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共和塔拉灘,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變身”成為水電站的“編外機組”;而在大片的電池板下面,昔日的茫茫戈壁又“變身”為草原牧場,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色令人欣喜。
在“黃河第一壩”———龍羊峽水電站的36公里處,320兆瓦的太陽能電池板鋪展在方圓9.6平方公里的塔拉灘上。這是青海第一個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
據介紹,裝機320兆瓦的光伏電站可視為龍羊峽水電站擴建的第5臺機組,通過水輪機組的快速調節,將原本不穩定的鋸齒型光伏電源,調整為均衡、優質、安全,更加友好的平滑穩定電源。隨后,電站以330千伏電壓等級輸電線路送至龍羊峽水電站,通過水電調節后送入電網。自去年12月6日光伏電站并網發電以來,這一水光互補的能源組合開發模式發揮了良好的示范效應,進一步促使青海光伏發電產業走在世界前列。此外,黃河水電公司還創造性地引入“牧光互補”模式,即在光伏電站種植牧草,實現“一草兩用”。
太陽能光伏電站:生態修復綠荒漠
在建成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之后,黃河水電公司委托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開展“光伏產業帶動生態建設項目”,在320兆瓦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中種植牧草,將生態修復與特色產業開發相結合。
由于光伏電站多建在戈壁、沙漠等閑置土地,在光伏電站種植牧草不僅能夠修護生態,還能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有利于環境和氣候的改善。
共和塔拉灘的320兆瓦太陽能光伏電站地處我省的高寒干旱沙質草原地區,這里正在種植適合當地生長的披堿草、固沙草、針茅等荒漠化草原植被。這一舉措不僅推動了土地資源高效利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土流失和涵養水源。植被形成的綠色屏障還能改善光伏電站周邊環境,降低風沙對光伏電站造成的損失,最終建成一個具有特色的光伏產業帶動生態建設基地。目前,最早出苗的披堿草已經有5厘米高了,一片片綠色的植被使得光伏電站看起來充滿了生機和希望。
除此之外,黃河水電公司還在格爾木選取光伏電站試點開展光伏產業帶動生態建設項目。在高原礫石戈壁地帶的光伏電站種下的是經濟灌木黑果枸杞。目前,試點種植的60畝黑果枸杞中,發芽率為35%,預計成活率可達到65%。
據最新一期《自然·水》雜志發表的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新型海水淡化系統。該系統能夠根據太陽光照的變化自動調節脫鹽速度。這種創新的海水淡化裝置能夠與太陽能變化同步工作。隨著一天中陽光強度......
一位工程師坐在一輛拖車上,拖車里裝有電滲析海水淡化系統。圖片來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據最新一期《自然·水》雜志發表的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新型海水淡化系統。該系統能夠根據太陽光照的變化自......
科技日報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劉霞)為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破解太陽能生產間歇性這一難題,西班牙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首款硅基太陽能電池與創新性分子太陽能儲能系統(MOST)相......
意大利科學家成功開發出一種新技術,能從廢棄的太陽能電池板中回收銀,回收率高達98%。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環境技術與創新》雜志。為應對氣候變化,科學家正大力推廣和采用包括太陽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以替......
發光太陽能聚光器(LSC)是一種利用光致發光材料將陽光轉化為可被光伏電池捕獲利用的裝置。據發表在最新一期《能源光子學雜志》上的論文,日本立命館大學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型葉狀LSC模型,可增強光子的收集......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工學院的一支研究團隊首創一種手性構型的界面微結構,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創新界面概念大幅度提高了電池的可靠性和光電轉換效率,有助于加速鈣鈦礦電池的商業化進程。周圓圓教授(右)及......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開發了一種將氧化銦錫透明電極應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可進一步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并使其變得半透明。相關研究發表在新一期《太陽能材料和太陽能電池》雜志上。研究設定的任務是......
一架僅重4克的無人機是迄今為止最小的太陽能飛行器,這要歸功于其獨特的靜電電機和能輸出超高電壓的微型太陽能板。盡管該蜂鳥大小的原型機目前僅能飛行一小時,但其研發團隊表示,他們所使用的方法能夠最終讓昆蟲大......
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侯宇、楊雙等提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埋底界面的“機械增強”策略,為設計和開發穩定的長壽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發表于《能源與環境科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永安行官微發布消息,2024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暨展覽會(FCVC2024)將于6月4日—6月6日在上海嘉定召開。屆時永安行將發布全球首款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氫能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