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在完成綜合海試后,“大洋一號”船于昨日從海南三亞起航,執行我國大洋第30航次科學考察任務。
據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本航次是我國開始履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第一個5年任務(2012年~2016年)的開篇航次,調查方法與技術將從探礦向勘探轉換,表面精細調查與淺部勘探并重,將使用和試用我國多年來自主研發的大洋高新技術設備,包括試用自主研發的中深孔巖心取樣鉆機開展底質取樣,使用自主研發的拖曳式資源綜合探測系統開展資源調查,使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人纜控潛水器開展高精度海底觀測與取樣。
此外,本航次還將使用聲學深拖開展高精度海底地形調查,并在西南印度洋布放天然地震儀探測微結構。這些對船舶保障、人員組織、技術裝備和航次組織管理都是全新的考驗。
本航次計劃航行180天,航程約1.9萬海里,分為4個航段,預計2014年5月30日返回青島。本航次共有來自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中國地質大學等46家國內外單位的339人參加。
近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準上海市機構改革方案。至此,沿海11省區市機構改革方案全部獲批,標志著這些省區市機構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圖片來源于網絡為了更好地發揮海洋優勢,山東、廣西兩省(區)分別組建自......
7月31日,經自然資源部批準,“大洋一號”科考船從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碼頭起航前往西北太平洋海域,執行我國深海大洋第48航次科學考察任務。自然資源部供圖本航次主要任務包括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區開展資源環境的綜......
5月3日,歷時45天,航行6208海里,“大洋一號”船搭載最新研制的“海龍三號”“海龍11000”無人有纜潛水器和“潛龍三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圓滿完成2018年綜合海試任務,回到青島。自然資源部黨組成......
5月3日,“大洋一號”駛入青島市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碼頭。當日,我國遠洋科考功勛船“大洋一號”完成“海龍”“潛龍”系列潛水器海試任務后,返回青島母港。“海龍”“潛龍”系列潛水器在本航次共完成12......
“蛟龍”“海龍”“潛龍”三龍潛水器協同作業模式圖4月30日,在完成深海最后一潛后,“潛龍三號”跟隨“大洋一號”船開始返航。4月20日開始,這個中國最先進自主無人潛水器,先后進行了包括兩次海試和兩次試驗......
搭載最新研制的“海龍三號”“海龍11000”無人有纜潛水器和“潛龍三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完成12次下潛后,“大洋一號”科考船3日將停靠青島市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碼頭,完成歷時45天......
“大洋一號”4月15日電(記者劉詩平)搭載“潛龍三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和70名科考隊員的“大洋一號”科考船15日從廈門起航,奔赴南海執行“大洋一號”綜合海試B航段科考任務。這也是目前我國最先......
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司在杭州組織召開第一次全國海洋經濟調查工作交流會。會議由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司沈君副司長主持,監測中心派出項目相關技術人員參會。會上,11個沿海省級調查辦代表分別匯報了涉海單位清查、產......
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日前組織召開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會議。經過專家認真評審,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類共有20項成果擬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4項;海洋科技轉化類共有......
7月18日,國家海洋局印發《海洋標準化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即日起施行。《細則》對海洋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定、實施和監督的全過程管理進行了詳細規定,為建立海洋標準化三級管理制度體系夯實基礎。《細則》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