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中科院院士劉中民團隊在納米孔晶體材料傳質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以通訊的形式發表于《自然》出版集團的新刊《通訊-化學》(Communications Chemistry)上。
納米孔晶體材料在非均相催化和化學品分離等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常見的納米孔晶體材料有各類分子篩和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等。由于納米孔道的尺寸限制,在這類材料中客體分子的傳質過程非常復雜,且對很多催化反應與分離過程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長期以來客體分子在晶體孔道內的擴散被認為是其傳質速率的控制步驟。但實際上,由于材料所處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材料表界面存在的天然缺陷等原因,客體分子在進入晶體內部孔道之前,在表界面處也存在傳質阻力。目前,常規方法不能獨立測量納米孔晶體材料表界面傳質阻力系數和晶內擴散系數,測量到的結果實際上是一種表觀擴散系數,其同時包含了表界面的傳質阻力與孔道內擴散阻力的影響,很難直接用于納米孔晶體材料的設計和優化。
在本工作中,該團隊推導了一種計算客體分子在納米孔晶體材料表界面傳質阻力的方法。該方法數學形式簡單,物理意義明確。采用該方法能夠從簡單的客體分子吸收速率曲線直接計算出材料表界面傳質速率與晶體孔道內擴散速率。核磁共振實驗結果驗證了該方法的可靠性。利用該方法,科研人員詳細考察了磷酸硅鋁(SAPO)分子篩的晶體粒度、晶體界面性質、環境因素對表界面傳質與孔道內擴散的影響。該方法為定量研究客體分子在納米孔晶體材料內的傳質過程開辟了一條簡單方便的途徑,具有較強的普適性,能夠用于分子篩和MOF等納米孔晶體材料的傳質研究。
去年,地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炙熱的一年。然而,2024年的酷暑更兇猛,7月里竟有4天連續刷新地球歷史上“最熱日”的紀錄。研究表明,極端高溫不僅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現象,令電網不堪重負,而且每年造成近50萬......
2009年2月,國際期刊《自然》發表題為《中國晶體——藏匿的珍寶》的采訪調研文章,認為中國禁運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將對美國功能晶體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并斷言“其他國家在晶體生長......
2009年2月,國際期刊《自然》發表題為《中國晶體——藏匿的珍寶》的采訪調研文章,認為中國禁運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將對美國功能晶體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并斷言“其他國家在晶體生長......
文丨《中國科學報》記者王昊昊“其他國家在晶體生長方面的研究目前看來還無法縮小與中國的差距。”2009年2月《自然》雜志一篇題為《中國“藏匿”的晶體珍寶》的調研文章引發國際同行廣泛關注其中認為中國禁運氟......
8月16日,由三位留美博士創辦的半導體材料科技企業——蘇州珂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珂瑪科技)正式在創業板掛牌上市,發行價8元/股,首日漲幅高達368.25%,首日報收37.46元/股,據此對應最......
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金海軍研究員團隊提出,如果細化至百納米以下并彌散分布于材料中,孔洞將從有害材料缺陷轉變為有益的“強化相”。該團隊以金為模型材料,在研究中發現,......
記者8月11日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金海軍研究員團隊提出,如果細化至百納米以下并彌散分布于材料中,孔洞將從有害材料缺陷轉變為有益的“強化相”。該團隊以金為模型材料,......
科技創新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06所獲悉,秉持這種精神,他們研制出先進耐高溫結構復合材料,獲得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復合材料比金屬材料輕,是未來飛行器材料的......
發展新型輕質高強度材料是航空航天、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的迫切需求。當前,材料輕量化一般通過添加更輕的合金元素如輕質鋼中的鋁、鋁合金中的鋰來實現。與之相比,引入孔洞是更為直觀有效且更具普適性的材料減重途......
發展新型輕質高強度材料是航空航天、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的迫切需求。當前,材料輕量化一般通過添加更輕的合金元素如輕質鋼中的鋁、鋁合金中的鋰來實現。與之相比,引入孔洞是更為直觀有效且更具普適性的材料減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