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科研機構,各部處,各單位,廣大師生:
為進一步促進校園有序開放,自2024年3月1日起,將現行社會公眾登記身份信息刷卡進校措施優化調整為直接刷居民身份證或隨申碼進校(或憑護照、港澳臺通行證等有效證件登記進校),進校時間為每日6:00至22:00。師生、非在編在籍人員、退休人員、附屬醫院職工、教職工未成年子女和親屬、校友等類別人員進校方式不變,教職工因教學科研等工作需要仍可通過ehall報備或邀請碼方式邀請相關人員進校。校外車輛進校仍需通過ehall報備。
國家法定節假日及學校寒暑假期間,或學校舉辦重大活動時,將根據實際對每日進校人數進行適當的總量控制,屆時將提前發布相關通知。
請各單位對師生及來訪人員開展安全教育和提醒,提高安全意識;切實加強樓宇管理,落實相關安全管理措施,共建校園平安。
保衛處
2024年2月27日
日前,復旦大學現代語言學研究院、復旦大學智能復雜體系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實驗室張夢翰研究團隊(POPLANG)攜手生命科學學院徐書華教授團隊及金力院士團隊在《自然-人類行為》(NatureHumanBe......
近日,復旦大學官網“治理架構”一欄更新信息顯示,此前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的林立濤已于2024年4月履新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公開資料顯示,林立濤,男,漢族,1972年2月生,中共黨員,研......
4月2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獲悉,國內首例由兒童專科醫院完成的“磁共振引導激光間質內消融術(LITT)”近日在該院成功實施,醫生成功為一名9歲的難治......
在氣候變化背景下,綜合開發利用生物質資源、發展生物基經濟已經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全球生物基經濟評估:為綠色未來協同推進政策、創新與可持續......
歡迎社會公眾參觀校園,同時,為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環境,請大家遵守以下公約:1. 在門崗主動出示本人有效證件或隨申碼,未成年人進校必須由有監護責任的成年人陪同,配合安保隊員核驗,有序進校;2.......
近日,復旦大學舉行“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國優計劃”)啟動儀式,首批共錄取73名有志從教的優秀學生。“國優計劃”啟動于2023年,并確定了包括復旦大學在內的30所國內高校作為首批試點......
本報訊(記者唐聞佳)腫瘤免疫治療有望迎來新的突破。近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許杰團隊在《細胞》(Cell)雜志發表研究論文,發現CD3的首個配體CD3L1,并揭示了CD3L1在腫瘤免疫逃逸與睪丸免疫豁免......
趙國屏院士向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自己的科研人生。學校供圖趙國屏院士在復旦大學求學期間。資料圖片■大家口述 ·孔老夫子說四十而不惑。我博士畢業時覺得自己這把年......
·相較于低社會孤立組,嚴重社會孤立組未來患帕金森病的風險提高19%。高危人群中,嚴重社交孤立者未來患帕金森的風險升高28%。社交孤立可能增加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風險?當地......
本報訊(記者姜澎吳金嬌)今年,滬上四所985高校的強基計劃再升級。記者昨天在采訪中獲悉,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同濟大學的招生專業數量、招生人數都有所增加,培養計劃也都有所更新。華東師范大學招生專業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