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創探索計劃項目“復雜體系多維表征技術與調控方法”項目指南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礎研究的重要戰略部署,進一步強化原始創新,推動學科交叉,積極應對科學研究范式變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板塊內化學科學部和數理科學部擬資助“復雜體系多維表征技術與調控方法”原創探索計劃項目(以下簡稱原創項目)。
現代表征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逐步加深了人們對分子結構和特性、化學反應過程與機制的理解。現有技術已將單一維度、單一特性的表征推向了化學極限水平,對研究連續介質的強鍵相互作用及其光電響應特性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當前,迫切需要發展具備精準測量多維度、多物理特性、多位點協同的表征技術,解析工況條件下界面微結構和動力學演化規律,揭示分子內(間)弱鍵體系多位點、多類型、多層次量子關聯與協同效應,實現電子自旋和核自旋效應對物理化學過程的精準調控,為解決能源、環境、生物、信息等領域的重大科學和應用難題提供有效的工具。本項目旨在通過發展基于新原理,具備高空間、時間、能量分辨的多維復合表征技術,建立多維度集成、智能化的研究方法,為復雜體系的精確解析提供新方法和新技術,推動物質科學的變革性創新發展。
一、科學目標
本項目聚焦復雜非連續介質的多維表征與調控技術,通過發展多維表界面實驗方法以及非連續介質(相)的微觀理論方法,實現對氣液界面、固液界面、固固界面等體系微尺度結構和動力學過程的高分辨探測與微觀解析。建立和發展時空超高分辨多維及聯用精準測量和表征新技術,建立新型弱鍵作用模型和調控機制,建立多維度集成、智能化的調控新策略和新模式。通過新結構分子(含分子聚集體)的構建,實現電子自旋態的精準、高效、相干操控,揭示電子自旋以及核自旋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和規律。
二、核心科學問題
非連續介質、弱鍵協同相互作用、電子與核自旋調控的微觀原理;復雜體系動力學演化過程的多維高分辨復合測量技術;新型弱鍵與自旋體系構建。
三、資助方向
1. 界面微尺度研究方法
發展精確描述非連續介質(相)的微觀理論和計算方法,發展具有三維空間高分辨能力的表固界面探測技術,發展固液、固固界面體系的原位表面探測技術,實現對隱藏界面的有效探測與動力學表征及表面科學研究從真空體系到工況體系的跨越。
2. 弱鍵相互作用的高分辨研究方法
發展高精度、高分辨、高靈敏度弱鍵作用力的精密測量方法,實現多尺度下多技術聯用、智能化、原位、動態的多維磁共振及光譜測量,研究弱鍵相互作用量子關聯以及協同演化的物理化學基本規律,揭示活細胞中關鍵生物分子特異性識別、構象及轉化的機制,建立多路徑、多步驟、多級次弱鍵相互作用協同演化過程的高效調控策略和實驗方法,拓展化學或生命體系的新功能。
3. 自旋調控
發展單分子電子自旋態的精密測量和相干操控新方法,發展化學結構精準調控的室溫鐵磁半導體,揭示電子自旋以及核自旋調控化學反應的微觀機制。
四、資助期限和資助強度
本原創項目資助期限為3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項目平均資助強度為300萬元/項,資助經費總強度約為1800萬元。
五、申請要求
(一)申請資格
具有承擔基礎研究項目(課題)或其他基礎研究經歷的科學技術人員均可提出申請。
(二)限項申請規定
1. 申請人同年只能申請1項原創項目(含預申請)。
2. 原創項目從預申請開始直到自然科學基金委作出資助與否決定之前,不計入申請和承擔總數范圍;獲資助后計入申請和承擔總數范圍。
3. 應符合《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對申請數量的限制。
六、申請程序
(一)預申請
1.預申請提交時間為2022年5月9日-5月13日16時,以信息系統提交時間為準,逾期不予受理。
2.請申請人登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以下簡稱信息系統)https://isisn.nsfc.gov.cn撰寫預申請。無信息系統賬號的申請人請向依托單位基金管理聯系人申請開戶。在信息系統“申請與受理”菜單下,點擊“原創項目預申請”,進入預申請填寫頁面,選擇“指南引導類”,附注說明選擇“復雜體系多維表征技術與調控方法”,申請代碼1選擇化學科學部或數理科學部相應的申請代碼,申請代碼2根據項目研究所涉及的領域自行選擇相應學科申請代碼。以上選擇不準確或未選擇的項目申請不予資助。
3.預申請主要闡述所提學術思想的原創性、科學性和潛在影響力,字數控制在2000字以內。另外,申請人還須在“與指南所列研究方向的吻合性”中注明申請針對的本指南所列資助方向的名稱。申請人按照信息系統中的有關提示填寫預申請相關內容后直接提交至自然科學基金委。
4.自然科學基金委受理預申請并組織審查。審查結果和正式申請提交截止時間將以電子郵件形式反饋至申請人。
(二)正式申請
1. 預申請審查通過的申請人,應按照“專項項目-原創探索計劃項目正式申請書撰寫提綱”要求填寫正式申請書。正式申請的核心研究內容應與預申請一致,并要求在正式申請書正文的第一句明確寫明申請項目所對應的本指南所列資助方向。
2. 原創項目一般由1個單位承擔,確有必要進行合作研究的,合作研究單位不得超過2個。
3. 申請人應當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金預算表編制說明》的具體要求,按照“目標相關性、政策相符性、經濟合理性”的基本原則,認真編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預算表》。
