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樣的采取(見「水中細菌總數的測定」實驗)
2. 自來水檢查
2.1 初(步)發酵試驗
在 2 個含有 50 ml 三倍濃縮的乳糖蛋白胨發酵燒瓶中,各加入 100 ml 水樣。在 10 支含有 5 ml 三倍濃縮乳糖蛋白胨發酵管中,各加入 10 ml 水樣(如圖 1)。混勻后,37℃ 培養 24 h,24 h 未產氣的繼續培養至 48 h。  圖 1 多管發酵法測定水中大腸菌群的操作步驟和結果解釋
2.2 平板分離
經 24 h 培養后,將產酸產氣及 48 h 產酸產氣的發酵管(瓶),分別劃線接種于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再于 37℃ 下培養 18~24 h,將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的一小部分,進行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
2.2.1 深紫黑色、有金屬光澤。
2.2.2 紫黑色、不帶或略帶金屬光澤。
2.2.3 淡紫紅色、中心顏色較深。
2.3 復發酵試驗
經涂片、染色、鏡檢,如為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則挑取該菌落的另一部分,重新接種于普通濃度的乳糖蛋白胨發酵管中,每管可接種來自同一初發酵管的同類型菌落 1~3 個, 37 ℃ 培養 24 h,結果若產酸又產氣,即證實有大腸菌群存在。
證實有大腸菌群存在后,再根據初發酵試驗的陽性管(瓶)數查表 1,即得大腸菌群數。 表1 大腸菌群檢表數 接種水樣總量 300 ml(100 ml 2 份,10 ml 10 份)
3. 池水、河水或湖水等的檢查
3.1 將水樣稀釋成 10-1 與 10-2 。
3.2 分別吸取 1 ml 10-2 、10-1 的稀釋水樣和 1 ml 原水樣,各入裝有 10 ml 普通濃度乳糖蛋白胨發酵管中。另取 10 ml 和 100 ml 原水樣,分別注入裝有 5 ml 和 50 ml 三倍濃縮乳糖蛋白胨發酵液的試管(瓶)中。
3.3 以下步驟同上述自來水的平板分離和復發酵試驗。
3.4 將 100、10、1、0.1(10-1)ml 水樣的發酵管結果查表 2,將 10、1、0.1(10-1)、0.01(10-2)ml 水樣的發酵管結果查表 3,即得每升水樣中的大腸菌數。 表 2 大腸菌群檢數表 接種水樣總量 111.1 ml(100 ml、10 ml、1 ml、0.1 ml 各 1 份)

表 3 大腸菌群檢數表 接種水樣總量 11.11 ml(10 ml、1 ml、0.1 ml、0.01 ml 各 1 份) 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