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近期持續關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外媒認為,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以“互聯網+”“工業4.0”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發展迅速,不僅將提高生產效率,還能引領消費新趨勢,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法國《費加羅報》文章稱,“互聯網+”成為中國實現經濟升級、轉向服務驅動戰略的先鋒,“中國正成為唯一有能力在技術上挑戰美國的重要力量”。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正將觸角伸向零售、金融和制造等行業。科技公司在中國百強品牌中所占的分量越來越大,市值占比從兩年前的16%上升到去年的27%,許多公司的海外業務也越做越大。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稱,在移動互聯網等領域的創新技術助力下,中國的移動購物產業已領先美國。
一些外媒注意到科技產業引領下中國消費市場的新現象。澳大利亞商業旁觀者網站說,中國消費者正以閃電般的速度適應電子化世界。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報道指出,中國正在出現一批“全渠道消費者”。他們推動電子商務發展并將驅動今后10年的中國經濟增長。數字平臺是中國消費者了解各大品牌以及購物體驗的重要途徑,而“全渠道消費者”正通過社交媒體、電子商務網站及其他應用軟件和媒介渠道來購物。
部分外媒聚焦中國工業領域的科技創新與升級。法國《回聲報》題為《當中國成為數字大國》的文章說,中國正在數字領域占據強勢地位并全力推行經濟的數字化,由“互聯網+”支持的中國“工業4.0”已經走在路上。文章說,中國在領導全球經濟數字化方面擁有與美國一較高低的重要王牌,并已進入美國、德國、日本、韓國所在的工業自動化程度最高的俱樂部。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全球正要跨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的門檻,中國為此投身于技術革新,提出“中國制造2025”的關鍵詞,將工業的數字化作為推動產業升級的主要動力。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在澳大利亞商業旁觀者網站撰文說,網上購物正改變中國經濟面貌并改變了整個供應鏈,特別是將定價權放在廣大消費者手中。微信、淘寶等平臺為供應商提供了公平的競爭環境。中國決策者正通過“互聯網+”政策引領經濟改革,培育消費拉動的經濟。文章說,對互聯網的高度接受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更多市場力量、透明度和競爭因素,從而確保質量、價格、效率和服務等比以往得到更好的回報。文章還說,“互聯網+”相關政策的實施將在未來數年為中國經濟提供動能。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文章認為,互聯網、智能設備和社交媒體已成為中國消費者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這為創新者和企業家都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中國對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引發了美國相關行業的恐慌。英國媒體爆料稱,美國計劃加大深海開采金屬結核,進行替代。美擬囤積海底金屬應對稀土稀缺據英國《金融時報》12日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
2月4日,默沙東宣布將暫停向中國市場供應HPV疫苗(商品名:佳達修)。此次暫停供應的原因主要是中國市場對HPV疫苗的需求減弱,同時渠道庫存水平較高。默沙東表示,這一調整是為了優化庫存管理,預計暫停將持......
直播時間:2024年12月31日17:00直播平臺:科學網APP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5116247238115719(科學網微博直......
27日,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中國信息與電子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在北京和香港同步發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新質生產力技術備選清單(2024)”。“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新質生產力技術備選清單”......
9月24日至25日,世界機器人大賽首屆太空機器人大賽在長沙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人因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善......
2009年2月,國際期刊《自然》發表題為《中國晶體——藏匿的珍寶》的采訪調研文章,認為中國禁運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將對美國功能晶體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并斷言“其他國家在晶體生長......
文丨《中國科學報》記者王昊昊“其他國家在晶體生長方面的研究目前看來還無法縮小與中國的差距。”2009年2月《自然》雜志一篇題為《中國“藏匿”的晶體珍寶》的調研文章引發國際同行廣泛關注其中認為中國禁運氟......
“看到了改善的跡象,盡管這些改善可能要到明年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同比略有增長,團隊執行很棒,可市場仍然安靜”“繼續下跌,但邊際改善,下半年可能會更好。”……伴隨外資儀器儀表巨頭們最新季度財報的陸續披......
第56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29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閉幕,中國代表隊4名參賽高中生選手全部斬獲金牌。本屆競賽自21日開始,共有來自全球96個國家和地區的327名選手參加,產生36枚金牌、67枚銀牌......
田晶娟繪人物簡介:莊育智(1924年7月27日—1996年3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材料科學家、物理冶金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難熔金屬研究室主任、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先后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