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7-26 08:31 原文鏈接: 墨西哥灣原油泄漏如何“善后”?

      7月17日,美國墨西哥灣,海面上的浮油在進行燃燒,但這種方式遭到環保人士的批評。

      從4月的墨西哥灣鉆井平臺爆炸,到5月的新加坡海域油輪貨輪相撞,到6月埃及紅海沿岸發生漏油事故,再到最近中國大連的輸油管道爆炸,幾個月里,海上溢油災難事件頻頻發生。作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生態災難,墨西哥灣原油泄漏如何“善后”,給人們提供了啟示和教訓。

      ■清油:

      出資招募社會船只

      大批發動志愿人員

      在約翰?理查德森看來,今年的夏天不太一樣。在他的家鄉,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納瓦拉海灘上,細膩的白沙上多了些黑乎乎的污油團。“每天都有穿著長褲、戴著面罩的工人在清理。”約翰對本報記者說。

      約翰看到的,是一場龐大的清理油污工程中一個細小的環節。“深水地平線”鉆井平臺4月20日發生爆炸沉沒后,英國石油公司表示,已經使用了“化學法”、“燃燒法”、“撇油法”等多種方法“對抗”漏油。

      “燃燒法”是先用浮油柵欄把漏油中成團的油聚集起來、點火,然后再派船只打撈燃燒焦油球,據說這樣可以清除水面50%到90%的石油,但燃燒產生的有毒黑煙和殘渣遭到了環保人士的批評。

      為了最大限度地回收浮油,在征得美國海岸警衛隊的同意后,英國石油公司面向墨西哥沿岸征集愿意加入打撈油污工作的商業船只和漁船。根據船只的規模,每艘船每天可以獲得12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補貼,出海的人每天有200美元的報酬。根據英國石油公司提供的資料,截至7月,大概和5000艘社會船只簽約。

      美國方面,除了調動本國資源,還得到日本等12個國家和國際團體的援助,甚至請來了全球最大浮油回收船幫忙。

      清理海灘浮油也是一項重大的工程。雖然墨西哥灣沿岸各州設置了充氣式柵欄,強風和海浪還是把部分浮油推向海岸,很多旅游度假海灘因此關閉。英國石油公司希望讓更多的人在接受培訓和配備防護裝備后,可以承擔起清理海灘油污的工作。目前,培訓環保志愿者的工作由美國海岸警衛隊負責。

      ■理賠:

      設200億美元賠償基金

      奧巴馬強調“上不封頂”

      墨西哥灣沿岸占據95%的美國漁業資源,原油泄漏不但對當地生態造成毀滅性打擊,還使當地漁業、旅游、能源、航運業遭受巨大損失。據統計,這些行業每年的經濟產值約為2340億美元。當漏油被漸漸控制時,對污染地區的損失賠償備受關注。

      英國石油公司已經承諾,將會為損失“埋單”,其中包括沿岸居民的財產損失、居民收入的減少、自然資源的破壞、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損失等等。

      對于個人和商業機構來說,要想獲得賠償,需要提出索賠要求。英國石油公司的官方網站上,詳細列出了如何填寫索賠申請表的說明,指導人們如何通過熱線電話或在線提交索賠申請。此外,英國石油公司還在沿岸各州設立了20多個現場辦公點。對于政府機構的理賠,則另有專業團隊處理,和個人索賠是兩個不同的流程。“想得到賠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約翰告訴本報記者,他身邊有位朋友,因為海灘被封無法出租房屋提出申請補償,不但要附上他以往的收入證明,還要提供材料證明確實是受漏油事故影響造成的損失。

      由于此次賠償涉及面廣,美國政府不斷施壓,要求英國石油公司設立專項賠償基金,以保證賠付資金的完備。6月17日,英國石油公司發布聲明,稱其高層在會見奧巴馬后,決定設立200億美元的托管基金。奧巴馬特別強調,這一基金“上不封頂”。

      據悉,這次設立的專項賠償基金所需的資金將在未來三年半里陸續投入,首批50億美元會在今年年內投入。這些資金將被用于對遭受原油污染的墨西哥灣沿岸居民進行賠償,同時也會用于支付環境清理產生的相關費用。

      這一基金由美國政府和英國石油公司以外的第三方機構進行管理,掌管人是著名律師肯尼思?范伯格。范伯格對媒體表示,他將獨立掌管該基金所有事項,尋求加快理賠進程,希望能夠在未來一到兩個月內完成第一批賠償金支付。

