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美國夏威夷州毛伊島發生火災。截至8月17日,夏威夷野火已造成一百余人死亡,成百上千人失蹤,城鎮化為一片焦土。雖然此次野火的起因仍在調查、救援仍未結束,但毛伊島應急管理工作卻已暴露出諸多問題。
從小火發展成大火,反映了毛伊島有關部門沒有對火災與自然災害的耦合進行充足的預判,未能準確評估野火的規模和嚴重程度,也未能及時向居民發出警報。
01
近幾年,毛伊島引入幾內亞草、糖蜜草、水牛草等外來草作為經濟作物。這些外來草原產地是非洲,最初作為牲畜飼料引入夏威夷,現在已經占據了夏威夷陸地面積的近四分之一。這些外來草在下雨時迅速生長,在干燥時就成為助燃野火的隱患。早在幾年前就有專家呼吁改變夏威夷的植物結構,減小野火風險,但未能得到當地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此次夏威夷野火讓毛伊島的拉海納鎮損失慘重。拉海納鎮作為旅游小鎮,卻沒有合理的道路交通規劃和布局,未預留充足的逃生空間,導致民眾在撤離時擁堵在全鎮唯一一條出入公路上。為躲避大火和煙塵,百余人不得已選擇跳海逃生。然而,跳海并非逃生的合理方式,同樣帶來了人員傷亡。
夏威夷約有400個應急警報器,僅毛伊島就有80個,號稱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戶外聯網公共安全預警系統。但在此次夏威夷野火中,夏威夷州和毛伊島沒有鳴響應急警報器,這也是最令人唏噓的地方。
據悉,夏威夷島的應急警報器不是自主啟動,而是需要人為啟動的。應急警報器的作用是在緊急情況下向人們發出警示信號,提醒人們適時采取適當行動。應急警報器未被啟動、應急信息傳遞不及時,延遲了人們對火災的察覺和反應時間。對此,諸多公眾在接受采訪時表達了對應急管理部門的失望。
此次火災的救援力度和效果也沒有讓公眾滿意。夏威夷是一個由島嶼組成的州,遠離美國本土,地理位置偏遠。作為一個規模較小的州,夏威夷的基礎設施密度較低,應急財政預算相對有限。在火災發生時,當地可調集的救援人員和設備也相對較少。
夏威夷的自然環境包括山地、森林、海洋等,復雜的自然環境也給火災救援帶來了額外的挑戰。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的限制,救援所需的人員和物資從美國本土運抵夏威夷需要較長時間。這些問題導致公眾普遍認為夏威夷野火救援反映出來的應急管理水平遠低于美國本土的應急管理水平。
美國推行綜合應急管理理念,聯邦應急管理署是美國一體化救災機制的核心。然而,在此次夏威夷野火的救援中,自發組織起來的當地居民成為主要力量,聯邦應急管理署被公眾指責為“不作為”“磨洋工”。1803年,為應對新罕布什爾州發生的特大火災,美國國會曾授權聯邦政府向受災地區的地方政府提供經濟援助。這被認為是聯邦應急管理署建立的起點。聯邦應急管理署自1979年正式成立后,整合了多個部門,經過了多次改革,但在火災的應急管理方面一直遭人詬病。特別是近幾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幾乎每年都發生大規模的森林火災,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02
此次夏威夷野火的損失是慘重的,教訓是深刻的。夏威夷野火也為美國和全球其他國家的火災應對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首先,防火減災需要著力消除火災隱患,關注本地的自然條件和氣象變化,加強對火災的監測和預警,定期清理居住區域和公共場所的易燃物。
其次,城鎮建設應將防火減災納入對區域布局的考量,將城鎮區域劃分為不同類型、不同等級的防火減災區,根據火災傳播的特點設置防火隔離設施,合理規劃建筑和道路的位置,預留足夠的應急通道和避難場所,便于人員疏散和安全轉移。
再次,基層防火減災部門應對應急警報設施、設備進行定期檢測和維護,制定可操作、可執行的應急預案和傳達流程,通過多種傳達方式、多種渠道保證應急信息能夠準確、順利地傳達給居民。
最后,居住區域內應該有完善的消防系統,消防系統中應包含與區域規模和人口密度相匹配的消防站、消防車輛、滅火設備,確保應急管理部門、社區、居民能夠聯防聯動。
03
近幾年來,我國西南地區受森林火災影響最為嚴重。從季節上來看,我國發生于春季的森林火災數量多、過火面積大。鑒于此次夏威夷野火的教訓和啟示,結合我國森林火災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特點,我國應面向重點區域、高發季節,建設森林火災監測和預警系統,關注火災與自然災害的時空耦合關系,加大對森林火源的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和處理火災隱患。
例如,我國西南地區海拔落差大、地勢陡峭、風向多變。一旦森林中出現火源,風為火提供了新鮮空氣,野火容易擴散。我國春季降水少、風沙大,再加上樹木生長使得林區可燃物增多,增加了森林火災發生的概率。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能對林區內任何星火掉以輕心。
在城鎮的建設布局方面,我國應科學管理森林資源,合理規劃森林防火區域,加強森林防火道路和消防設施的修建和維護。我國應在山林密集地區大力開展森林火災防范教育,提高社會各界對森林火災危害的認識和責任感,讓公眾具有及時接收和響應火災警情信息的能力和資源。從基層應急建設角度來看,我國仍需大力建立健全森林火災應急管理體系,培訓專業人才、組織消防隊伍、配備現代化裝備,加強不同區域、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與協調。
2009年我國開始施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制定的《森林防火條例》。《森林防火條例》對我國森林火災的責任體系、火災預防、火災撲救、災后處置提出了明確的規定。森林火災的相關應急管理工作需要不斷完善各項法律法規,切實落實各項法律法規的要求,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森林生態安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5206.shtm直播時間:2023年12月31日(周日)13:00直播平臺:科學網APP(科學網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5195.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5194.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5193.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5192.shtm12月28日,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廣州舉行。該實驗室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牽......
原文地址: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7/202312/t20231229_1060293.html名稱關于規范民用核材料安全報告有關事項的通知索......
原文地址: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7/202312/t20231229_1060295.html名稱關于印發《福建漳州核電廠3號機組核島基礎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5175.shtm大象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就是擁有柔軟靈活的象鼻,象鼻是脊椎動物中最靈敏的器官,具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5174.shtm12月28日,2023中國科協海智專家服務團冰城行活動圓滿落幕,該活動是在中國科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5173.shtm12月22日至25日,由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以下簡稱廣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