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1-14 10:13 原文鏈接: 大連化物所納米碳材料催化研究獲進展

      采用廉價和儲量豐富的非貴金屬替代稀有的貴金屬作為催化劑,實現重要能源和化工過程的高效轉化是當今催化科學和化學化工研究的熱點。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鄧德會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長期深入研究納米碳材料催化的基礎上,通過創新二維納米碳材料(類石墨烯材料)的制備策略和合成方法,成功實現了均一的超薄石墨烯殼層(一般為1-3碳層)對3d過渡金屬納米粒子的包裹和封裝。理論模擬和實驗研究表明,在催化反應過程中,活性金屬納米粒子催化劑在納米碳空腔中的封裝阻斷了其與苛刻反應環境(如酸性、堿性和強氧化性等)的直接接觸,有效地延緩和阻止了催化劑的失活,同時,被包裹的納米金屬的活性價電子通過與類石墨烯碳層的相互作用“穿透(penetration)”到外表面,實現了高效催化反應。基于這一原理制備得到的石墨烯碳層封裝的納米鈷-鎳催化劑應用于強酸性條件下電解水制氫反應(HER),表現出了優異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在電流密度為10 mA/cm2 的條件下,電解水陰極過電位僅為142 mV,性能接近于通常采用的40%Pt/C催化劑,相關結果于近日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2015, DOI: 10.1002/anie.201409524)在線發表,并被該期刊選為“熱點文章(Hot Paper)”。

      類石墨烯碳層保護活性金屬納米粒子和“穿透”電子催化的概念由該研究團隊在研究碳納米管封裝的納米鐵替代傳統的貴金屬鉑作為燃料電池催化劑時首次提出(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371),相關的原理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并被形象地描述成為催化劑“穿鎧甲”(chainmail for catalyst)。近年來,“鎧甲”催化的概念得到了迅速應用和拓展,圍繞這一概念國內外眾多課題組相繼在電催化、光催化、傳統多相催化等體系進行研究。作為這一概念的首創團隊,包信和研究組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相關研究一直處在引領地位。先后從實驗和理論上發現和驗證了石墨烯“鎧甲”厚度對非貴金屬的電子“穿透”能力,以及對氧還原活性的影響(J. Mater. Chem. A 2013, 1, 14868);提出了該類催化劑在酸性條件下催化電解水制氫反應機理(Energy Environ. Sci. 2014, 7, 1919);與他人合作發現該類催化劑用作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對電極材料,表現出了比貴金屬Pt更為優異的I3-還原活性(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7023)。

      以上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納米先導專項和教育部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2011·iChEM)的資助。

    大連化物所納米碳材料催化研究獲進展

    相關文章

    Nature子刊:王海/聶廣軍/冉海濤團隊設計新型納米結構,提高癌癥免疫治療效果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王海、聶廣軍、重慶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冉海濤等人在Nature子刊NatureNanotechnology上發表了題為:Metal-ion-chelatingphenylalanine......

    小分子作為轉移媒介可實現高質量懸空單層石墨烯高效轉移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學院教授劉文林、副教授王曌采用環境友好小分子作為轉移媒介實現了高質量懸空單層石墨烯的高效轉移,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具有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在電子、光子學和能源等相......

    微型二維材料調控平臺面世

    科技日報北京8月25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開發出全球首個基于微機電系統(MEMS)的二維(2D)材料原位轉角調控平臺。這個指甲大小的平臺名為“MEGA2D”,具備高度靈活性和精確......

    天才少年曹原發第9篇Nature

    95后天才少年曹原此前因連續在國際頂刊發文,被稱為“石墨烯駕馭者”,備受國內外學術圈關注。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曹原及合作者今年8月21日在《Nature》發文《On-chipmulti-degree......

    湘雅二醫院在骨腫瘤及納米材料領域獲新成果

    記者8月21日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醫院骨科、腫瘤模型與個體化診治研究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教授黎志宏團隊在骨腫瘤、骨轉移瘤及納米材料領域獲系列新成果。骨肉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化療藥物耐藥是......

    東華大學團隊:探索NIRII熒光成像引導的膠質母細胞瘤治療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最致命的原發性腦腫瘤之一,但其診斷和治愈性治療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2024年8月19日,東華大學李靜超團隊在Advanced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Neutrophil-......

    華東理工聯合團隊納米團簇新探索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馬巍課題組與吳新平課題組合作,在原子水平上探索了納米團簇特殊性質的結構基礎與演變規律,構建了原位、動態、高分辨電化學表征方法精準獲取......

    羅漢果苷生物合成的研發有了新突破

    羅漢果苷是一類來自藥用植物羅漢果(Siraitiagrosvenorii)的三萜皂苷類次生代謝產物,具有高甜度低熱量等特點,在食品添加劑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其中羅漢果苷V(M5)和賽門苷I(S......

    5納米分辨率熒光顯微鏡面世

    細胞內部結構究竟如何?標準顯微鏡在回答這個問題方面無法勝任。在一項最新研究中,來自德國哥廷根大學、哥廷根醫學中心和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成功開發出一款分辨率達到5納米的熒光顯微鏡。這款高分辨率顯微鏡有......

    石墨烯中不同色散類型能帶實現選擇性調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中國科學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曾長淦教授等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利用精心設計的人工籠目超晶格勢場,成功實現了石墨烯中不同色散類型能帶的選擇性調控。相關研究結果于8月6日發表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