      除了200億美元的賠償基金之外,英國石油公司還承諾撥出1億美元,賠償因為停止深海鉆探而失業的工人。5月底,奧巴馬宣布在半年內暫停美國近海石油的鉆探和勘測,以防止漏油事件再次發生。根據英國石油公司的統計數據,截止到7月23日,已收到了12.5萬余份索賠申請,其中3萬多份申請已經得到了賠償,公司支付了2.3億多美元。

      ■生態:

      美海軍部長主抓恢復

      英石油投5億搞研究

      1989年發生在美國的“埃克森?瓦爾迪茲”號油輪漏油事件,漏油總量只相當于此次墨西哥灣原油十幾天的泄漏量,但時至今日,許多原油仍未被清理掉,對阿拉斯灣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這次的事故被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生態災難,專家估計,墨西哥灣的生態恢復,大概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

      原油泄漏造成了一場生態悲劇。墨西哥灣沿岸很多鳥類棲息地遭到破壞,海豚、鵜鶘和其他海洋生物大批死亡,甚至海底深處的抹香鯨和微小的浮游生物也受到威脅。美國科學家表示,漏油事件正在影響海底食物鏈:一些生物因原油泄漏死亡,另一些生物卻適應了污染的環境,種群數量正在增長。更致命的是,當海面浮油有毒物質毒害海洋生物后,還會通過食物鏈最終聚集在人體內,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當媒體更多關注這場原油泄漏事故造成的生態和經濟損失時,南阿拉巴馬大學社會學教授史蒂芬?皮庫告訴本報記者,不應該忽視災難對當地居民心理上的創傷。皮庫說,在遭受了嚴重經濟損失的地區,人們表現出“創傷后綜合癥”的癥狀,變得焦慮、抑郁和憤怒。這種心理上的影響可能持續很多年,要恢復心理健康是個艱難的過程,需要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提供輔導課程。

      正是因為看到這次災難的長遠影響,奧巴馬今年6月中旬宣布,要對墨西哥沿岸實施長期恢復計劃,以保證恢復海岸線的生態平衡、保證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他任命海軍部長雷?馬布斯負責計劃的研究和制定。

      英國石油公司新聞發言人大衛?尼古拉斯告訴本報記者,為了研究原油泄漏對該地區造成的生態影響,英石油將在未來10年內投入5億美元資金,建立名為“海灣沿岸研究所”的研究機構,邀請墨西哥灣地區的學者開展相關研究。

      ■公開:

      不敢隱瞞環境數據

      網站及時發布信息

      墨西哥灣漏油事故發生后,英國石油公司在其網站上開辟了專欄,用來發布和這次事故相關的信息及新聞動態。美國也為此事件設立了官方網站,向公眾說明政府采取的各項措施、提供各類數據、公布相關部門的聯系方式。

      以生態環境的監測數據為例,災難發生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派出科考船,駛入污染海域進行取樣;美國宇航局利用衛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對海上石油污染進行監測;此外,科學家們還在陸上收集相關數據。這些數據都發布在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下屬網站上。公眾可以通過在線實時地圖了解被污染海域的最新情況,掌握禁止捕魚的區域,看到衛星遙感圖像。

      英國石油公司也展開了對該地區空氣、水質等方面的測試。在該公司的網站上,可以查到每日空氣質量的抽樣調查結果、對沿海和近海水質抽樣的調查結果等。對于化學分散劑的使用量、被污染海灘的清理情況等資料,該公司也都進行公示。除此之外,這些網站還發揮著“教育”的功能。美國的官方網站上,不僅“教”給公眾如何提出索賠要求或者訴訟請求,還提供大量的安全知識,例如墨西哥灣沿岸居民如何注意水質和食物安全,加入清污的志愿者如何保護自身健康等。

      對話

      英國石油公司新聞發言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談論漏油事故總支出為時過早”

      英國石油公司新聞發言人大衛?尼古拉斯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應付漏油事故公司已經支出40億美元。他認為,談論最終的總開支現在還為時過早。

      記者:堵漏之后,英國石油公司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尼古拉斯:我們在堵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進展,但在賠償漏油造成的損失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至于挑戰,除了要清理油污,我們還要保證公司能為漏油事件產生的所有支出“埋單”,并修復公司的名譽損失。公司已經取消了三個季度的分紅計劃,還打算出售100億美元的資產。

      記者:說到賠償,英國石油公司會賠償對當地生態、經濟造成的間接損失嗎?

      尼古拉斯:我們會對這場可怕災難造成的直接損失進行賠付,比如那些不能捕魚的漁民,也會對部分間接損失進行補償。目前,所有的賠付申請都被轉往由肯尼思?范伯格領導的新機構,他將決定哪些是有效的申請,哪些可以得到賠付。

      記者:英國石油公司在美國面臨數百起民事訴訟,美國司法部也展開了刑事訴訟調查,對此您有何回應?

