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美國科學家Golemboski在研究TMV基因組的編碼54KD蛋白的基因時,意外地發現將該基因轉入煙草后獲得的轉其因煙草能完全抵抗TMV的侵染。
國內有些實驗室很快克隆了TMV和CMV的復制酶基因,并獲得了高抗性煙草轉基因工程植株。利用病毒復制酶基因介導的抗性與上述其他基因介導的抗性相比,具有以下優勢:復制酶的抗性水平與整合到染色體上的基因拷貝數無關,而轉CP基因的抗性與整合到染色體上的基因拷貝數有關;
轉復制酶基因的植株,對裸露的病毒RNA也有抗性,而轉CP基因一般不抗裸露病毒的攻擊;
一般轉CP基因植株只能延遲植物發病,在受到20~100 ug/mlTMV或CMV的侵染時,保護作用就被克服,而且轉移復制酶植株可抗高達50 ug/ml病毒粒子的侵染,且具較為穩定的抗性長效性;
轉復制酶基因的植株,檢測不出轉基因蛋白產物的存在,可避免外源基因的產物在體內表達對植物生長后的不利影響,對解決基因工程產品的安全性有較好的作用,因此,有人認為,利用復制酶基因介導抗性,將會使抗TMV育種得到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