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12-13 15:17 原文鏈接: 大灣區科學論壇:戰勝疫情要靠全球科技合作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的引領帶動下,深入推動粵港澳科技合作和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已成為粵港澳三地的強烈共識。這是12月11日至13日在廣州舉行的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發出的信息。

      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以“探索未來,共享科學”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百位院士專家齊聚線上線下,共同探討生命科學、納米科學、網絡通信、可持續發展、海洋科學、智能工業軟件等科學前沿熱點,推動粵港澳三地和全球科技合作。

      科技合作是應對當前挑戰必經之路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在此背景下,我們尤其要高度重視開放合作,促進交流共享。”中科院院士白春禮說,“推動科技交流與合作是應對當前及未來挑戰和機遇的必經之路。”

      以全息屏幕方式“空降”現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聯盟主席理查德·約翰·羅伯茨爵士談到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和疫苗的開發,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中國科研人員2020年最早發布的新冠病毒基因測序結果,“這是通過科學協作和科研合作幫助全世界的一個極佳范例,這也是證明在新冠疫情極早期中國分享其本土科學成就的典型案例”。

      “去年底新冠病毒mRNA疫苗能被廣泛應用的原因,歸功于中國科學家向全球發布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使得其他國家得以利用它開展疫苗研發。”理查德·約翰·羅伯茨說。

      近期新冠病毒新毒株奧密克戎的出現給疫情防控帶來新挑戰。“‘奧密克戎’新毒株的出現帶來許多新問題,很多國家高度重視,采取嚴格管控措施,這說明從近2年的抗疫實踐中,世界慢慢體會到中國的做法是對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實驗室主任鐘南山指出,對于該毒株的治療靶點、致病力強度,以及現有疫苗保護力等科學問題,目前仍需進行深入的研究,需要全球科學界共同努力。

      三地協作打造創新高地

      “在與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科學家的聯合研究中,我受益匪淺,未來我希望能擴大這種合作,讓更多的大灣區科學家參與進來。”在致大灣區科學論壇的視頻寄語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羅伯特·博爾威克向大灣區科學家發出誠摯邀約。

      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發展備受矚目,與會專家學者暢談了對粵港澳三地打造創新高地的設想。

      “大灣區有‘一國’加‘兩制’的雙重優勢,港澳開放外聯優勢疊加廣東的產業優勢,將產生新的化學作用。”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表示。

      “大灣區是發展創新醫藥的沃土。”中國工程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榮譽校長劉良表示,在生物醫藥領域,大灣區已形成“三極四地”的聯動發展。尤其是廣州南沙,地理位置便捷,且戰略定位突出,生物醫藥企業和資本市場活躍,產業人才聚集,可以與多地實現優勢互補。

      近年來,隨著粵港澳三地在協調創新方面合作的增多,廣東大力促進各項科研要素的便捷流通,著力解決“人往來、錢過境、物流動”問題。以廣州為例,通過科技合作項目,累計投入財政資金逾2.67億元,支持廣州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與港澳開展科研合作項目近200項。

      對于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在灣區科創峰會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認為,未來最重要的就是在“科技產業中心”的基礎上,力爭成為全球“科學發現中心”。

      “如果能徹底打通從基礎科研到原始創新再到產業化的創新鏈條,發揮大灣區基礎科研優勢和珠三角、廣州—深圳的產業優勢,我相信未來大灣區可以打造成世界最強大的科創中心。”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院長高民對此充滿信心。


    相關文章

    第三屆大灣區工程師論壇將在澳門舉辦

    記者獲悉,以“灣區同行工程為本”為主題的第三屆大灣區工程師論壇將于6月20日至21日在澳門舉行。屆時,內地與港澳工程科技業界翹楚將共同探討工程領域交流合作、工程科技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等熱點話題。本屆論壇......

    大灣區科技創新武漢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近日,大灣區科技創新武漢中心揭牌儀式在武漢市江夏區湯遜湖畔科創廣場舉行。2023年7月27日,江夏區和大灣區科創服務中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建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武漢中心。2023年12月底,受江夏區委......

    江西發布征集與英國新能源領域科技合作需求通知

    關于征集與英國新能源領域科技合作需求的通知各設區市科技局、贛江新區管委會創發局、南昌高新區管委會,省直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各有關單位:為積極引入國際優勢科技創新資源,助力我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江西......

    香港攜手大灣區城市共同推進實現協同效應最大化

    2月26日,香港綠色周開幕儀式暨香港綠色科技論壇2024于香港會展中心舉行。據了解,此次論壇匯聚超過500名金融界代表,探討如何結合Web3技術與綠色科技,促進香港金融科技、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的發展。......

    山東省組織申報2024年度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關于組織申報2024年度山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的通知各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高水平開放暨高質量招商引資大會精神,加大對外開放合作和國際科技交流,集聚更多海外創新資源服務高質量發展,根......

    萬鋼與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會長馬丁?舒爾茨舉行會晤

    2月6日,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京會晤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會長、歐洲議會前議長馬丁·舒爾茨(MartinSchulz)一行。雙方就加強中德及中歐科技合作等相關話題交流探討。萬鋼對舒爾茨一行來訪表示......

    布局大灣區,盛瀚又一創新中心即將起航

    自1975年離子色譜法誕生以來,離子色譜技術已走過了近50年的發展歷程。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如何拓展離子色譜的應用領域,開發高效、穩定的應用方法,成為了當下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盛瀚自創立以來,始終堅信......

    國家發改委: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完善“1+N+X”政策體系

    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包括有關部門和廣東省、香港、澳門,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粵港澳大灣區部分高校汕尾籍學生代表座談會召開

    12月3日,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部分高校汕尾籍學生代表座談會在廣州召開。來自廣州和東莞14所高校的16名汕尾籍學生代表,與汕尾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等坐在一起,講政策、談變化、敘鄉情、話未來。“建設家......

    貴州省科技廳赴廣東推進黔粵科技合作

    為實施“科技入黔”,推進黔粵科技合作,11月3日至4日,貴州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安守海帶隊赴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進行科技對接交流。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安守海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