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7年,煤炭消費總量按國家要求完成削減任務;基本淘汰全市黃標車;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任務。”不久前召開的天津市政府第八次常務會議提出了上述目標。
霧霾頻發,引起高度重視
去冬今春以來,大范圍霧霾造成空氣環境質量惡化,給人民群眾生活、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引起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要求深入研究、提出方案,主動加強與周邊省市聯防聯控,加大對燃煤、機動車、揚塵污染的治理力度。
天津市長黃興國多次聽取專題匯報,并兩次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進行研究。
兩個多月來,主管環保工作的前后兩任副市長熊建平、尹海林等市政府領導多次聽取環保部門的匯報,召開8次專題會議。
十項措施力促空氣質量改善
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說,2013年3月召開的天津市政府第三次常務會研究確定了12項治理措施,市政府第八次常務會再次研究制定了10項措施。
會議要求,嚴格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完成天津陳塘熱電有限公司等電廠及自備電站燃煤機組“煤改氣”工程;實施供熱及工業鍋爐改燃或并網;實施清潔能源利用和建筑節能改造工程。
天津市提出,到2017年,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及環城四區建成區建成基本無燃煤區。新建項目必須使用清潔能源或實行煤炭消費量等量減量削減替代。
會議要求,淘汰落后產能,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煉鐵140萬噸、煉鋼40萬噸、焦炭56萬噸、水泥229萬噸、印染2000萬米。
根據規劃,天津市將深化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實施火電、鋼鐵、水泥、石化等行業脫硫、脫硝、顆粒物治理,以及加油站、儲油庫油氣回收治理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
天津市還將強化各類揚塵污染控制措施。實施建筑工地、渣土運輸、房屋拆遷和道路揚塵精細化管理。
會議特別要求,實施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預警和應急工作。落實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預報預警工作,實施《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
會議要求,嚴格環境準入,優化空間布局。把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新建項目實行排放總量倍量替代。對火電、鋼鐵、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行業以及燃煤鍋爐,嚴格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劃定生態紅線,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滾動實施生態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完成獨流減河等河流綜合治理。實施“清水工程”,完成60條河道總長344千米綜合治理。加大再生水回用力度,增加生態用水量。
健全法規體系,嚴格執法監督。修訂并頒布實施《天津市環境保護條例》、《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制定《天津市總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修訂《天津市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
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大氣污染防治體制機制。建立市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的工作制度和區縣目標考核制度。
為認真謀劃一批成熟度高、減排效益明顯的項目申報入庫,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現征集2024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項目,項目謀劃儲備的方向重點已明確!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征集2024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項目的通知為做......
2023年海南省環境空氣質量整體處于有監測歷史以來的最好水平,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5%。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伍曉紅介紹,2023年海南省優良天數比例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其中優級天數比例......
2018年,當團隊成員徐鵬提出計算全球農田施肥氨排放的想法時,數據和計算方法的巨大挑戰橫亙眼前,鄭一的內心并無太大把握。“先邁第一步,否則沒有任何希望!”鄭一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帶領團隊從繁瑣的數據收集......
安徽省政府近日召開皖北六市空氣質量提升攻堅部署推進會議,副省長孫勇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以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功,著力扭轉皖北六市大氣污染防治被動局面,提升人民群......
2023年,對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來說,是極為不易的一年。這一年,正值氣候周期轉換、氣象條件整體不利,同時又遭遇了多次外來沙塵影響,且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為近十年來之最,影響空氣質量的外在因素形勢嚴峻......
除了企業排污、汽車尾氣等因素之外,還會有哪些行為影響到大氣環境質量?在大多數人看來,秸稈焚燒可以算一個,或者南方一些地區的熏制臘肉或臘腸也可能會產生影響。但是要把“面條加工”和大氣污染掛起鉤來,并因此......
不久前,安徽省黃山市、歙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七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獲省政府辦公廳通報表揚,并給予資金獎勵。截至目前,市本級、黟縣、歙縣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歙縣創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河南省省級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管理辦法》,《辦法》包含7章23條,主要為總則(4條)、職責分工(2條)、資金使用和分配(4條)、資金下達(4條)、績效管理(4條)、監督檢......
2020年“兩會”期間,生態環境部提出“注重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因時因地因事采取適宜策略和方法,有針對性地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十四五”以來,大氣污染治理面臨新的形勢和挑戰,實現空氣質量改善......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3年11月和1—1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一、總體情況1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2.5%,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較2019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