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研究顯示,游離糖攝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越高。這些發現為全球飲食指南中將游離糖攝入降到每日攝入能量5%以下的建議加強了證據力度。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BMC醫學》。
牛津大學的Rebecca Kelly和同事分析了英國生物樣本庫中至少完成過兩次飲食評估的110497個個體的數據。研究者們對這些個體進行了約9.4年的追蹤,在此期間有4188人罹患了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中風),3138人罹患了心臟病,1124人經歷了中風。
作者發現,總碳水化合物攝入與心血管疾病結果不相關。但是將碳水化合物的類型和來源進行區分后,他們發現從食物中攝取的游離糖越多,相關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越高。
游離糖即添加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和果汁中的糖分,來源食物包括甜飲料、果汁和甜食等。研究者發現,每日攝入總能量中游離糖的占比每高5%,總心血管疾病風險便會升高7%,其中心臟病風險會升高6%,中風風險會升高10%。另外,每天每多攝取5克膳食纖維,總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便會下降4%,但這一相關性在考慮到身體質量指數(BMI)后便不再顯著。
Kelly指出,將游離糖替換為非游離糖(即大部分天然存在于全水果和蔬菜中的糖分)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或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不過,她和合作者表示,并非所有碳水化合物都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在研究心血管健康時碳水化合物的類型和來源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2-02712-7
盡管鈣和維生素D(CaD)補充劑可能影響老年女性的慢性疾病,但其對健康結果的長期影響的證據有限。2024年3月12日,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在AnnalsofInternalMedicine期刊發表了......
春節長假期間,多個電商平臺的霜打菠菜、霜打白蘿卜、霜打大白菜等霜打菜銷量火爆。人們常用“霜打的茄子”來形容精神不振的狀態。不過,這些被霜打過的蔬菜不僅不會“無精打采”,反而更加香甜可口。那么,為什么霜......
英國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重要的發現:首次人體嚴格受控暴露臨床試驗顯示,吸入特定類型的石墨烯不會對肺或心血管功能產生短期不良影響。這意味著石墨烯這種納米材料可以安全地進一步開發,而不會對人類健康造成重大風......
日本研究團隊開展的一項大規模調查顯示,出生時體重較輕的人,40歲以后患心血管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風險較高。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等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聯合發布新聞公報說,他們以2......
肯塔基大學的一名研究人員解開了一個長達60年的謎團,這個謎團是關于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KennethS.Campbell博士是英國醫學院心血管醫學部的轉化研究主任,他在分子水平上繪制了心臟的一......
近日,國際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表了中國原創研究成果,一項有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專家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脈絡學說營衛理論指導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研究”的相關論文《中國通心絡治療......
現代社會對我們的健康和幸福帶來了很多挑戰,那些被認為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如上夜班、熬夜不睡和倒時差,已經嚴重擾亂了我們的生物鐘。現在越來越明確的是,生物鐘紊亂正在增加包括心血管疾病、肥胖和2型糖尿病在內......
哈佛大學醫學院張學宏教授等人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上發表了題為:Sugar-SweetenedandArtificiallySweetenedBeveragesandRiskofLiverC......
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的科學家首次發現,在洪水事件中受影響的人們在事件后三至六周之間的死亡風險(包括心臟和肺部問題)顯著增加,甚至在洪水已經退去后仍然存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洪水。圖片來源:Hippop......
糖是一類具有重要生物學功能的大分子,具有高度復雜的化學結構。目前,糖的結構解析依賴于傳統的色譜法、質譜法和核磁法等結構表征手段。雖然這些方法相對成熟,但存在檢測步驟復雜、無法實時動態檢測等局限性,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