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6-10 11:56 原文鏈接: 大氣污染防治需健全聯防聯控長效機制

    圖為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會商現場

             重污染天氣大范圍同時出現、區域性和復合型污染特征十分明顯、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這是記者近日跟隨全國人大常委會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組在長三角地區檢查時的感受。從上海到浙江再到江蘇,連續幾天,霧霾天氣都如影隨形。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在我面前,我卻看不到你。”很多人都還記得這句去年底調侃重度霧霾的玩笑話。從2013年11月初到12月中旬,一場號稱史上最嚴重的霧霾天氣襲擊全國大部分地區,長三角地區更是重災區,江蘇省13個市全部嚴重污染,南京市一年中第三次掛上橙色污染預警。

       實際上,從2013年年初一直到年尾,據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全國霧霾天數已達29.9天,為52年來之最,霧霾覆蓋了我國近三分之一國土面積。如何進行區域間合作,通過技術進步開發新的預報技術和手段,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首先,由我介紹長三角地區空氣質量實況以及預報重點,請其他方做好準備。”5月27日下午,在環保部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伴隨區域預報首席對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實況進行回顧以及預報關注重點,一場預測預報會商正在進行中。在隨后的15分鐘里,長三角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一一通過大屏幕,實時在線將各地情況加以匯報。此次會商對長三角區域未來兩天空氣質量進行預報分析,最終得出長三角未來一周污染天氣預報和展望。

       “區域空氣質量會商是在客觀的工具模型等手段支撐下實現的,通過會商得到最終的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在預警等級和條件上進行對接,以便在出現大面積污染天氣情況下開展同步聯動,做到步調一致。這樣做不僅能夠更好地采取相關有效措施,也可以更好地向公眾進行宣傳。在此基礎上,在一些重污染即將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情況下,能夠啟動重污染應急預案,從而取得良好效果。”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年初,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政府和環保部等國家八部委共同建立了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目前聯動工作機制正在有序開展。

       流動性強、成因復雜,大氣污染物的這些特性,凸顯了聯防聯控工作的重要性。據了解,國內外的成功經驗表明,解決區域大氣污染問題,必須盡早采取區域聯防聯控措施,這就需要加強部門合作,深化大氣污染防治部門聯合和區域聯動。

       據了解,2013年,中國氣象局與環保部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以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為重點,初步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空氣質量預報聯合會商和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機制,及時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同時,實現了區域各省氣象部門大氣環境監測數據的共享、信息通報、聯合會商,進一步提高了大氣污染防治氣象保障服務水平。

       在此基礎上,環保部建議,在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時,增設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專章,明確國家和地方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劃定方法,由國家建立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統籌協調區域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組織實施環評會商、聯合執法、信息共享等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則指出,應強化多環境要素協同控制,對建立完善的大氣污染物排放和質量監測數據提出要求,為開展污染物源解析、建立污染源排放清單、制定科學的大氣污染控制對策提供依據。同時,節能減排降碳與大氣污染防治同根同源,重點領域和主要政策措施大致一致,建議在相關管理機制、規劃體系、政策要求等方面統籌考慮,避免規劃、政策和工作局部化、碎片化。

    相關文章

    索賠100億!買下17塊地14塊“有毒”!陸家嘴起訴蘇鋼集團

    11月8日,“陸家嘴起訴蘇鋼集團索賠100億”引發廣泛關注。事情起源于近日陸家嘴發布的一則公告,公告稱此前收購的蘇鋼集團出讓公司旗下的17塊地,有14塊地存在污染,且污染面積和污染程度遠超蘇鋼集團掛牌......

    城市環境所在塑料際抗生素抗性健康風險及驅動機制方面獲進展

    微塑料在環境中無處不在。有報道證明微塑料能夠作為微生物的載體,促進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定殖和傳播,從而對生態系統安全和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近年來,對于環境水體塑料際ARGs的報道集中于微塑料......

    亞歐大陸腹地唯一全球大氣本底站:屏住呼吸為地球“測溫”29年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海拔3816米的瓦里關山上,全球32個大氣本底站中海拔最高的瓦里關本底站已運行了整整29年。1994年9月17日,瓦里關本底站正式掛牌,開始了為地球“測溫”的工作。它也成為......

    洪水災害后,應該如何確保居民的飲用水安全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多地迎來了連續強降雨,除了降雨之后高溫濕熱天氣對水質的影響,伴隨強降雨而來的還有洪水造成的災區水源中的泥沙量增多,在這種情況下,災區人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如何保障洪澇災害后的......

    生態環境部發布8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進展如何?

    “結合‘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的實施,以化工、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為重點,實施100個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在2022年4月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土壤司司長蘇克敬給出了這樣的訊息。土壤污染源頭管控......

    黑龍江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百年老道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較早開發的老城區,滄桑與機遇并存,問題與挑戰并存,曾有著諸多難以破解的環境問題,也曾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諸多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方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哈市道外生態環境局有效......

    本世紀末地表水污染或影響55億人

    《自然·水》最新發表的一項建模研究顯示,到2100年,地表水污染可能會影響到55億人。研究結果指出,到本世紀末,撒哈拉以南非洲預計將成為全球地表水污染熱點地區。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被認為會影響今后幾......

    生態環境部發布7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

    2023年6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防治污染,讓微生物“吃掉”有害氣體

    常用的生物大氣治理技術主要有生物過濾、生物滴濾和生物洗滌3種。與其他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相比,生物大氣治理技術具有安全性好、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對處理低濃度或生物可降解性強的有機廢氣效果較好。隨著我國工業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