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復雜構件機器人化加工是我國建設制造強國的必由之路。記者從廣東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獲悉,該所機器人技術團隊在大型復雜構件機器人化制造研究取得進展,自主研發了具備點云融合、快速重構、工藝規劃及離線編程的機器人設計仿真軟件和測量加工一體化系統,實現高性能的大型復雜構件機器人化制造。相關研究成果日前榮獲第三屆中國機器人學術年會最佳海報獎。
據介紹,第三屆中國機器人學術年會收錄并展出海報近200份,歷經專家推薦、評委投票等多輪評審和激烈角逐,最終評選出10份最佳海報獎,以表彰我國機器人領域優秀的研究成果。其中,廣東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廖昭洋博士等完成的《復雜構件加工的機器人軌跡規劃及剛度優化》海報脫穎而出,獲得年會最佳海報獎。
大型復雜構件廣泛存在于高端裝備的核心零件中,如大型風電葉片、高鐵車身、船用螺旋槳等,是新能源、海洋、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領域重大裝備的關鍵件和基礎構件,其制造水平是衡量國家工業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工業機器人在大型復雜構件制造中具有配置靈活、兼容外部傳感、靈活性高等優點,使機器人成為“能工巧匠”,給大型復雜構件加工提供了精度更高、成本更低、柔性更好的替代方案,具有巨大發展潛力。
《復雜構件加工的機器人軌跡規劃及剛度優化》海報第一完成人廖昭洋博士及團隊,針對大型復雜構件機器人化高質量加工的需求,重點開展了面向剛度強化的機器人姿態及工件變位優化方法、基于網格參數化映射的軌跡規劃方法、基于點云融合和逆向重建的三維測量等技術研究,結合自主研發的機器人設計仿真軟件和測量加工一體化系統,形成了完整的復雜構件機器人化制造技術方案,對我國機器人和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據了解,針對大型復雜構件機器人切削加工中加工精度低、軌跡規劃難等問題,研究團隊建立了面向切削變形的剛度評價模型,提出了面向剛度強化的機器人姿態-工件變位聯合優化方法,提升機器人切削過程的剛度及加工精度;同時提出了基于共形映射的軌跡規劃方法,將復雜的三維軌跡規劃任務降維至二維參數域。并結合基于譜聚類的區域分割、基于像素法的切削力優化、以及基于GPU渲染管線的高效無碰規劃等技術,提出了適應復雜構件銑削、拋磨等多工藝的軌跡策略。
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一直是人類探索的熱點話題,如何讓機器人更像人類,不僅在外形上,還要在功能上,是許多科學家的追求。近日,劍橋大學的仿生機器人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就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他們研發了一種基于水凝膠的......
“人機共融是智能機器人的重要特征,‘人機交互、人機交流、人機一體’的新一代人機共融機器人將引領時代潮流。”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4月26日表示,智能工業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技術、自動化技術、傳感器技術與人......
意大利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穎的4D打印的可生物降解的軟體機器人,其形狀像一顆種子,能隨著濕度的變化而改變形狀,并能在土壤中航行。該設備作為監測環境的一種新方式具有很大的潛力。4D打印是使用3D打印技術......
“伴隨著馬里蘭鉗輕快精細地夾持、凝切,淋巴結被整塊完整的清掃,靈活的機械手在肺組織和血管表面細致地游離著血管和支氣管,精確完美地切除了病變。”日前,山西省首例達芬奇機器人RATS手術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
4月15日,第20屆廣西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暨東盟國家青少年機器人邀請賽線下項目在賀州市委黨校正式開賽,來自廣西的900多支隊伍1600余名選手參與比賽。據悉,本次廣西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線下項目包括機器人綜......
盡管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在治療血液惡性腫瘤方面表現出了一定的潛力,但由于實體瘤往往存在惡劣的物理屏障和免疫抑制微環境,該療法的應用并不令人滿意。理想的CAR-T細胞療法需要一種新型的披著“......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類似毛毛蟲的軟體機器人,它可以在狹窄的空間內前進、后退和下潛。該機器人的運動由一種新穎的銀納米線模式驅動,這種銀納米線利用熱量來控制機器人彎曲的方式,從而使用戶可......
中新網成都3月23日電(王利文)23日,在四川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志愿者林寒正熟練地操控外骨骼機器人。在設備輔助下,他獨立完成前進、轉向等動作,這一行走練習已成為他截癱后康復訓練的日常。......
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介紹“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有關情況。金壯龍表示,將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研究制定未來產業發展......
廣東機器人產業呈現強勁發展勢頭,企業數量位列區域首位。工業機器人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3.9%,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在全國第一。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是廣東機器人企業快速發展的“秘訣”。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