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酵母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生物,不僅被廣泛用于傳統食品發酵工業,也是合成生物學和現代發酵工業最常用的底盤細胞之一,用于生物燃料、大宗化學品、天然化合物、醫藥原料等多元化產品的研發,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社會經濟效益。釀酒酵母細胞生長需要合適的溫度,溫度的變化將導致細胞生長和繁殖速度的改變以及細胞酶活性的變化,進而影響產品質量和產量。高溫發酵可以降低成本,節約能耗,縮短發酵周期,提高生產效率。因此,提高現有工業酵母菌種的高溫發酵性能是提升生產效能的關鍵。然而,高溫發酵性能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復雜數量性狀,目前對其遺傳基礎的認識仍然有限,制約了耐高溫菌種的理性改造和開發。
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欽宏帶領的進化與代謝工程研究團隊基于孢子池全基因組測序(pooled-segregant whole genome sequencing)和數量性狀基因座(QTL)定位策略高效挖掘了與工業酵母高溫發酵性能相關的遺傳變異,揭示了海藻糖積累和膜流動性降低有利于工業酵母的高溫發酵性能的分子基礎,為改造和選育適用于高溫濃醪發酵的工業酵母菌種提供了理論依據。研究人員從124株釀酒酵母菌株中篩選到一株耐熱的工業菌株和一株溫敏的自然界菌株作為親本,經雜交和孢子分離并評價表型后得到優勢、劣勢和隨機三個孢子池,進行孢子池全基因組測序和QTL定位分析,然后通過半合子分析(reciprocal hemizygosity analysis,RHA)和等位基因替換的遺傳手段,鎖定并驗證了在4個QTL上的8個與酵母高溫發酵性能相關的成因基因(causative gene)和SNP變異。其中,VPS34、VID24和DAP1的耐熱親本等位基因是對高溫發酵性能有益的遺傳基礎,并且通過增加海藻糖積累或是降低膜流動性加強高溫脅迫條件下細胞膜的保護屏障作用。另外,RXT2、ECM22、CSC1、IRA2和AVO1的雜合性丟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對酵母高溫發酵性能有積極作用。這項工作揭示了與高溫發酵性能密切相關的8個新的成因基因和SNP突變。在這些基因中,VPS34和DAP1將是改善工業酵母高溫發酵性能的良好靶標。另外,成因基因雜合性的喪失可能有助于提高酵母高溫發酵能力。該項研究將為開發更具有魯棒性、更耐熱的乙醇工業生產菌株提供指導。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藍青花菜課題組在甘藍顯性雄性不育遺傳調控機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利用正向遺傳學手段克隆了甘藍顯性雄性不育基因Ms-cd1,發現其啟動子區突變是導致顯性雄性不育的......
在模式生物萊茵衣藻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分別發生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無氧發酵則可以獨立發生在細胞質、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這三種基本的能量代謝過程如何和諧有序的發生在同一個細胞內是值得深度思考的科學問題。......
藥物的發酵技術是一種利用微生物(通常是細菌、真菌或酵母等)來生產藥物的方法。這種技術利用了微生物的生物合成能力,將合成過程放在微生物的代謝途徑中,從而生產出目標藥物。藥物的發酵技術在藥物工業中是一種重......
一般來說,水稻品種間親緣關系越遠,雜交優勢越明顯。據預測,如果秈稻和粳稻亞種間能育成超級雜交稻,可以比現有雜交水稻增產1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亞種間的超強優勢一直受到育種家的關注。7月26日,中國工......
阿爾茨海默病(AD)是老年神經退行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發展受多種遺傳因素的影響。目前,基于大規模病人-對照人群的遺傳學研究,特別是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已鑒定到近百個可靠的AD遺傳風險相......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團隊選取了全球極具代表性的蛇類物種,整合譜系基因組學、大規模比較轉錄組學分析方法及基因編輯等實驗技術,綜合探討了蛇類起源及表型演化的遺傳機制。相關論文6月19日發表于......
人類與狗之間的紐帶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之久。狗主人選擇羅威納犬而不是吉娃娃犬的決定通常是根據性格做出的。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雖然品種是一個重要因素,但狗的個性是由遺傳和環境之間的復雜互動決定的。一條狗的個性......
科學家們正在實驗室中進行一項關于進化的長期實驗,以研究單細胞生物如何進化成多細胞生命體。經過數千代之后,他們的酵母菌長大了2萬倍,堅韌程度提升1萬倍。進化的"缺失環節"的想法通常會......
來自耶魯大學和布羅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大約10000個遺傳信息片段的缺失使人類與我們最親近的靈長類親屬有所區別。這些保守的缺失,與認知功能和腦細胞的形成有關,表明了一種進化優勢,改變了我們基因的功......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高效的新基因編輯方法,它使用基于病毒的蛋白質片段。該方法可用于提高用于治療癌癥和其他疾病的現有細胞和基因療法的水平。利用CRISPR技術簡單而高效地修改基因已經徹底改變了生物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