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所大尺寸單晶石墨烯的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備及其無損轉移取得重要進展
最近,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的成會明、任文才研究員帶領的石墨烯研究團隊,在大尺寸單晶石墨烯及其薄膜的制備和無損轉移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于2月28日在《自然—通訊》上在線發表(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2, DOI: 10.1038/ncomms1702)。
作為單層碳原子緊密堆積而成的二維蜂窩狀結構,石墨烯具有極高的載流子遷移率、高透光性、高強度等眾多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質,在電子學、自旋電子學、光電子學、太陽能電池、傳感器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潛在應用。目前制備高質量石墨烯的方法主要有膠帶剝離法、碳化硅或金屬表面外延生長法和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前兩種方法效率低,不適于大量制備,而迄今由CVD法制備的石墨烯一般是由納米級到微米級尺寸的石墨烯晶疇拼接而成的多晶材料。石墨烯中晶界的存在會嚴重降低其質量和性能,因此大尺寸單晶石墨烯的制備對于石墨烯基本物理性質的研究及其在電子學等方面的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此外,對于在金屬基體上生長的石墨烯,生長后能否高質量地將石墨烯從金屬基體轉移到其它基體上是實現其在不同領域應用的前提。但現有轉移方法大多是將金屬基體腐蝕掉,不僅會造成石墨烯結構的破壞、基體金屬的殘存和環境污染,而且會顯著增加石墨烯的制備成本,尤其不適合化學穩定性強的貴金屬上石墨烯的轉移。
金屬所科研人員在前期常壓CVD方法生長石墨烯的基礎上,提出采用貴金屬鉑作為生長基體,實現了毫米級尺寸六邊形單晶石墨烯的制備(圖1),并制備出由毫米級單晶石墨烯構成的石墨烯薄膜。研究發現,多晶鉑和單晶鉑上石墨烯的生長行為相似,鉑對甲烷和氫氣較強的催化裂解能力以及反應中低濃度甲烷和高濃度氫氣的使用是實現石墨烯低成核密度并最終制備出大尺寸單晶石墨烯的關鍵。由于石墨烯與鉑基體熱膨脹系數差別小,所得石墨烯上褶皺的平均高度僅為0.8納米,遠小于銅、鎳基體上生長的石墨烯的褶皺。他們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研究團隊合作,利用選區低能電子衍射和低能電子顯微鏡對單個石墨烯島進行了表征,發現具有規則六邊形結構的石墨烯島均為單晶,而邊界處有凹角存在的石墨烯島多為多晶結構。
與此同時,他們還發明了一種基于電化學氣體插層的鼓泡無損轉移方法,可將鉑上生長的石墨烯轉移到任意基體上(圖2)。與現有基于基體腐蝕的傳統轉移方法不同,該轉移方法對石墨烯及鉑基體均無破壞和損耗,鉑基體可無限次重復使用。轉移后的石墨烯完整保留了其原有的結構和質量,無金屬雜質殘留(圖3)。該鼓泡轉移方法操作簡便、速度快、無污染,并且適于釕、銥等貴金屬以及銅、鎳等常用金屬上生長的石墨烯的轉移,金屬基體可重復使用,可作為一種低成本、快速轉移高質量石墨烯的普適方法。拉曼光譜研究表明,該方法轉移的單晶石墨烯具有很高的質量(圖4)。他們還與北京大學電子系的彭練矛研究團隊合作,將轉移到Si/SiO2基體上的單晶石墨烯制成場效應晶體管,測量出該單晶石墨烯室溫下的載流子遷移率可達7100cm2V-1s-1(圖4),并有望通過使用氮化硼基體得到進一步提高。
金屬基體上大尺寸單晶石墨烯及其薄膜的多次重復生長,為石墨烯基本物性的研究及其在高性能納電子器件、透明導電薄膜等領域的實際應用奠定了材料基礎。
該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等的資助,已申請中國發明ZL2項。
圖1 多晶鉑上生長的毫米級單晶石墨烯及由其構成的連續薄膜
圖2 基于電化學氣體插層的鼓泡無損轉移方法
圖3 多晶鉑上生長及轉移到Si/SiO2基體上的六邊形單晶石墨烯
圖4 六邊形單晶石墨烯的拉曼光譜及其電輸運特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吳文彬和王凌飛團隊聯合西北大學教授司良團隊,制備了廣譜高效的新型超四方相水溶性犧牲層材料Sr4Al2O7,可用于制備多種高質量自支撐氧化物薄膜。1月26日,相關研究成果以研究長文形......
天津大學教授馬雷聯合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WalterdeHeer團隊,首次制成了可擴展的半導體石墨烯,這可能為制造比現在的硅芯片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新型計算機鋪平道路。石墨烯是一種由單層碳原子制成的材料......
天津大學納米顆粒與納米系統國際研究中心的馬雷教授團隊攻克了長期以來阻礙石墨烯電子學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在保證石墨烯優良特性的前提下,打開了石墨烯帶隙,成為開啟石墨烯芯片制造領域大門的重要里程碑。該研究......
近日,我國研究團隊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由石墨烯制成的功能半導體,相關論文發表在權威期刊Nature雜志上。論文名為“Ultrahigh-mobilitysemiconductingepitaxialgr......
“后摩爾時代,放過石墨烯(Graphene)吧。”這是兩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范說過的話。石墨烯,一個“新材料之王”,一個曾經在2021年在“全球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由石墨烯制成的功能半導體。該項突破為開發全新電子產品打開了大門。研究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石墨烯和碳化硅的分子模型。圖片來源:佐治亞理工學院石墨烯是由已知最......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利用光加速石墨烯質子傳輸的方法,可能會改變氫氣產生方式。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質子傳輸是許多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關鍵步驟,例如氫燃料電池和太......
美國西北大學、波士頓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從人腦中汲取靈感,開發出一種能夠進行更高層次思維的新型突觸晶體管,可像人腦一樣同時處理和存儲信息。在新的實驗中,研究人員證明晶體管對數據進行分類的能力,超......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利用光加速石墨烯質子傳輸的方法,可能會改變氫氣產生方式。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質子傳輸是許多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關鍵步驟,例如氫燃料電池和太......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利用光加速石墨烯質子傳輸的方法,可能會改變氫氣產生方式。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質子傳輸是許多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關鍵步驟,例如氫燃料電池和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