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環保部通報,中東部地區大部分省份都出現灰霾,波及面積約121萬平方公里。這場覆蓋面廣、持續時間長的空氣污染,也同時引發了外媒的熱議。
中國如何在霧霾中找到“治污減排”的道路,是現在亟須解決的問題。面對重霾,除了政府在行動,更重要的是官民合力打贏這場治霾大戰。《法制晚報》記者發現,外媒關注重霾天時指出,治霾不能只靠“北風吹”,還需長期規劃,對污染源對癥下藥。而通過污染企業“曬清單”的辦法,中國正在找尋治霾 “出口的光亮”。
據美國ABC電視臺報道,中國環保部上周日表示已經派遣12個督查組赴京津冀及周邊進行專項督查。報道指出,在官方發出空氣污染警報的同時,督查組將審查這些地區的污染企業以及一些建筑工地。
美聯社報道稱,中國將空氣污染視同于“有損國家形象”,政府亟須看見在治污方面的明顯改善。報道稱,河北石家莊近日根據車牌號碼進行限行,部分在市區的私家車將不上路。而上周五,北京將空氣污染預警提升,也就意味著一些制造業企業將會暫停或是減少生產,一些拆遷、燒烤和放煙花活動都將被禁止。
英國路透社則指出,治理霧霾,中國官方在行動。中國官方針對霧霾天氣已經發布了很多命令和政策,力圖還市民“一片藍天”。為抗擊空氣污染,中國已進行了大量工程投資,并通過法律的手段懲罰那些違規企業。
新加坡《聯合早報》早前報道稱,中國的空氣污染如果再不引起高度的警惕,不真正下大決心、大力度去治理,其造成的損失和代價將是慘痛的。
報道指出,實際上,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攔路虎”,不把過去粗放發展所破壞的環境治理好,GDP做大、人均收入提高的意義將打折。
香港《文匯報》發表的特稿文章《治霾不能只靠北風吹》寫道,霧霾連日籠罩京城,大街小巷能見度都在降低。面對馬年伊始這場霧霾天氣,市民在等待“北風吹”。
文章稱,治理霧霾,需要長期規劃,更需要官方與民間形成合力。僅憑政府單方面的措施,而沒有民眾的自覺配合,治霾效果很可能不盡如人意,到時候,也許連“北風吹”都不再管用了。
空氣立法、減少用煤、提高燃油質量等辦法被人們投進“解決之道”的籃子。美國《財富》雜志早前報道稱,對中國而言,肆虐國土的危險霧霾顯然敲響了多記警鐘。
香港《大公報》也發表評論指出,據測算,我國80%的PM2.5污染問題與能源有關、70%以上的溫室氣體與化石燃料燃燒有關。工業革命以來,社會演進不斷證明一個事實,就是一個國家的能源結構決定了其空氣的質量。60年前的英國、頁巖氣革命前的美國,還有今天的中國無一例外。評論稱,能源轉型是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的勇氣和魄力。而當前的霧霾污染,也正是凝聚能源轉型共識、大力啟動能源改革的最好時機。
美國彭博社則援引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的觀點指出,中國需采取積極的措施削減對煤礦的依賴。報道援引該中心主任李俊峰的話稱,這就像一個煙民,如果不馬上戒除煙癮,將會影響健康。
《印度時報》報道稱,在應對惡化的空氣污染時,中國官方也逐步形成了應急機制。在國家及時發布預警的同時,中國也對部分城市進行汽車限行和暫停污染源工廠的生產。官方數據顯示,36家企業已經暫停生產,75家企業減少了產量。
不僅如此,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中國政府要求15000家工廠“曬污染”,其中包括了一些有影響力的國有企業,要求這些企業實時公開其在廢氣排放和污水排放上的細節信息。報道稱,這種史無前例的力度為中國治理霧霾找到“出口的光亮”,幫助中國找到污染源的“4W”:是誰(Who),是什么(What),什么時候(When),在哪里(Where)。
報道評論稱,一般而言,治理空氣污染將花費數年時間,而目前政府采取的措施表明了中國正加速治霾。報道援引環保專家的話稱,中國政府要求污染源企業“曬污染”是中國解決環境問題的“頭等大事”,這勢必將有很大成效。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3年11月和1—1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一、總體情況1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2.5%,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較2019年同期......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布消息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進行廢爐作業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內照射即人通過呼吸或其他方式令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質進入身體,射線會在人體內部直接作......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涉鉈污染源污染隱患排查治理技術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貫徹落實《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見》,進一步加強......
經過為期四天的激動人心的交流與合作,由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在武漢圓滿落幕。來自全國各地逾萬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環境科學的創新之路,深......
11月8日,“陸家嘴起訴蘇鋼集團索賠100億”引發廣泛關注。事情起源于近日陸家嘴發布的一則公告,公告稱此前收購的蘇鋼集團出讓公司旗下的17塊地,有14塊地存在污染,且污染面積和污染程度遠超蘇鋼集團掛牌......
微塑料在環境中無處不在。有報道證明微塑料能夠作為微生物的載體,促進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定殖和傳播,從而對生態系統安全和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近年來,對于環境水體塑料際ARGs的報道集中于微塑料......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多地迎來了連續強降雨,除了降雨之后高溫濕熱天氣對水質的影響,伴隨強降雨而來的還有洪水造成的災區水源中的泥沙量增多,在這種情況下,災區人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如何保障洪澇災害后的......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結合‘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的實施,以化工、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為重點,實施100個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在2022年4月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土壤司司長蘇克敬給出了這樣的訊息。土壤污染源頭管控......
百年老道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較早開發的老城區,滄桑與機遇并存,問題與挑戰并存,曾有著諸多難以破解的環境問題,也曾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諸多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方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哈市道外生態環境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