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1,17本國產期刊被SCI/SSCI收錄,其中近3年創辦的新刊占比超過60%。
毫無疑問,中國科技期刊世界一流建設,迎來一個豐收年。
唯一SSCI,實現零的突破
被SCI/SSCI收錄,標志著一本學術期刊已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據青塔學術統計,在過去的一年中,共有16本國產期刊成功躋身SCI行列,實力邁上新臺階;此外,令人眼前一亮的是,2021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的《管理分析學報》(Journal of Management Analytics)成為本年度唯一被SSCI收錄的期刊。
這不僅是該校在SSCI數據庫上零的突破,更助力我國社會科學領域昂首走向世界舞臺。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管理分析學報》期刊詳情:
除了總體數量表現出色,我們還看到新刊的政策紅利進一步顯現。
在2021年入選SCI/SSCI的17本期刊中,有11本是近三年(2019年以來)創辦的新刊,更有數本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重點支持的高起點新刊,展露頭角。
2019年開始、每年獲批建設的30種新刊,經費充足,爆發力強,未來一定是新增SCI期刊的主力,也必將是中國期刊走向世界的領頭羊,值得關注。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高起點新刊”詳情:
3所地方高校,辦刊能力超強
高校,正日益成為期刊建設的主力軍。2021年新晉SCI的期刊中,6本是純大學主辦,還有6本為大學合作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地方高校,沈陽農業大學、溫州大學和重慶理工大學各自主辦的期刊強勢崛起;尤其是沈陽農業大學的《生物碳》(Biochar)和溫州大學的《碳能源》(Carbon Energy),創辦不到3年,即被SCI收錄,發展不可限量。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中國各大高校將持續發力,期待創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呈現“百花齊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