      尼古拉斯:我們不對訴訟案件發表評論意見。對于調查,我們會合作,但不對可能產生的結果進行猜測。

      記者:英國石油公司迄今為止在漏油事件上的開支是多少?最終會花費多少?

      尼古拉斯:我們目前的開支大約是40億美元,包括各種應急措施、賠償款等。人員方面,超過1000名公司員工直接參與其中,如果算上合同工和聯邦工作人員的話,大概有4萬人參與了對這次事件的處理中。至于最終的總開支,現在談論還為時過早。

      觀察

      成熟的制度保障才能保證“善后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后,英國石油公司和美國政府招致不少批評聲音,被批缺乏應對危機預案、反應遲緩、進展緩慢。但媒體也注意到,在堵漏的同時,清理、賠付等工作也在按部就班地進行。專家認為,這和西方國家相對成熟的法律制度體系分不開,也是經濟利益博弈的結果。

      在美國公益法研究所項目副主任張兢兢看來,和發生在中國的類似環境污染突發事故的肇事者相比,英國石油公司的信息公開程度比較高; 而且美國內務部、美國聯邦環保署的主頁上都設有專題,公開政府所掌握的信息。這和美國《信息自由法》的法律要求是分不開的。該法是美國在1966年制定的,要求聯邦政府信息實行公開化。

      “最初在美國政務公開也是障礙重重,是經歷幾十年的實踐和發展,才達到現在的程度。” 張兢兢告訴本報記者,美國聯邦環保署對于環保領域信息公開規定得十分細致, 得益于自上世紀70年代初以來環保運動的推動。比如根據《1976年有毒物質控制法案》的規定,排污的企業必須嚴格真實地記錄并保存化學物質的儲存和排放信息,政府部門有權要求公司報告這些信息,公眾有權查詢這些信息。信息的公開使得公眾對污染的監督更為有力。

      在美國總統奧巴馬6月17日和英國石油公司的總裁談話之后,該公司同意設立200億美元的專項賠償基金。張兢兢說,美國政府促成該基金的成立,是為了盡快對因油污而受損害的當事人進行賠償,避免他們經歷漫長和昂貴的法律程序。而在中國,類似事件發生后,我們看到的是“企業肇事,政府買單”;政府為污染企業承擔了責任,雖然看似較快地平復了社會矛盾,但卻縱容了污染企業,破壞了環境法的原則。

      張兢兢認為,法律手段在這次漏油事故中的運用值得關注。現在已經有漁民、旅游業人士對英石油提出的民事集團訴訟;有環保團體起訴美國聯邦政府發放深海采油證的公益訴訟;有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對聯邦政府的近海石油開采禁令提出的訴訟; 也有美國司法部對英石油的刑事調查。各方都在充分利用法律賦予的訴訟權利,以期獲得司法救濟,或是通過訴訟來追究政府監管不力的責任,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責任,或是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

      “每一次歷史上重大的環境事件,都可能對環境法產生影響。1989年的埃克森事件,就催生了美國《石油污染法》的頒布。” 張兢兢分析說,這次事件后,很可能對美國的環境和能源立法產生深遠影響,影響正在參議院審議的《能源和氣候法案》。奧巴馬6月中旬在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講話時強調,美國要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大力發展替代能源。

      數據

      人力和物資投入

      ■41000人

      ■4303艘船

      ■782個撇油器

      ■114架飛機

      ■351萬英尺的吸油柵欄

      清理漏油

      ■回收823809桶油

      ■燃燒265238桶油

      賠償和支付

      ■目前共花費40億美元

      ■賠償款為2.35億美元

      ■建立了200億美元的代管基金

      ■撥出5億美元用于建立海灣沿岸研究院

      ■數據截至7月22日

      相關

      媒體緊追

      防止英石油

      “大事化小”

      墨西哥灣漏油事故以來,英國石油公司不僅忙著堵漏,還要平息民眾的怒火和媒體的指責,不惜砸重金進行公關:在美國媒體上登大幅廣告、高價聘請游說人在華盛頓斡旋,以求修復自身形象。

      但在公關人士看來,英國石油公司的“危機公關”并不出色,先是其首席執行官海沃德頻頻失言,后來又爆出“封口門”和“造假門”。

      漏油事件發生后,海沃德多次出面道歉,但在美國國會一場聽證會上,卻否認公司對于事故負有直接責任,惹怒多名議員;公司焦頭爛額之際,他跑去觀看帆船比賽,惹來噓聲一片;海沃德還公開說,他想回歸原來的生活,招來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民眾的不滿。

