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水解過程可通過底物的變化來證明,如細菌水解淀粉的區域,用碘測定不再產生藍色;水解明膠可觀察到明膠被液化;脂肪水解后產生脂肪酸改變培養基的pH,其中的中性紅指示劑使培養基從淡紅色變為深紅色。
實驗材料: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
試劑、試劑盒:油脂培養基淀粉培養基明膠培養基盧戈氏碘液
儀器、耗材:無菌平皿接種環接種針
實驗步驟:
1. 油脂水解試驗
(1)將溶化的油脂培養基冷至45℃左右時,充分振蕩,使油脂均勻分布,用無菌操作倒入平皿中,待凝。
(2)將制成的平板用記號筆劃成兩半,一半接種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為對照,另一半接種枯草芽孢桿菌作為試驗菌,均用無菌操作畫“+”接種。
(3)將接種的平板倒置于37℃溫室中培養24小時。
(4)取出平板,觀察平板底層長菌的地方,如出現紅色斑點,說明脂肪被水解,為陽性反應。
2. 淀粉水解試驗
(1)將淀粉培養基溶化后,冷至45℃左右,以無菌操作制成平板。
(2)用記號筆將平板劃成兩半,一半接種大腸桿菌作為試驗菌,另一半接種枯草芽孢桿菌作為對照菌,均用無菌操作劃線接種。
(3)將上述已接種的平板倒置于37℃溫室中培養24小時。
(4)將已培養24小時的平皿取出,打開皿蓋,滴加少量盧戈氏碘液于平板上,輕輕旋轉平皿,使碘液均勻鋪滿整個平板。如菌苔周圍出現無色透明圈,說明淀粉已
被水解。透明圈的大小、說明該菌水解淀粉能力的強弱。
3. 明膠液化試驗
(1)取三管明膠培養基,用記號筆標明各管接種的菌名。分別以無菌操作用接種針穿刺接種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綠膿桿菌。
(2)接種后,置20℃溫室中培養2~5天。
(3)觀察明膠培養基液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