成的共識,2022年雙方將共同資助合作研究項目,支持兩國科學家開展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一、項目說明(一)資助......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發布了《2022年度中日韓前瞻計劃項目初審結果通知》,清華大學、中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大學等七所高校榜上有名。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化學測量學是化學的測量科學、方法和技術,是化學科學最早、最重要的發展分支之一。其根本任務是獲取物質組成、分布、結構與性質的信息與時空變化規律,并為其他相關學科的發展提供方法和支撐。本文介紹了國家自然科......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比利時弗蘭德研究基金會(FWO)的雙邊合作協議,2021年度雙方將共同資助中國與比利時荷語區科研人員之間的合作研究項目。一、項目說明(一)資助領域和申請代碼數理......
12月3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俄羅斯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批準通知》。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俄羅斯科學基金會(RSF)的科技合作諒解......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芬蘭科學院合作交流項目初審結果通知2020年,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芬蘭科學院(AF)的雙邊工作計劃,雙方將共同資助中國與芬蘭科研人員在科學研究基......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慶安團隊在可見光誘導酰亞胺溫和條件下脫羰研究中取得進展,發展了一種“雙功能銠催化劑在可見光誘導下脫羰”的新策略,可實現酰胺類化合物在溫和(30-40℃)條件下......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挪威研究理事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挪威研究理事會(RCN)簽署的合作協議及后續達成的共識,2020年雙方在Sustain......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FDCT)關于設立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的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中國內地與澳門地區研究人員間的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2020年度共收到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