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上放心奶,是國人的心頭大事。尤其是經歷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費者對于選擇國產奶制品似乎還是有所顧忌。中國奶業如何打好翻身仗呢?
昨日,記者從農業部了解到,“十三五”期間,農業部將圍繞“種好草、養好牛、保安全、創品牌、講故事”部署五大行動,振興中國奶業發展。
種好草——提供奶牛養殖優質飼草料
養好牛——將建300家標準示范牧場
保安全——構建嚴密的質監體系
創品牌——開展奶業品牌創建行動
講故事——展示中國乳業品牌形象
國產奶“叫好不叫座”?
事實上,這幾年,中國奶業也是頻頻“報喜”。
中國奶業協會2016年發布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5%,質量安全為歷史最好水平。
監測數據表明,2015年我國生鮮乳中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平均值都已遠遠高于國家標準,而且超過歐盟標準。從部分數據上看,國產牛奶的質量還要優于進口。
主要乳品企業生產設備、加工技術大都源自國際知名廠商,管理運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伊利、蒙牛進入世界奶業20強。
……
然而,與之相比,奶業的銷量卻令人擔憂。
記者調查發現,2015年以來,幾乎所有的奶牛養殖企業都遭遇虧損,近半乳制品加工企業業績下滑。
在經歷了連續四年的快速增長之后,2016年中國的奶粉行業首度出現負增長,全年奶粉銷量較2015年大約下滑了2%。
2008—2015年,我國進口乳制品市場占有率從6.8%上升到22.1%,我國乳制品新增消費的80%被進口所占。
……
因此,國人見證了如下無奈的情景:一邊是中國奶農含淚倒奶,一邊是中國父母境外搶購奶粉。
有著歷史最好時期的質量安全,然而卻賣不出去,國產奶正在遭遇 “不叫座”的尷尬。國產奶如何贏回消費者的信心?進口奶大舉進入,如何讓“奶瓶子”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呢?
央視評論:國產奶要安全,更要有安全感
心理學上講“刻板印象”,說的是外面的天色早已變了,但內心的認識卻很難扭轉。很多時候,“刻板印象”被用作怪當事人不能與時俱進,但在牛奶這個議題上,似乎很難怪國人。
中國奶業的品質早已提升一個層級,但破除三聚氰胺帶來的信任危機,怕是還需時日。中產階層到國外搶購奶粉、忙著代購奶粉是身邊的常態。可見公眾對國產奶的不信任感始終存在。
因為安全與安全感并不是同一件事。就像走在玻璃棧道上的人其實很安全,但很多人很沒安全感,中國奶業需要破除的正是“有安全但安全感不足”的困境。
中國奶業發展需穿越“三重門”
打鐵還需自身硬,牛奶品質最騙不了人,正是“瓜子無語、味道說話”。然而目前來看,中國奶業依然面臨三重門。
第一道門是大眾的不信任感。
第二道門是養牛成本升高與奶價走低。去年國產奶業虧損超過50%,但即使如此,國產奶價與國際奶價依然嚴重倒掛。去年9月,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表示,一噸進口奶粉到岸價是1.8萬元,但是國產奶粉卻接近3萬元。
第三道門則是國內奶業消費增長放緩了,這與國際奶粉的低價,一起構成了對國內奶業的雙重擠壓。
無需盲目做大中國奶業
人均奶制品的消費量還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奶業市場沒有見頂,中國奶業的前景其實大有看頭。不過,陣痛期顯然也存在。當此關頭,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求大。
不盲目求大是基于這樣一種判斷。奶制品不同于糧食,并非戰略物資,并不拒絕全球化的紅利。中國不用為發展奶業而大量耗費本就不多的耕地、林地、濕地,徒增環保成本,過度透支本土資源。
不過,不盲目做大奶業,并不意味著農戶放棄“規模養殖”,企業放棄“全產業鏈經營”,政府放棄全流程的監管。恰恰相反,提升整體品質最需要的是放棄散養、擺脫小作坊,向規模化遞進。其次,不盲目做大也絕不意味著任由洋品牌占領中國市場,畢竟是否有優秀的民族品牌事關奶農收入也關系到國民信心。
做強中國奶業 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
中國奶業更加需要在“強”字上做文章,促進中國奶業向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國際化方向躍升。農業部說,要圍繞種好草、養好牛、保安全、創品牌、講故事等方面部署五大行動,振興中國奶業發展。其實,品牌與故事全在好草、好牛與安全里。
當然,奶業品質和安全只是食品品質安全中的一環,中國奶業其實不可能脫離食品安全的大環境獨善其身。只有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出發、最嚴肅的問責,增強食品安全監管統一性和專業性,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和能力”,才能有國人消費信心的提升,才有中國奶業的春天。
8月22日消息,今年,距離三聚氰胺事件已經過去了10年。這十年來,我國的奶業發展有了哪些變化?消費者信心恢復了嗎?今天,中國奶業協會和農業農村部奶及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聯手向社會發布《中......
喝上放心奶,是國人的心頭大事。尤其是經歷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費者對于選擇國產奶制品似乎還是有所顧忌。中國奶業如何打好翻身仗呢?昨日,記者從農業部了解到,“十三五”期間,農業部將圍繞“種好草......
中國奶業已徹底告別三聚氰胺。第一財經記者昨天從中國奶業協會8月16日發布的國內首份奶業質量報告中獲悉,從2008年以來,國產奶抽檢三聚氰胺合格率100%,已杜絕違法添加的情況,國產奶質量處在歷史最好時......
保質期最長能達310天營養性是否優于國產奶?北京晨報訊(記者陳瓊)在消費升級及電商平臺的推動下,進口牛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正在快速增長。北京晨報記者走訪各大超市發現,包括物美、家樂福在內的賣場都專門辟出......
早報訊隨著島城市民生活水平提升,牛奶消費量也在快速上漲,這讓國外的牛奶品牌也看到商機,爭相來青搶市場。據悉,近年來,來自澳大利亞、北美、歐洲等地的進口牛奶已占據島城市場半壁江山,常溫奶價格與國產奶相差......