4. 本原創項目采用無紙化申請,申請人完成申請書撰寫后,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依托單位只需在線確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無須報送紙質申請書,但應對本單位申請人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認真審核,在項目申請接收截止時間前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確認提交本單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在截止時間后24小時內在線提交項目申請清單。項目獲批準后,依托單位將申請書的紙質簽字蓋章頁裝訂在《資助項目計劃書》最后,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一并提交。
七、注意事項
(一)資助項目信息公布
自然科學基金委將在官方網站公布資助原創項目基本信息。
(二)項目實施保障
原創項目負責人應將主要精力投入原創項目的研究中;依托單位應加強對原創項目實施的監督、管理和服務,減輕項目負責人不必要的負擔,為項目研究提供必要的制度和條件保障。
(三)其他
原創項目申請與資助不設復審環節。
自然科學基金委將把相關項目負責人項目執行情況和評審專家的評審情況計入信譽檔案。
(四)咨詢方式
1. 填報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可聯系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中心協助解決,聯系電話:010-62317474。
2. 其他問題可咨詢
化學科學部綜合與戰略規劃處:黃艷,電話:010-62329320
數理科學部綜合與戰略規劃處:張攀峰,電話:010-62326910
2024年6月19日,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在北京召開2024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書記、主任竇賢康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地球科學部主任郭正堂院士主持開幕式。竇賢康主任......
關于公布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初審結果的通告國科金計函〔2024〕39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在2024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共接收各類型項目申請......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人員與合作者,研究揭示了原子力顯微鏡(AFM)和納米壓痕結合原位表征及測定頁巖中有機質的力學性質。相關成果發表于《國際煤炭地質學雜志》(International......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網站公布《2024年度部門預算》,今年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預算數有較大增長,比2023年執行數增加213590.72萬元,增長6.25%,創下新高。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國家自......
半導體制造工藝電動汽車等高新技術領域對高效動力轉換的需求與日俱增,碳化硅與氮化鎵材料扮演關鍵性角色,有效降低能耗并提升動力轉換效率。牛津通過原子層沉積(ALD)與原子層刻蝕(ALE)技術優化了器件工藝......
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經初步審查,全年共受理項目申請315497項;對1485項項目申請不予受理,不予受理項目數占接收項目申請總數的0.47%,與2022年(0.72%)相比有所降低。在不予受......
關于2024年度省自然科學基金擬立項支持項目的公示根據《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豫科〔2022〕119號)有關要求,經依托單位推薦、專家評審、廳長辦公會研究等程序,擬立項支持2024年度省自......
1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發布《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目前,2024年國自然項目管理系統項目申報功能已全面開啟。2024年國自然項目指南PDF.基金委發布《溫馨提醒》,其......
為進一步完善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充分發揮科學基金引進和培養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回國(來華)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2024年繼續實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
近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式發布《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相關鏈接: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規定)。自然科學基金委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擔負起新時期賦予科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