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因臺灣飲料而令人聞之色變的“塑化劑”,近日重回輿論中心。而這次,“中招”的是白酒。
11月19日,21世紀網報道,號稱“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在第三方檢測機構查出DBP(即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俗稱塑化劑記者注)高達1.08mg/kg,超標260%。盡管酒鬼酒一度否認,但21日晚間來自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報告顯示,其DBP最高檢出值為1.04mg/kg,超標247%。
這意味著,幾日來圍繞“酒鬼有沒有"鬼"”的羅生門,暫時有了答案。但酒鬼酒隨后在官方微博中稱,由于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我國及其他國家均未制定酒類中塑化劑的限量標準,故不存在所謂“超標”問題。
“國內目前確實沒有針對白酒中塑化劑殘留量的正式標準,這是一個漏洞。”北京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授李可基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沒有專門的限量標準,不代表就該對白酒里的塑化劑視而不見。”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塑化劑專家雷景新向中國青年報表示,這次檢出的超標DBP,與臺灣問題飲料是同一成分,毒性不容小覷。
受訪專家均呼吁,為防止“毒”從酒入,應盡快針對白酒“量身打造”一個塑化劑限額標準,且標準“只能比現有的規定更嚴格”。
酒中真有“鬼”?
在19日以前,恐怕沒人想到“塑化劑”一詞會與白酒連在一起,直到21世紀網一篇題為《酒鬼酒塑化劑超標高達260%、毒性為三聚氰胺20倍》的報道問世。
該報道稱,記者從可靠銷售渠道購入了4瓶50度酒鬼酒,隨后送往一家商業檢測機構上海天祥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檢測其塑化劑含量。而檢測報告令人大跌眼鏡:酒鬼酒中共檢測出3種塑化劑成分,其中,DBP的含量為1.08mg/kg。
根據衛生部2011年6月簽發的(551號文件)《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允許食品、食品添加劑中DBP的最大殘留量為0.3mg/kg。
照此推算,酒鬼酒中的塑化劑含量,超標達260%。
一時間,輿論嘩然。報道引用臺灣大學食品研究所教授孫璐西的觀點稱,塑化劑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長期食用塑化劑超標的食品,會損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對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造成傷害,甚至會毒害人類基因。”
這令還未從臺灣飲料塑化劑風波中走出的公眾,再次陷入擔憂。
隨后,酒鬼酒副總經理范震“以檢測不具有權威性”為由,否認上述報道。并稱19日當天,已將樣品送到“具有國家級資質的檢測中心”檢驗。
21日,上海天祥公司堅稱,經過對剩余樣品的重復測試,“最初的報告是準確無誤的。”21日晚間,來自官方受托檢測單位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檢測結論,與天祥公司“相差無幾”。
報告顯示,經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50度酒鬼酒樣品進行檢測,截至目前,DBP最高檢出值為1.04mg/kg。
至此,對“酒中是否有"鬼"”將信將疑的公眾,不得不相信白酒“塑化劑門”并非空穴來風。
“這次檢測出的塑化劑,主要是DBP,它有毒的根本原因是分子結構中含有苯環。苯環是油溶性的,人體吸收進去就不容易排出來,也不能夠分解掉,會在體內形成類聚效應。”雷景新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塑化劑長期累積后,會引起病變,還容易引起癌變。”
塑化劑從何而來?
塑化劑“陰霾”席卷的不止酒鬼酒一家。19日,中國酒業協會的一則說法,令“塑化劑門”急劇升級。
該協會在《關于白酒產品塑化劑有關問題的說明》中稱,通過對全國白酒產品大量全面的測定,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塑化劑成份。“平均0.537 mg/kg,其中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
這令塑化劑“陰影”迅速擴展至整個白酒業。據記者梳理,受此影響,19日一天白酒板塊遭重挫,單日市值“蒸發”328億元。更有媒體稱,白酒業因生產環節使用塑料容器而存在塑化劑成分的這層窗戶紙“終于被捅破”。
但令公眾不解的是,白酒中的塑化劑究竟從何而來?
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了包括酒鬼酒在內的數家規模以上酒業,均被受訪者告知,酒企并沒有人為添加塑化劑的動力。“從純生產和工藝過程來看,制酒是一個糧食發酵的過程,我們用的也都是不銹鋼容器,幾乎沒有接觸過塑料。”酒鬼酒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中國酒業協會也持類似說法。它提出,盛酒容器里的塑料“遷移”,可能是白酒塑化劑超標的“源頭”。“白酒產品中的塑化劑屬于特定遷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輸酒管、酒泵進出乳膠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內蓋、成品酒塑料袋包裝、成品酒塑料瓶包裝、成品酒塑料桶包裝等。”該協會聲稱。
“按照常理講,人為添加塑化劑的可能性確實不大。塑化劑是為了飲料的"乳化"或者"均質效果",在講究無色、清亮、透明的白酒里添加,沒有必要。”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陳敏向中國青年報分析。
也有民間熱傳,塑化劑加入白酒后,會有“老酒掛杯”的效果。雷景新卻認為,就白酒的酒精濃度看,少量的塑化劑對掛杯影響不大。“完全可以通過添加其他東西來達成,沒必要鋌而走險。”
“但塑化劑有一定的香味,加入白酒后可以留香。”雷景新提示。記者發現,酒鬼酒的確有一款馥郁香型的白酒,但沒有證據顯示,其是因添加塑化劑所致。
目前沒有白酒塑化劑“限標”
盡管非“人為添加”,但塑化劑超標本身,已令公眾憂心忡忡。
酒鬼酒針對湖南省質監局“最高1.04mg/kg”的DBP檢測結果回應稱,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我國及其他國家均未制定酒類中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限量標準,故不存在所謂“塑化劑”超標的問題。
一時間,“無專門標準”似乎成為白酒業的擋箭牌,但網民們并不買賬。酒業策劃師劉西方在微博上說,這是“沒有標準的超標”。還有網民反問:“非要等企業弄死了,行業弄壞了,才拿"沒有標準"說事嗎?”