      公關專家王生升對本報記者說,在全球矚目這場危機之時,英國石油公司高管的表現讓人匪夷所思,“他的行為顯得有些敷衍,會激怒客戶和消費者”。

      英國石油公司在公關上的麻煩還遠不止于此。

      最近,就在英國首相卡梅倫去美國為原油泄漏事件“滅火”之時,傳出了令人尷尬的消息:英國石油公司曾試圖收買科研人員。

      英國廣播公司記者獲得的一份由該公司提供給科研人員的合同副本顯示,公司要求研究者不得發表涉及英石油的研究報告,三年內不得公開談論英石油相關數據,直至公司“修補方案”得到政府批準。緊接著,媒體又爆料,英石油修改了美國一個清理漏油指揮中心的照片,以制造工作人員繁忙的假象。

      王生升表示,公司在遭遇危機時要修復形象品牌,首先要在權威機構的配合下,對情況作出公正的說明,同時要體現出社會責任感,“封口門”和“造假門”事件無疑會產生負面影響。

      王生升認為,公關上的失誤顯示了英國石油公司在戰略上缺乏一定危機管理意識。對于能源這樣的特殊行業,應該在平時就做好應對危機的預案。

      漏油事件發生后,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英美媒體對此高度關注,從跟蹤事件的動態進展到對事故發生原因的反思,從對美國政府救災不力的批評到對英國石油公司丑聞的曝光,督促政府保障公眾的知情權。

    相關文章

    京杭大運河高郵段一運輸船原油泄漏,污染河面約2公里

    5月29日上午,京杭大運河高郵段一過境柴油運輸船發生原油泄漏,泄漏量約1噸。截至記者發稿,現場情況已得到有效控制,相關部門表示,29日中午前將全部泄漏原油清理完畢。據高郵市應急管理局通報,5月29日5......

    陸如泉:油氣深度合作應向何方發展?

      中國石油“走出去”實施國際化經營已有25個年頭。截至目前,已在全球建成了中亞—俄羅斯、中東、非洲、美洲和亞太五大油氣合作區,構筑起橫跨我國西北、東北、西南和東部海上的四大跨國油......

    深海管蟲可能是地球最長壽動物

    美國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墨西哥灣深海的管狀蠕蟲能夠活到300歲,如果環境中有穩定的營養供應,壽命可能更長。這使它可能成為地球上最長壽的動物物種。不過,與其它已知的長壽動物如鯨、龜、象相比,管蟲可能不......

    延安連發兩起原油泄漏飲用水源被污染

    5月5日和13日,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接連發生兩起原油泄漏事件,污染嚴重。目前,泄漏的原油已經基本處理完畢,但截至記者發稿前,其中一處原油泄漏點,當地百姓飲水水源地的水質檢測結果依然未達標。5月5日,延......

    中石油長慶油田原油泄漏大面積污染物已清理完畢

    3月26日凌晨,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廠發生原油泄漏事故,造成環境污染。這是這家采油廠3月發生的第二起原油泄漏事故。事故發生在陜西省吳起縣吳起鎮王園子村,發生原油泄漏的是中石油長慶采油廠五谷城......

    巴西油氣業前行中挑戰重重

    在眾多分析中,巴西都被描述成了未來的拉美石油重地。國際能源署(IEA)在《2013年世界能源展望》中甚至預測,到2035年,巴西的石油產量將占到全球新增供應量的1/3。盡管這種樂觀的預測也有兌現的可能......

    墨西哥欲打破能源行業壟斷

    墨西哥總統培尼亞·涅托日前向國會遞交提案,擬對石油和電力行業進行全面改革,結束目前國有企業的壟斷局面。提案指出,應允許私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合作開展油氣投資和開發,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結束目......

    泰國漏油事故致大量生物死亡

    據泰國媒體8日報道,泰國多個機構近日對原油泄漏事故發生地附近海域進行調查后發現,大片淺海海域的珊瑚礁受到油污污染,10%至20%的海洋生物已經死亡。泰國自然資源和環境部下屬的海洋和珊瑚資源廳在一份報告......

    中東北非地區能源供應重點或轉向天然氣

    近日,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發布報告,預測天然氣將在滿足中東北非地區能源需求方面發揮更重要作用。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將于2013年11月10日召開為期3天的國際石油會議,會議將圍繞地區能源重點轉向天然氣......

    墨西哥灣原油泄漏案開庭審理

    備受關注的英國石油公司2010年墨西哥灣原油泄漏案件25日在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正式開庭審理。在當天的審理中,原告律師指責英國石油公司將增加公司利潤置于安全生產之上,應該受到嚴厲懲處。英國石油......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