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1-27 10:37 原文鏈接: 多哈氣候大會:艱難的談判美日加拒入第二期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八次締約方大會26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開幕。正值《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即將結束、“加強行動德班平臺特設工作組”將啟動具體討論之時,本次會議將在國際社會協調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起到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目前,談判各方尤其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上分歧猶存,部分主要碳排放國家拒絕參加《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一些發達國家不愿率先大幅度減排,多哈會議能否找到既推動談判進程又能符合各國根本利益的解決辦法,將考驗談判代表們的政治智慧和誠意。從目前各方表態來看,多哈會議談判將極為艱難。

      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蘇偉代表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基礎四國”在多哈氣候大會開幕式上發言稱,國際社會應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下采取正確行動。中方已采取有效措施減排,各個機構的報告足以證明。他說,發展中國家作出的貢獻遠遠超過發達國家,并敦促發達國家完成減排承諾。

      美日加等拒絕加入第二承諾期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強調,《京都議定書》第八次締約方會議將完善第二承諾期細節,達成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的援助和技術支持,同時提供方案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

      《議定書》第一承諾期于2008年開始并于今年底到期,多哈會議將對《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機制和落實作進一步安排,能否確立一個有法律約束力的《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并確保其按時實施,這將是衡量多哈會議成敗的關鍵因素。有關第二承諾期的博弈將圍繞三項事宜進行。

      首先是參與《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國家及其各自的減排目標。目前,歐盟表示將履行第二承諾期減排目標;澳大利亞11月支持第二承諾期的表態也令氣候變化談判各方為之一振;美國則明確表示不會設定《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減排目標,且這一立場在多哈會議上轉變的可能性不大;日本、加拿大等也公開表示不加入《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其次,關于第二承諾期的長度是5年還是8年,各方仍有分歧。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國為使發達國家增強減排力度,主張第二承諾期從2013年持續到2017年結束,為期5年。歐盟則希望第二承諾期持續到2020年,為期8年。

      此外,如何處理一些國家在第一承諾期產生的剩余碳排放配額,也需各方博弈。77國集團主張這些剩余配額不再順延至第二承諾期。歐盟內部對此則有不同意見。

      “綠色氣候基金”仍是空殼

      根據《哥本哈根協議》和《坎昆協議》,發達國家在2010年至2012年間共出資300億美元作為快速啟動資金,在2013年至2020年間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的長期資金,用于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2011年12月德班氣候大會通過決議,啟動綠色氣候基金。

      如今,在300億美元快速啟動資金方面,一些發達國家未能履約,已落實的部分資金,也不符合《公約》下支持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性質。而對于2013年起如何為綠色氣候基金融資,也沒有確切說法。如何對綠色氣候基金進行注資,將成為多哈會議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談判的難點。

      目前,美國主張2012年以后保持基金的延續性,但并未對出資金額作出具體承諾,且大力鼓吹發展中國家出資和私人資本進入綠色氣候基金,很難讓人看到其誠意。歐盟和日本也未對2013年后的出資作出承諾。

      “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分歧巨大

      由于《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即將到期,各方將進入“德班平臺”這一新的談判機制,一些發達國家則抓住“德班平臺”談判成果“適用于所有締約方”這一措辭,急于在今年草草結束《議定書》和《公約》兩個工作組,把談判重心轉到“德班平臺”上來,從而逃避原來的法律義務,并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責任混為一談。

      一些發達國家認為,隨著新興經濟體在2020年后的經濟地位提高,潛在排放量逐漸增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二元劃分已經過時。“德班平臺”上所有國家都要在統一法律框架下,承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減排義務,發展中國家不能再以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作為實施減排行動的前提。而這種觀點與發展中國家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相左,因此,多哈會議期間,如不能彌合差異,發展中國家在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等問題上將較難取得實質性進展。

     

    相關文章

    全球水文循環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表《2022年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這份對全球水資源進行廣泛評估的報告指出,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全球水文循環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水文循環正在失去平衡。報告指出,2022年期間,全球......

    氣候變化加劇利比亞有史以來最嚴重洪水

    人們擔心,9月11日開始的毀滅性洪水已導致利比亞2萬人死亡。官方公布的超過5000人的死亡人數可能會增加,至少還有1萬人失蹤。兩座水壩倒塌,向東北部港口城市德爾納市約注了3000萬立方米的水,其他城鎮......

    陸地植被動態反饋加強了全新世快速氣候變化事件

    全新世作為典型間冰期,總體上表現為一個氣候相對溫暖穩定的時期,但卻不斷被一系列快速(或極端)氣候變化事件打斷,威脅人類生存環境。全新世累計至少發生了10次快速氣候變化(RCC)事件。然而,關于全新世R......

    陸地植被動態反饋加強了全新世快速氣候變化事件

    全新世作為典型間冰期,總體上表現為一個氣候相對溫暖穩定的時期,但卻不斷被一系列快速(或極端)氣候變化事件打斷,威脅人類生存環境。全新世累計至少發生了10次快速氣候變化(RCC)事件。然而,關于全新世R......

    多年拉尼娜與氣候變化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賈凡副研究員聯合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學者,在熱帶海氣相互作用與氣候變化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發現全球變暖將導致多年拉尼娜事件的發生頻率增加。相關研究成果以《全球變暖下更......

    極端天氣頻繁襲來,氣候變化是“罪魁禍首”嗎?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孫劭:溫度每上升1℃,大氣中的飽和水汽大約增加7%,致使極端降水事件的發生頻次、強度和影響范圍明顯增加。全球變暖還會影響大氣環流模式,導致氣候系統發生復雜變化,進一步增加極端......

    中國—南非首期氣候變化培訓班正式開班了!

    7月24日,中國—南非首期氣候變化線上培訓班開班式成功舉行。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南非森林、漁業與環境部副部長瑪吉·索蒂尤,中國駐南非大使陳曉東等在開班式上視頻致辭。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

    重視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

    近期,受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極端氣候影響,世界主要水稻生產國生產受到影響,全球大米價格持續攀升,達到11年來歷史高點,國內稻谷價格也呈現同步上升趨勢。我國是世界重要的水稻生產和消費大國,厄爾尼諾現象會不......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3》發布

    7月8日,在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應對”主題論壇上,中國氣象局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從大氣圈、水圈、冰凍圈、生物圈和氣候變化驅動因子......

    氣候變化使美加州野火面積在過去50年擴大四倍

    一項新研究顯示,在1971年到2021年期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夏季野火的過火面積增加了大約4倍,而氣候變化是林火肆虐的主要原因。在過去的50年里,加州夏季野火的燃燒面積一直在增加。其中最大的10場野火......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