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后,愛思唯爾積極關注疫情變化和相關科研進展,并創建了免費資源中心,為專業醫護人員、科研人員和公眾獲取相關信息提供便利。自上線以來,該資源中心受到了廣泛關注,為讀者提供更多與冠狀病毒相關的信息和研究成果。
通過關鍵詞檢索分析,得到了自1996年至今已發表的22,000多篇文獻。在科研表現分布圖中,展示了參與研究冠狀病毒的全球表現突出(相關發文量超過10篇(含))的600多所科研機構。
注:按照發文量進行排名,在世界地圖標記的600多所機構中,藍色為中國地區以外的機構,紫色為進入全球前500的中國機構,紅色為未進全球前500但進入中國前200的機構。
立即訪問互動地圖(通過全球冠狀病毒研究機構及研究人員分布圖,不僅可以概覽全球特別是中國的相關研究機構分布,同時還可以通過放大或縮小地圖來聚焦某個研究機構,為科研人員了解和研究冠狀病毒、獲取科研進展提供更多全面、有價值的信息。)
科研表現分布圖顯示,在全球600多所科研機構中,按照參與研究冠狀病毒的科研機構數量由多至少排列,中國(含港澳臺)的科研機構以200所位列第一,美國的科研機構有122所,位列第二,中美兩國機構數量全球領先。此外,前五位中,韓國和德國以25所數量并列第三,英國為24所,加拿大和法國均為22所。
圖1 國家或地區參與研究冠狀病毒的機構數量
數據來源:Scopus
在冠狀病毒這一領域的科研產出數量上,中國(含港澳臺)以文章發表總量26,681篇排名第一,美國和加拿大分別以18,990篇和4,219篇分列第二、三。
圖2 國家或地區冠狀病毒研究產出數量
數據來源:Scopus
具體到科研機構來看,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分別以2,888篇、1,766篇和1,704篇的發文數量位居全球科研機構的一、二、三位。發文數量排名前二十位的機構中,有10所來自中國(含港澳臺)、5所來自美國,為冠狀病毒研究作出較大貢獻。
表1 冠狀病毒科研產出的全球機構TOP20
數據來源:Scopus
在中國,參與研究冠狀病毒且表現突出的科研機構有200所。其中,中國大陸有142所,中國香港有15所,中國臺灣有41所,中國澳門有2所。進入全球前500位的中國機構有103所。
按照發文量來看,中國的科研機構中香港大學以2,888篇占據首位,遠遠高于排在第二位的香港中文大學(1,766篇),中國農科院以1,519篇論文緊隨其后。
表2 冠狀病毒科研產出的中國機構TOP10
數據來源:Scopus
其他占據發文前十的科研機構還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國立臺灣大學、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
除此之外,復旦大學、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大學、中科院武漢病毒所也分別發表了超過400篇的相關科研論文。
通過全球冠狀病毒研究機構及研究人員分布圖,不僅可以概覽全球特別是中國的相關研究機構分布,同時還可以通過放大或縮小地圖來聚焦某個研究機構,靶定該機構的研究人員來進行深入分析。
全球冠狀病毒研究機構及研究人員分布圖的上線,將為科研人員了解和研究冠狀病毒、獲取科研進展提供更多全面、有價值的信息。
冠狀病毒已經在本世紀引發了三次重大疾病爆發,包括COVID-19大流行,科學家們懷疑潛伏在自然界中的其他家族成員威脅著人類。但是,這些病原體中的許多都很難在實驗室中生長,這使得在它們襲擊之前研究它們并......
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去年10月遭到勒索軟件攻擊。圖片來源:《自然》網站去年10月,德國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慘遭網絡攻擊。該館科學家無法獲得工作所需的數據和程序,導致項目被擱置,研究暫時陷入停滯狀態。幾個月......
2024年已經過去1/3,巴西政界人士對該國研究機構和聯邦大學今年將獲得多少資金仍存在分歧。科學家表示,除非找到更多的資金,否則他們將沒有足夠的錢支付水、電等基本開銷,以及學生的經濟資助。據《自然》報......
在近日愛思唯爾發布的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中,太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馬立峰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崔志華再次上榜。圖片來源:太原科技大學據悉,愛思唯爾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主要......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豬病研究中心黃小波課題組在自然指數(Natureindex)期刊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發表研究論文。本研究發現HSP90AB1是影響豬δ冠......
武漢P4實驗室2015年01月31日,中國科學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在武漢建成,標志著中國正式擁有了研究和利用烈性病原體的硬件條件。2018年1月4日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了解......
12月31日,受湖南省衛健委委托,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湖南省重癥醫學質量控制中心牽頭,該中心主任、湘雅醫院重癥醫學中心主任張麗娜教授和湘雅醫院重癥醫學科副研究員彭倩宜領銜執筆制定的《湖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
2022年12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以長文(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科學學院嚴歡研究組在病毒受體領域的研究成果,論文標題為《MERS冠狀病......
瑞士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可以預測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冠狀病毒未來變種,有望促進下一代抗體療法及疫苗的研發,為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提供重要參考。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細胞》雜志。為了創......
瑞士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可以預測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冠狀病毒未來變種,有望促進下一代抗體療法及疫苗的研發,為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提供重要參考。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細胞》雜志。為了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