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9日晚在北京表示,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當前的霧霾問題主要是受政府對市場扭曲、市場失靈、企業與消費者缺乏社會責任感等因素影響產生的,因此需要以經濟和金融政策推動結構轉型,從根本上治理霧霾。他指出,其中建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可發揮重要作用。
馬駿當天在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發表演講時闡述了上述觀點。
盡管官方已出臺若干治理大氣污染的政策與措施,但中國環境保護部日前公布的華北地區重點城市大氣污染治理綜合督查整改情況顯示,整改成效明顯但“仍不到位”。在去年中國空氣質量最差的十座城市中,便有八座位于京津冀地區。
為此,官方正將綠色金融作為應對大氣污染的重要政策工具加以研究和推進。此前,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已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可持續金融項目聯合發起成立了由馬駿領銜的綠色金融工作小組,并在多個機構共同參與下完成了一份研究報告。據介紹,這份報告不久后將正式出版。
馬駿表示,與單純的提升清潔技術和排放標準相比,推動經濟結構轉型能更有效促進PM2.5減排。其中可供使用的經濟與金融政策包括改革導致工業用地價格過低的體制、糾正間接稅稅負在行業間扭曲、大幅提高煤炭資源稅稅率、大幅提高對清潔能源的補貼、建立PM2.5減排的區域間補償機制等。
針對當前綠色環保項目融資難的困境,他特別闡述了建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意義,“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激勵綠色投資的綠色金融體系,來引導大量民間資金進入綠色行業。十八大強調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綠色金融體系就應該是這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體而言,馬駿指出,綠色金融可以包含綠色貸款、綠色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基金、綠色ETF和共同基金等。他并在報告中提出了成立專業性從事綠色貸款和投資的機構、發行綠色債券、加大財政對綠色貸款的貼息力度等一系列關于如何在中國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的具體建議。
2月2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發布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指出,支持能源體系低碳轉型。銀行保險機構要圍繞太陽能光伏、風電、水電、抽水蓄能、特高壓、核能、......
“雖然中國的綠色金融余額已居全球首位,但目前大量的資金都投入于‘純綠’或接近‘純綠’的行業,例如清潔能源、光伏發電等,火電、鋼鐵、交通運輸等大量高碳行業需要向低碳轉型的經濟活動沒有得到足夠的金融支持。......
2023中關村論壇期間,“雙碳戰略與綠色金融”平行論壇于5月27日舉行。來自政府機構、國際組織、知名企業和投資機構的代表,圍繞碳中和與綠色產業發展、儲能等綠色技術創新、碳市場與綠色投融資等議題展開深度......
2022年度國家何梁何利基金獲獎評選結果日前揭曉。記者獲悉,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主任、常務副院長馬駿教授因在鼻咽癌診療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榮獲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
日前,中央批準:馬駿同志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副書記;因年齡原因,董奇同志不再擔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5月27日上午,北京師范大學召開教師干部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央編......
導讀在綠色建筑的推廣過程中,成本一度是一個阻礙。許豐告訴記者,根據不同的綠色建筑等級,每平方米增加的成本不同,一星大概在50-80元,二星大概80-120元,三星大約在200-300元。在中國的低碳化......
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道外媒稱,污染問題能夠帶來錢。在中國,這樣的資金還會更多。這個國家的空氣污染問題已經眾所周知,土壤污染的情況雖然沒那么明顯,但同樣嚴重。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6月5日報道,中國政府......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2016年圓桌會議今日在上海舉行。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國合會秘書長李干杰,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周仲飛出席會議并致辭。本次圓桌會議主題是:“推進綠色金融......
2015年,從國家到地方,環境經濟政策密集出臺,政策綠色化步伐明顯加快。隨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發布,制度改革、政策創新力度進一步加大,“構建更多運用經濟杠桿進行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市場體系......
綠色金融日益受到高度關注。創新綠色金融模式,推動環境治理,促進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中國綠色發展的重要議題之一。究其原因,這與我國綠色融資需求巨大有關。無論是環境污染治理,還是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綠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