食品安全專家向記者證實,缺乏一部針對白酒中塑化劑含量限額的正式、硬性標準,的確困擾著白酒業。
資料顯示,2011年臺灣塑化劑事件后,依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衛生部將塑化劑列為“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設定了其在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中的“臨時限量”,這就是“551號文”。
“但國家層面,目前還沒有關于塑化劑殘留量的正式標準,衛生部"551號文"也是臨時性的。”李可基教授表示,“加上白酒更可能溶解其他物質,用"551號文"來衡量白酒里的塑化劑含量,也不是特別合適。”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馬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部分證實了這一說法。馬勇認為,“551號文”中規定的3類塑化劑物質“限量值“,是食品當中的限量,非專門針對白酒。考慮到白酒的攝入量不是以“每天”為頻次,不會無限制、無節制地大量飲用,因此專門針對白酒出臺一個塑化劑限額,很有必要。
而在現在的“無標準”狀況下,指望白酒業“自限”塑化劑,很難被嚴格推行。
盡管21~22日,酒鬼酒接連發布聲明,呼吁公眾不必談“塑”色變,但多數公眾并不能因此釋懷。
“塑化劑出現得比較廣泛,盡快制定國家標準是根本。”陳敏副教授說,“此前,大家沒有注意到這一食品安全隱患,但我們在實驗室發現,一些天然物質中也有這類成分。隨著科學水平不斷提高,這類隱患會越來越多。雖然把每種隱患都檢測出來不現實,但發現了一種,就不該放過。”
陳敏還表示,在整個食品包裝、運輸過程中,塑料制品都是“大宗”。塑化劑在什么環境下能溶出,溶出多少,暴露量是多少,要趕緊研究。“不僅是白酒,對一切食品包裝材料,都應做塑化劑限量預防。”雷景新教授也表示。
19日,中國酒業協會稱,目前正在研究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的標準限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分析說,即使酒協制定標準,也不能逾越衛生部“551號文”的規定,“只能比這個規定更加嚴格”。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貴州茅臺(600519)。本文核心數據:醬香型白酒產能、醬香型白酒銷售收入。1、中國四種主流白酒香型和八種衍生白酒香型建國初期,釀酒行業還處于復蘇階段,酒類生產由國家專賣局進行管理。......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2022年第8號公告,其中涉及白酒相關的2項國家標準和2項國家標準修改單正式發布,包括《GB/T10781.2-2022白酒質量要求第2部分:清香型白酒》,《GB/T1......
日前,貴州茅臺發布公告,2021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為每股派發現金紅利21.675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272.28億元。此次分紅紀錄再創新高,比上年的242億元增加近30億元,分紅占凈利潤比率連續......
于2022年6月起正式實施的白酒新國標,重新對“白酒”定義進行了規范,主要強調了“糧谷”原料,以及嚴禁“食品添加劑”。白酒新國標一出臺,便引發行業熱議。最蹩腳的聲音是莫過于悲觀的,或向后看的觀點,諸如......
自古至今,還沒有任何一種食品或飲料,像酒這樣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經歷千百年,傳遞無數人,流光不減,魅力常在。更沒有任何一種食品或飲料,像酒擁有這樣多的文化訴說。白酒與威士忌、白蘭地、朗姆酒、伏特......
行業污水特征酒廠廢水成分酒廠生產主要原料是高粱、糯米、小麥等。生產過程中生產的污水釀酒底鍋水、沖洗晾堂水、冷卻水和地面沖洗水以及蒸煮、糖化、發酵、蒸餾工藝的冷卻水等等(不包括洗瓶水和自然降水及其他生活......
酒鬼酒公司被原經銷商法人代表實名舉報添加“甜蜜素”一事已發酵近一周。酒鬼酒公司于12月21日與22日二度公開回應,稱公司嚴禁添加甜蜜素,舉報者“意欲謀求不正當利益”。南都記者查詢雙方公司相關裁判文書發......
近日,在春節前的白酒傳統消費旺季,湖南酒企酒鬼酒陷入甜蜜素風波,與舉報者打起了“口水仗”。雙方各執一詞,上演白酒行業年度“懸疑”大戲,到底誰在說謊?當事雙方“口水戰”不斷升級酒鬼酒供銷有限責任公司“5......
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8期),涉及乳制品、方便食品、餅干、罐頭、冷凍飲品、酒類等6大類產品240批次,抽檢項目包括食品添加劑、重金屬等指標。其中合格樣品......
為規范油脂類、酒類生產經營行為,落實油脂類、酒類生產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即日起開展油脂類、酒類獲證生產企業和小作坊塑化劑專項整治工作。池州市貴池區市場監管局重點檢查油脂類、酒類生產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